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能够有信的舍财以后,能够精进地去布施,当然就是这个布施的过程,就是有舍的七圣财能够继续长养。如果菩萨他不懂得这个钱财的过失,然后再积聚世间珍宝财物的话,它是有过失。经典中是有这样的来警惕菩萨们的,经典中的警惕是这样说:【惜财不布施,藏积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饥渴寒热等,忧悲常煎煮,智者不聚积,为破悭贪故。】也就是说,如果菩萨再贪惜财物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他会在布施的过程里面,也会常常亲近善友来咨询,接受善友的正确教导,善友教导他的这个解脱的法,佛菩提道的法,那么要怎么样得到实证,实证到底要怎样来准备次法,就要知道实证佛菩提,要能够先准备的资粮就是布施,还要受菩萨戒、学菩萨戒,要修忍辱,同时要精进,要修禅定止观,要熏习般若,才有办法来实证般若。这些次法要修集以后,才能够得到实证;这就是亲近善友,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显现了这个智者的精进力;这个就是说,有智慧者他能够这样来行布施,主要是他对于三宝有清净的信力,而且他能够有这样的精进力。所以有智慧者,他是布施的过程里面,他具备了深厚的善根以及圣财,这个圣财就是坚固不坏的财物;坚固不坏的财物可以让他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的时候都可以受用。这些坚固不坏的财物就是信财、精进财,以及惭愧财,以及多闻,以 三摩地

2018-07-23

在《六度集经》里面开示说:释迦世尊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勇猛精进修行,已通达法界实相真实理。菩萨观察世间万法都是生灭迁流无常的,一切荣华富贵以及寿命都难以久保,于是穷尽所有的资财用以布施济众。天帝释看到菩萨这样慷慨布施、慈心济度众生,如此功德勋业崇高伟大,威德厚重而震动十方法界;天帝释害怕这位菩萨将会夺走自己的天主宝座,因此他幻化了一个地狱相,出现在菩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他守护着佛菩提道的法,是因为佛菩提道基本上在修学过程里面,六度不可缺;因为你没有办法去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话,就没有机会能够在佛菩提道中得到实证。所以对于要有实证的法的前提之下,一定要去修集福德资粮以及智慧的资粮。所以他为了他自己的佛菩提道,以及为了守护佛菩提道,他就要来行布施。另外上品施主他在布施的过程里面,不会选择这是怨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听法之后开始精进、断诸放逸,不放逸的结果就是未来世得到安乐;因此施主于未来无量世也会得到种种安乐。我们这一世不间断地法布施而为人说法,众生听了我们说法之后生起很多智慧,所以我们的果报也是会得到很多智慧,可以有无量辩才。众生因为我们布施佛法给他们而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而不怀疑,那未来无量世的我们也因此对三宝更有信心。所以,不是只有财物布施才会有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利咤要向阿利咤借钱时,阿利咤不仅不借钱给利咤,乃至也不请利咤吃饭,并且对他说:你这么富有,也会有贫穷的一天?以前我向你借钱时,你是怎么说的,是很严厉的告诫我,而你今天怎么会来向我借钱?利咤听到这样的话,非常伤心悲恼,想想兄弟都如此无情,更何况是外人?因此产生厌离心,没有回家而直接入山学道,精进苦行,最后证得辟支佛果。后来弟弟阿利咤又渐渐贫穷,并 三摩地

2018-07-23

并祈愿久住!常转!人天安乐!众生得利!道业精进!速得登地!早成佛道!广度有缘!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平实导师合十敬上(原标题:如何布施才会有善报?) 三摩地

2018-07-23

(十七)发起精进。(十八)普护。(十九)速疾能超不退转地。(二十)一切行中随顺而住。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原标题:做“法布施”,得四十种功德利益) 三摩地

