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记得上次禅三经过四天三夜,日以继夜礼佛参究,参到头破血流、口干舌燥,见到已明心的师兄师姊都在喝“般若茶”,是多么羡慕!心想若能喝到,是多么殊胜!但福德因缘不具足、定力、慧力都不够,哪能喝得到?这回禅三,事前把前三条件都补足,加上虔诚忏悔、发愿,佛菩萨慈悲加持(真的,佛菩萨很公平,很快就让我喝到般若茶),上回的临时抱佛脚,同这回用功精进,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一篇:蔡青利见道报告蔡青利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一心顶礼恩师平实菩萨回忆儿时,自懂事以来,便经常抬头望著天际……寻思著:“我从何处来?为什么要来?以后又要去哪里?”小时候乡下住家的厕所是在屋外六十公尺处;从厕所的小窗望出去,便可见远处高低隆起的墓地。我每每起身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二篇:林育才见道报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萧导师、张老师!阿弥陀佛!谨以最恭敬、诚挚的心,记录学佛及此次破参的历程。回首来时路,若无佛菩萨慈悲摄受引导,绝无可能踏入正觉,进而能够参加禅三,并得破参明心。感谢诸佛菩萨慈悲摄受加持,感谢萧老师施设如此胜妙的法门,也感谢张老师两年半辛苦的教导。这一辈子的经历,不论是求学、工作、家庭等,都算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最后一天,经行的人少了一些,陆老师要女众在内圈,都说要注意脚下,到底脚下有何密意呢?导师给我方向和方法,就如此几天下来一直照做,却苦无突破。曾找孙老师小参,她说:“没办法!只有求佛菩萨的帮忙了。”见她感冒还得为我们护持,心中好惭愧及感恩!经行时,大好天气,导师藉当时的情境,当场吟一首偈为我们开示:“……〔编案:请详连载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四篇:刘惠莉见道报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萧导师平实菩萨大约一九八七年,家兄请来《佛说阿弥陀经》给我读,当时并不是很认真读;后来因为工作忙,也就中断了。大约六年前,平常很少联络的堂妹,突然来我家住了一星期;有“非人”附在她身上,由此因缘,我开始素食,并且很认真的读经、持名念佛,想要了解详情。某个因缘,在素食店看到《无相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中学时期,倒是因为想要了解生命的实义,或者说是生命的实相,曾经认真地去探讨及追求过。起初的因缘,是因为义父母亲因一个机缘开始接触了修行的团体,家中也接触了一些间接有关佛教思想及其他以佛法包裹外表的外道修行的书籍。但不消多时,我似乎对于在世间的对待法,如:行善积功德、等,不很相应;对一些只说善恶轮回的法,虽是信受,也仍然不太满足。脑中对“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六篇:叶经纬见道报告萧导师慈鉴:印象中,生命究竟的意义,一直是自幼以来常埋内心的疑问,但这个疑问不曾阻碍我的步履。及长后,因为过慢习气使然,再加上理工教育的训练,从来不肯轻易“信服”来到我面前的宗教机缘。公元一九九二年回台任职至一九九九年,前后七年多的时间,这个疑问一路伴随我在世事中打滚,它虽仍不是个阻碍,但却日益黏著、浓厚。我慢慢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姊竟愣了一下,笑著说:“这么说,你已经证到真如了哦!”虽不太懂,但知道她也是开玩笑,所以还是礼貌性的微微笑著,一直到三年后的今天才懂她这一句话。后因孩子还小,共修后回家太晚了(老实说信力亦不够),便在没有请假的情况下自行中断共修课程,后来转到下一期之周六午班重新再入班。此事在一年多以后,才向游老师报告,请求谅解。在陆老师座下二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总之,就是那么自然的、那么高兴的做了!(现在想想:哇!我真是超级有福报的!)嘟嘟出生的那天起,家中经济的成长“扶摇直上”,一些令人无法解释的现象,终使得自诩为高级知识份子的我,开始思惟和渐渐的接触到了宗教。一个二岁半的孩子,怎能表情姿态庄重而又肃穆的五体投地、虔诚礼佛?怎么会有白颜色的大象站在窗前看她?听到持咒的音声,不识字的她又怎能音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才知道原来她的心一直都是充满愁苦的;所以便开始将自己在社团所学的净土念佛法门介绍给母亲,善根深厚的她,很喜欢听法师讲经的录音带,因此开启我们母女一同学佛的历程。大一那年进辅大,因为好奇,想知道佛学社到底在学什么?便参加每周一次的“大专佛学十四讲表〔编案:李炳南老居士编制〕”的研讨,开始对佛法有了认识;也不知为什么,我就是很喜欢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离开之后,我决定要自己读佛经,于是我自己请佛经来读。