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五戒  明心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摘自正觉电子报第019期般若信箱问八、“平实中国”与“佛运网”,最近似乎关闭了,因为我们最近上不了这二个网站了,只能进入“成佛之道”网站阅读。请问您们为何不继续保持这二个网站呢?答:这二个网站并不是我们正觉同修会所拥有的网站,也不是由会中的同修们控管的;而且佛运网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网站,有可能是在同修会成立之前就已 admin

2018-08-01

】(《仁王护国般若般罗蜜多经》卷2)这段经文已经很清楚地预记,并且交代后世的佛弟子们说:成佛之道只有实证如来藏,发起般若智慧这个不二法门,十方法界一切如来,都是依著这个不二法门而逐步成佛的。如果有人说能够超越这个佛法的核心,而能成佛的话,那么就是魔所说的邪法,而不是佛陀所说的正法。所以,藏密喇嘛教说无上瑜伽双身修法,可以跳过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不用 三摩地

2018-07-23

宗喀巴认为如是欲贪不应舍离,此是「成佛之道」故。为求第四灌顶之亲受上师指导,亦应全身顶礼上师,然后以己色身供养上师(与上师合修双身法):《《…答日迦跋师说:「次于东门全身着地顶礼,俯首不起,以身供养师长。」……由入彼中(由入彼乐空双运境界之中),故从今后乃至未证菩提,于人天中得欢喜住。如鬘论云:「由定不造罪业、脱恶趣故,说决定受善 三摩地

2018-07-23

←本小注到此结束】:当他替法尊法师润笔《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时,他看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应成派中观”的“无我”的辩证,很是契合欢喜,他写了《成佛之道、中观今论》……等书,借著《菩提道次第广论》断灭见的恶论,对于佛陀世尊所宣扬的佛教展开了长达一生的抨击。但他终其一生,却大力反对密宗道的男女合体双 三摩地

2018-07-23

它的基本思想是说:密乘是一种转位道,可将五害烦恼转为正能量,将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返为成佛之道用,成为密教行者走上成熟、解脱之捷径。如来之所以要设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因为有情化机之根器千差万别,若要救度他们全都脱离轮回,非得随机应变不可。所以,对于能弃舍烦恼而修道者,佛陀示以显教道,对于不能舍离烦恼而修道者,佛陀示以密教道。佛陀令嗔忿者修拙火定,令愚痴者 三摩地

2018-07-23

依这个金刚心而修行成佛之道,才是真正永不毁坏的「金刚乘」;藏传佛教密宗所修的即身「成佛」之法,全都落在有生必灭的色阴与识阴之内,都是生灭法,没有资格自称为「金刚乘」。藏传佛教密宗以男女性器官作为修行法门,最多就是达到性的,满足性的需求而已;所有修过「无上瑜伽」男女双身法的大小,当他们在性满足过后,只是感受到行淫的乐触感觉,每一个人心里都知道自己还没 三摩地

2018-07-23

二者,一会说法所度之阿罗汉众总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然而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并非一次说法就具足得度,而是始从鹿野苑度五比丘,然后历经十余年的游化才具足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的,所以一会说法的时间不是指第一次说法,而是一段时期说同一种法的声闻会时期,即是阿罗汉们所修、所证的声闻法解脱道,不含摄菩萨修证的成佛之道(佛菩提道)及菩萨众。(萧平实著,《阿含正义 三摩地

2018-07-23

但菩萨也不是真的笨,而是大智若愚,这是因为已经懂了三世因果以及菩萨道修行的正理,知道就是要这样不顾一切的为佛教、为众生努力去做,成佛之道才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所以,即使是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应该要坚持下去,众生也才能够因此而得到大利益。而且,除了要做这些财施、无畏施等等事之外,同时也还要作法布施,才能够叫作大施主。所以大施主真的是不好干!但是, 三摩地