2018-07-23

何者二十?(1)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2)生已不失,(3)得陀罗尼,(4)当得察勤,(5)不用多力广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7)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8)当得身密,(9)当得口密,(10)当得意密,(11)超越恶道及诸恐怖,(12)于命终时心得欢欣,(13)如法正说能伏他论,(14)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余凡庶!(15)诸根成就无能及者,(16)深心具足得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当下应允,并说:「来得好啊!比丘!」须菩提当下粗重烦恼落谢,法衣着身,成为修学解脱道的出家人;须菩提又继续精进不懈地修习,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并具三明六通及成就八解脱的俱解脱大阿罗汉,解脱道成办,已能出离三界的系缚,并为诸天世人皆应恭敬供养的无学圣人。这时众比丘们看见了须菩提来求道的过程是如此殊胜奇异,又看见他很容易生气的情形,均感到不解和疑惑,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当下应允,并说:「来得好啊!比丘!」须菩提当下粗重烦恼落谢,法衣着身,成为修学解脱道的出家人;须菩提又继续精进不懈地修习,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并具三明六通及成就八解脱的俱解脱大阿罗汉,解脱道成办,已能出离三界的系缚,并为诸天世人皆应恭敬供养的无学圣人。这时众比丘们看见了须菩提来求道的过程是如此殊胜奇异,又看见他很容易生气的情形,均感到不解和疑惑,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了一切法悉皆如幻,知诸世间悉皆如梦,观一切佛现差别身悉皆如影,知所说法音声语言悉皆如响,现见诸法生成住持悉皆如化,善能积集最胜行愿,普遍智慧,清净,善巧随顺,究竟寂静,善入总持种智境界,具足无畏诸三昧力,勇猛精进遍修诸行,住法界际,获明智眼,到一切法无所住处,修习无边智慧行海,到智波罗蜜究竟彼岸,得般若波罗蜜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年来想篡位的菩萨应该没有,毕竟会留下来的都是很乖的!但也可能因为定力不好而退转;这几年来也是有极少数的几位菩萨,原本超级精进护持正法,但因为可能发生一些事情让他们无法接受,于是就请长假暂时不来上课了。这样的「离开」真的是非常可惜,因为都入内门了,应该是刚起飞要冲的时候,应该是股票突破W底开始的起涨点,而不是M型头开始退转的高点;那怎么因为遇到不如 三摩地

2018-07-23

葛格我在正觉讲堂上课已经超过九年半了,明年四月就要满十年!这十年来我认识很多很多的证悟菩萨,应该有三、四百位以上(主要都是北部),当然很多是看过人但忘记名字,因为大家常常都会见到面!三四百位的证悟菩萨中,年轻人很少!当年二十几岁就证悟的那几位,现在超过三十岁以上了!最年轻证悟的就是《我的菩提路》第一辑的林明佳师姐,她大学时就证悟,现在应该也三十三岁以 三摩地

2018-07-23

精进禅三共修,更全部都是已经明心或者已明心见性之外护菩萨在护持,从一切起居、饮食、打扫、作息,让学员能专心于生命实相之参究,不致有物质的缺乏与精神之怖畏,得以安稳的求道。一切参加同修会共修之菩萨,皆是同行善知识,同修了义,同证菩提,同行菩萨正道,得能互相切磋劝进而不相扰乱,此同行善知识更有明心者、更有明心并见性者,此种同行善知识除了正觉同修会以外, 三摩地

2018-07-23

《解深密经》的中,世尊已经强调菩萨六度的六波罗蜜多,就必定得依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智慧的次第来修习。也就是说,修习第五度禅那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第六度般若中道实相的出世间智慧。这当然不是以修证四禅八定、次第禅观为修证内涵的外道凡夫们所能获致。他们所证的四禅八定境界,是不离色界、无色界的世间境界,本来就与中道实相的出世间智慧无涉,想要以四 三摩地

2018-07-23

法师、居士们如果以意识心教导佛子们,说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就是开悟者所悟的真心,佛子们被误导而信以为真,而且也被名师印证了,其实并不是真的悟了;就算是日夜精进不懈怠,三大阿僧祇劫都安住在这种觉知心的境界中,也仍然是悟不出来的。佛子们!如果是真想学佛而不只是学声闻、缘觉,想在此一生当中找到回家的路,那就得寻找明心与见性的方法,因为明心与见性才是回到本 三摩地

2018-07-23

精进学佛者,目标大约有二:一为求生诸佛净土。二为求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若不订下目标,戮力以赴,即非精进。求生极乐净土或诸佛净土者,请阅《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注一)等书。此书《禅——悟前与悟后》则是对一切发大心度众而求明心见性之有信心禅子而说。发大心之禅子为自度度他,故应修道。为修道故,应先求见道。菩萨见 三摩地

2018-07-23

山谷居士后贬官黔州,心无所系,其向道之心日切,修行比以前更加精进。不久,他便洞明了死心禅师所问之意,于是写信告诉死心禅师道:往年尝蒙苦苦提撕,长如醉梦,依俙在光影中。盖疑情不尽,命根不断,故望崖而退耳。谪官在黔南道中,昼卧觉来,忽尔寻思,被天下老和尚谩了多少!唯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为(亦作慈悲)也,不胜万幸!山谷居士悟道后,惟清禅师亦曾寄诗偈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