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台湾四大名山诸大法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上面这段就是在谈论:五蕴身的因缘是什么?佛陀不断地往前追寻五蕴的根本,最后发现到生命的本源是根本识——阿赖耶识,衪是一切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由衪所生,所以从根本识再往前追的话,就无法再找到更根源的东西了。我们再来看佛陀所开示的《中阿含·大因经》的部分,就会更为清楚。佛陀问阿难说:【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应成派的中观师他否定根本识如来藏,说根本识如来藏说祂是缘起性空;那这样子讲的话,会斫丧了三乘佛法的根本,而且会让三乘佛法堕于断见外道论里面。那这样子会造成破法的严重果报,破法的果报、破法所造的这个恶业是无量无边的。而有一个老法师,因为着作大量的佛学书籍,但是他却不信三转法轮诸经所说的正理。为什么呢?因为他继承了月称等人的邪见,用种种方便而否定如来藏 | admin 2018-07-22 |
![]() |
后人既未见道,以意识妄想,诬蔑唯识种智为虚妄法,为不了义法;如应成派中观师之否定根本识如来藏,近代以印顺法师及达赖喇嘛为代表;以其大名声,未能亲证而否定之,斫丧三乘佛法之根本,令三乘法堕于断见外道论中,其恶无边。如印老不信三转法轮诸经正理,并以部派佛教之发展,而断言唯识学为后起之说,广着诸书以否定之,可免他人询问彼已否证悟自心时之尬尴;达赖则继承月 | admin 2018-07-22 |
![]() |
因为这两个邪见,所以否定了三乘佛法的根本识如来藏;否定了三乘佛法的根本识如来藏的人,佛说这个叫作一阐提人,也就是悉断善根之人。这个在《楞伽经》里面佛说这个是一阐提人,是悉断善根之人。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一定要非常的谨慎,不要随邪见的人误谤佛法。因为禅宗开悟,乃至于各宗各派的开悟,全部都是依止着这个根本识如来藏,依止着这个佛所说的第八识心而入了一乘道, | admin 2018-07-22 |
![]() |
试观印顺法师自谓「以佛法研究佛法」,研之穷之,竟堕入密宗应成派中观邪见中,成就「建立诽谤」见,否定三乘佛法之根本识--如来藏,成一阐提人。张志成诬余贬斥阿含与中观,殊不知如来藏学正是阿含与中观之根源。余亦未尝贬斥阿含与中观,然曾加以定位。余此世于破参前,即已将大正藏四阿含阅读断句一遍;破参后二年内,复重读一遍,领纳四阿含中之藏识密意,故于三年前,能以 | admin 2018-07-22 |
![]() |
上面这段就是在谈论:五蕴身的因缘是什么?佛陀不断地往前追寻五蕴的根本,最后发现到生命的本源是根本识——阿赖耶识,衪是一切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由衪所生,所以从根本识再往前追的话,就无法再找到更根源的东西了。我们再来看佛陀所开示的《中阿含·大因经》的部分,就会更为清楚。佛陀问阿难说:【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识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识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乘人证四果得解脱,舍寿入无余涅盘,但是又害怕灭尽蕴处界全部,入无余涅盘而成断灭空,因此佛在《阿含经》、《大众部阿笈摩》中,说有「根本识」仍存;《上座部》中说有「有分识」,《化地部》中说有「穷生死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中说有「爱、乐、欣、喜等四阿赖耶」仍然存在而常住不变,所以入无余涅盘并不是一切法空,不是断灭空,还有涅盘中的实际独存不灭,这是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这些法教皆是佛亲口所说,却又互相矛盾……另外,世尊明明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说如来藏根本识是第一法宝,因此能够出生一切法的如来藏,才是诸法根本、诸法之王,所以,如来藏根本心才是名符其实的法王。在他的书中则说:至于我的立场,则是驳斥根本识的存在。另外,世尊在《杂阿含经》中明明说:佛告比丘:‘……诸所有意识,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殊不知小乘佛法中,也已经在在处处隐说不生不灭的实相心体如来藏,譬如大众部说的根本识,化地部说的穷生死蕴,有部说的同随得等等,至今南传佛法中仍然还有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等说法,北传的四阿含诸经中,也仍然还有如、真如、心、识、涅盘本际、涅盘实际及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真实我等说法,这都是如来藏的异名。一、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真实心如来藏祂的名称有多种,在声闻乘经律中所记载的有真实、清凉、如、根本识、穷生死蕴、入胎识,这些名称最主要是佛针对修学解脱道的二乘圣者,说明五阴十八界是无常生灭的,可是与五阴十八界同在有一个真实法,有一个如,有一个清凉不落生死之苦的法,祂就是根本,祂就是出生五阴十八界的根本识。祂能够一世、一世的变化五蕴而没有穷尽,所以说祂叫穷生死蕴的识。祂是入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要期待坦特罗佛教能够改变,要把它改正为正确的见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从根本法义上作全面转易之故,双身修法之即身成佛法门是坦特罗佛教自炫于显教之法门,由是观之,要期待坦特罗佛教要能够修正法义,就好像与虎谋皮,难有希望!如果像这样子,不以根本识阿赖耶识(在佛地的时候改名为真如)当作是诸佛的本源,却以缘起法缘灭法的这个明点当作是诸佛的本源,然后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八个心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钜细靡遗地记录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主体。八个心合和运作前六个心接触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和资讯。第七个心时时裁决,第八个心完整无缺地记录并收藏一切。如果我们的身心是一家大公司,这八个心就像合作无间的董事长、总经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识蕴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可见所谓的“原始佛教”——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密义说有第八识阿赖耶识,但是因时机不成熟,世尊没有将第八识的体性展开。在《阿含》诸经,更多的地方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词,而是用“如”、“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可见所谓的原始佛教——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密义说有第八识阿赖耶识,但是因时机不成熟,世尊没有将第八识的体性展开。在《阿含》诸经,更多的地方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词,而是用如、识、入胎识、本际、涅槃等名词,其实都是指第八识。如《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要教导修学者第一义的知见:如来藏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祂是根本识,无前六识见闻觉知心之知觉性、分别性,亦无第七末那识之思量作主性。但祂有本觉性,能了知众生心行,能知器世间、有根身、诸种子等法。阿赖耶识虽因七转识的染污熏习,出生有漏三界、六道、五阴万法,使有情漂溺其中,轮回流转不息;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自身空寂,不与我见、我执、法执相应,自性清净犹如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四大名山诸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证自证分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