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弟子○○○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回向给弟子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您们能早日归命三宝,并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直至成佛。”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护念众生的缘故,众生很容易被菩萨度化,而且容易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如果菩萨起瞋,众生很容易捨离菩萨,而且菩萨未来要度化这位众生,将会花很多时间,大大延迟自己的成佛的时间。所以,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为了度化一个人,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与她结为夫妻,使得这位众生言听计从,愿意接受菩萨的教导,因而度化了这个人。又譬如,佛在《妙法莲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欲钩入佛」犹可,何况诸仁者是为离「苦」而求断「集」之法耶?敢不许为大器乎!虽然也,间中亦有个别行人,辄引中土禅宗故事中「怀让接引马祖:坐禅岂能成佛?!」之公案为理据,欲免却盘腿习坐之苦。「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造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释迦世尊旷刼精勤所成之道果,吾人欲何由可得?佛法岂容易哉!〝修心而已,宁在身耶!〞之语,行须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注五】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坚持「不成正觉不起坐」,原来成佛之后,对加趺坐仍然「非常执着」,欲知详情,请读《牛角娑罗林经》(《中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84经)。关中寱语戒尘法师「适有虚云上座在(终南)山结茅自居,因与之相谈禅理,余口若悬河,机语不让。…虚(云上座)曰:汝乃学语之流,口头禅而已,只骗瞎眼汉,不信你我同坐一时,始见真实工夫。虚一坐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见到老和尚后,他问我为何出家?我说是为了成佛。他老人家听后很欢喜,随即收我为徒,并亲自为我剃度,取名宣德,号绍云。当年冬月,即去南华寺受具足戒,然后返回云居山常住〔注1〕,随众出坡〔注2〕。几个月后,开始侍奉老和尚,白天则在常住上听住持和尚海灯法师讲经。老和尚当年117岁,身高两米多,双手下垂过膝,双目炯炯有神,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报纸的小字从不戴眼镜;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有一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成佛,所以你必须以这样来思维。因此呢,你还是要以如来藏的无我性来做基础,因为这无我性不是就停在无我,像是二乘的无我,最后就结束了。没有!无我无常那永远都是小乘法的境界,大乘法说的是常,而且是乐、是我、是净,离开常乐我净,就不是真实究竟的大乘法了。这常乐我净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只有你抛弃世间的常乐我净,才有可能得到出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地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得到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的恶业,将来会产生的恶果,也当作是还债来想,乃至想想世间人说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肯诚心忏悔,对方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我们来看看这法界,当以众生心为心的时候,即使你到成佛位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多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成佛,如果你是以度尽一切众生来作为自己的誓愿,你的感想是什么?你已经成佛,可是所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包括之前你所亏负的无量无边的众生——我说你真的亏负人家哦,不是说假的亏负,说我们随便讲讲。你如何去弥补这些亏负呢?佛也是可以报恩的,所以这样呢,现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你的美好并不是建立在这个身上的,不是建立在这三界有的身上的;你的美好,佛陀都给你打包票了,你会成佛。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虽然是你还会这样,于自己于众生,而受种种的境界困扰,而产生许多不如理作意的心行;可是你要这样想,佛陀会照顾你,因为经典处处在在都跟你说,你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甘愿做菩萨(二十五)——调心是正本清源的修行以前有一个因地菩萨,他发过一个很大的宏愿,就是他发愿将来他成佛的时候,所有一切的人都可以成佛。那我们一般说的是,众生都可以成佛,而他说的是,斩钉截铁地要每个人都成佛。后来,这位菩萨终于成佛。那有人可能要问,他发的这个愿有没有兑现呢?经典上说,有。那时候所有人道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道的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同你从远地过来受这个戒,为什么?因为你一定有你想要达到的佛道的目标,不是只有成佛两个字,你一定有远大的愿,所以你要在佛前发愿,让佛继续来摄受你加持你,这个就是佛道啦。这时候你就求佛,不是要求佛赐你健康等等,或是身家财产,或是名利富贵,那些东西,你都不要,那些东西,当你得到,就会减损你的福德,而且在你求佛而说这句话的过程中,你的功德分就开始减低,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故我们应当深信自己本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法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语译:成佛之法虽然容易实证,众生却总是因为无明愚痴而造成自己实证佛法上的遮障。二千多年来底佛法血脉,总是如同丝缕一般单薄而屡欲断绝,世世弘法时底脚步总是跄跄踉踉,常常几乎跌跤而不曾顺利如意地弘扬。一世又一世都像这样子护持正法于不坠,不免劳神而又感伤。到了今世,心中总是常常想着:正法 | admin 2018-07-23 |
![]() |
”让学人深信不疑,十年二十年后才私下告知:藏密所有教派都是以此法为中心,而修成佛之道。因此,进入密教实修者,迟早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必须进修“空乐不二”之法,必须破毁戒行,堕于欲界邪淫之法,与正统佛教的三乘菩提绝缘——因为,密教不是佛法! (原标题:五肉五甘露) | admin 2018-07-23 |
![]() |
我不可能坐下来和你们说,知道什么是意识心吗?知道第八识阿赖耶识吗?知道成佛的五十二个位阶吗?知道断我见吗?知道成佛要如何做到吗?没人愿意听我说,谁信一个曾经抽烟喝酒满嘴粗口自杀数次的抑郁症患者的真心表白呢? 数年未见的一位朋友自觉需混的风声水起方能昂首挺胸请我吃饭,却在得知我已是全素食者时,惊呼感慨“天啊,几年未见,你竟已遁入空门!” | admin 2018-07-23 |
![]() |
所以真悟的人从来不会说他成佛了,只有没有悟的凡夫才会说他一悟之下就成佛了。————摘录平实导师《胜鬘经讲记》 (原标题: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admin 2018-07-23 |
![]() |
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 | admin 2018-07-23 |
![]() |
菩萨本行经直至成佛,皆由精进。大乘庄严经论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趁菩提。法界次第倍策精进,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无量寿经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遂。大集经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佛,无有睡眠。不生贪嗔等,不念亲属衣食资身之具。弥陀经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净土忏愿仪若坐若行,皆勿散乱。不得弹指顷念世 | admin 2018-07-23 |
![]() |
中国除了上述的争议外,又落于这成佛之功德体性-佛性-是未来,还是现在便的争议之中。当时悬而不决的大大小小的法义诤论共有一百多处,这些问题虽然玄奘菩萨都有所定见,然而若无印度梵文原本以为根据,难以服众;又若干细微处也须阅读原典,才能更清楚佛意所指。由于玄奘菩萨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亲证了第八识如来藏,又有眼见佛性,因此他能够在自己的身上见到佛性,也能够在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以佛教来说的话,我们说佛是一切种智人、佛是无师智,他不是依于其他众生的教导而成佛的,至少是在他示现成佛的这一世来说。孔子又说:未知生,焉知死?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就佛教来说的话,我们说三界有六道轮回:有饿鬼道、有阿修罗、有天道……有种种的。在儒教来说的话,它是完全不会去触及的范围,儒教的部分是如此。以教跟佛教的对比来说,我们如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