我读了《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等,及《楞严经》和《法华经》的一部分。但是我读了却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旨,觉得经中所说的圣妙境界只能用想像而无法亲身体验。当时也没有好的老师可以指导我,虽然我也请了许多佛书回家读,包含了许多显密大师的著作。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记得小时候一遇到考试,就会神经紧绷,不停地拉肚子,当时总觉得自己既没用又渺小。小学三年级时,间接听到“持六字大明咒”的好处,就谨记在心,以后考前六神无主时,就拼命念“嗡嘛呢叭咩吽”,容易紧张的毛病因而逐渐减轻。上了国中,希望功课进步,以便考上好的高级中学,便开始每天课诵七遍《心经》,果然因此顺利地上了理想的学校。然而,高一下学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印顺法师云:《如来的世俗解说,释尊时代已经是神我别名,所以在佛法流行中,如来而被作为神我型态去解说,是非常可能的。如来界、如来藏与如来有关,而如来与神我有关,所以讨论有神彩的如来藏说,应注意佛教界对于“我”的意见!释尊的一代教法,以缘起、无我为宗要,虽然在某些大乘经中,“无我”已被巧妙的譬喻而判为方便说了,如尊重史实,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小因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父母皆须为生活奋斗,所以将子女交由南部的外祖父母照顾,在物质匮乏的童年里,得到第一本课外读物,是学校奖励的《释迦牟尼佛传》,读时倍觉亲切;青少年时期,强说愁的年龄,再加上父亲往生,让我开始找寻“生命的真谛”为何?有模有样地看起教的圣经及哲学类的书籍;直至二十二岁初入文教业,办公室同事大多是一贯道的道亲,在大家热心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学毕业后,忙于工作、结婚、育子,终日在世俗事上烦心,开始觉得:“难道就这样过一生吗?”孩子陆续上小学后,家中经济状况却逐渐恶化,心里烦恼不已。但每次瞻仰观世音菩萨圣像时,心中却很平静,总觉得祂了解我的苦,就这样开始想入佛门;这时是二○○○年,约四年前的事。当时我的姊姊在上《菩提道次第广论》班的课,一听到我想学佛,十分热心的帮我报名,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时有几家出版社都数得出来,所以最后无适龄的书可读时,就连哲学书也买来看,于是读了很多当代两大哲学主流“存在主义”及“逻辑经验论”等大家的著作。最受尼采的超越论影响,尼采秉承日耳曼民族优生思想,欲求成就超人,我却骨子里想超越人天生死呢!所谓“隔离的智慧”、“强者的寂寞”,奉行不渝。尤其心仪罗素,收集志文出版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则悟道因缘,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回味无穷的意境,一个向往解脱者心灵的跌宕,一个修道者的经验和教训,一条通向智慧和解脱的光明之路。生活中,你会不时地陷入四山相逼的境地。请记住禅者无门之门的教诲——生命之途原本是鸟道,上下左右,何处不是出身之路?修行中,你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这些故事,你会找到适合于自己修行的入处,少走弯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法眼宗,自从永明延寿大师以后,也只再传了二代,无人问津了。最兴盛的可算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二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一是传与宜春杨岐山的方会大师。这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的宗匠,大弘法化,力阐宗风,盛极一时。因此黄龙和杨岐二家又成为二个小宗派。这样连原来的五家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在禅定中,慧可禅师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北周武毁佛期间,二祖与林法师为伴,护持经像,隐藏民间,并一度南下到舒州司空山隐居(后人在此处建有二祖师,元时被毁,现存有二祖石窟的遗迹)。在隐居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天平二年(535),二祖遇见了僧璨。僧璨当时是个居士。关于他的身世,《楞伽师资记》用了八个字来概括--“罔知姓位,不测所生”。当时僧璨已经四十多岁了,并且得了很厉害的风疾。僧璨前来礼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