2018-07-23

)扼要言之:成佛之道须依唯识五位渐次而进,乃至究竟地。初则资粮位,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成信不退。次则加行位,外门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般若加行;在此加行位中,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般若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入极喜地,及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瑜伽论》云:“已入于地,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的生活,是因为有真善知识的摄受与陪伴而万分精彩,不但可以利益到自己的今生、后世,更可以成为自己成佛之道上摄受佛土的一段佳话。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萧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中的那段,不只是当头棒喝,更是醍醐灌顶的开示,以及真善知识的言传身教。末学对萧平实导师的那段开示,体会颇深,记忆犹新,因为这段话直指末学的要害,让末学渐渐从彻底的失败中爬了出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佛果呢?因此菩萨若能好好修学忍辱之法,对成佛之道,将会产生莫大的帮助。然而忍是什么意思呢?忍又分为哪些种类?我们应该如何来修忍呢?所谓忍,就是能接受、能安住于一切境界之中。忍可分为:世间忍、出世间忍和法忍等三种。能够忍受饥渴、寒热、苦乐,能够安住于世间法中,不会动不动就闹著要自杀,这就是世间法 三摩地

2018-07-23

成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瞋恚,方堪称「慈 三摩地

2018-07-23

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作正在看一个狂人表演狂戏,那你只是观众而已,岂不是可以置身事外吗?难道我们也要跟著愚痴人来表演愚痴相吗?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相对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会用理性的方式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所以狂人在那边大声叫骂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佛果呢?因此菩萨若能好好修学忍辱之法,对成佛之道,将会产生莫大的帮助。然而忍是什么意思呢?忍又分为哪些种类?我们应该如何来修忍呢?所谓忍,就是能接受、能安住于一切境界之中。忍可分为:世间忍、出世间忍和法忍等三种。能够忍受饥渴、寒热、苦乐,能够安住于世间法中,不会动不动就闹著要,这就是世间法上的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佛果呢?因此菩萨若能好好修学忍辱之法,对成佛之道,将会产生莫大的帮助。然而“忍”是什么意思呢?“忍”又分为哪些种类?我们应该如何来修忍呢?所谓忍,就是能接受、能安住于一切境界之中。忍可分为:世间忍、出世间忍和法忍等三种。能够忍受饥渴、寒热、苦乐,能够安住于世间法中,不会动不 三摩地

2018-07-23

成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须菩提因嗔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第一,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故今特举须菩提之恶习性因缘为借镜,作为菩萨戒子们的警惕,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当普摄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并远离嗔恚,方堪称「慈 三摩地

2018-07-23

如圣教所言,成佛之道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为因,《华严经》亦说证得阿赖耶识者获得本觉智,则可证实:证得阿赖耶识者方是大乘宗门之开悟者,方是大乘佛菩提之真见道者。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 三摩地

2018-07-23

”让学人深信不疑,十年二十年后才私下告知:藏密所有教派都是以此法为中心,而修成佛之道。因此,进入密教实修者,迟早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必须进修“空乐不二”之法,必须破毁戒行,堕于欲界邪淫之法,与正统佛教的三乘菩提绝缘——因为,密教不是佛法! (原标题:五肉五甘露) admin

2018-07-23

所以,成佛之道,必须具足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并不是单修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解脱道,就可以说为成佛之道。自古以来,有许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不停地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了就是涅槃境界。误以为如此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可以解脱生死。但是实际上,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解脱道,并不是由于禅定功夫而出三界,而是由于断尽我见与我执的智 三摩地

2018-07-23

又譬如菩萨如果没有碰到真善知识教导,菩萨的成佛之道时程将变得很漫长,而且也不容易达成。所以经中曾开示: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也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在末法时代,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以及男女邪淫外道之邪师如恒河沙非常多,使得菩萨行佛菩提道这条路真的很漫长而且迂曲,想不退失佛菩提心还真的不容易。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得以初发菩提心,以及坚固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