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日,慧寂禅师正在洗衲衣,耽源和尚走上跟前,问道:“正恁么时作么生?”慧寂禅师道:“正恁么时向甚么处见?”耽源和尚知道慧寂禅师已经悟旨,不再勘验,便走开了。慧寂禅师悟道后不久即离开耽源,往参沩山灵祐和尚。沩山和尚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慧寂禅师道:“有主。”沩山和尚又问:“主在甚么处?”慧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智闲禅师感叹道:“画饼不可充饥。”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我若说似汝,汝已后(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绝望之余,智闲禅师便将自 | admin 2018-07-20 |
![]() |
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未众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乍一看,这两位大德的开示是如此的悬殊,难怪会让那些尚未契不二之旨的初入门者颇感迷惑。盐官禅师座下曾经有这样两位僧人,他们前往沩山参礼,听到沩山禅师举扬“一切众生皆无佛性”,如堕云里雾里,茫然莫测其涯涘,后来竟然生起轻慢之心。一 | admin 2018-07-20 |
![]() |
家童于是准备离开,在经过另一座瓦窑时,家童不经意间往里一瞥,发现又有一个米和尚宴坐其中。如是遍观七窑,一一皆见米和尚端坐其中,身光烂然若金。一时当地居民,皆奉之如神。米和尚出家后,曾参礼沩山灵祐禅师,发明心迹后,即遍历诸方,饱参禅德。一日,襄州常侍王敬初居士,正在处理民事,米和尚来了。王敬初一见米和尚,便举笔示之。米和尚问:“还判得虚空否?&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七岁时,文喜禅师依本邑常乐寺国清禅师落发出家,学习戒律和经教。后值会昌法难,沙汰僧尼,文喜禅师不得不穿上俗装,隐身于民众,韬光养晦。大中初年(847),唐宣宗诏令恢复佛教,文喜禅师于盐官齐峰寺又重新忏悔出家,后礼谒大慈山性空禅师,性空禅师问他:“子何不遍参乎?”于是文喜禅师便直往五台山,朝礼华严寺。在金刚窟,文喜禅师碰到一位老翁,正牵着一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双峰古禅师悟道因缘福州双峰古禅师,双峰和尚之法嗣,本以讲经为业。因参双峰和尚,得明心性。初礼双峰和尚,双峰和尚便问:“大德甚么处住?”古禅师道:“城里。”双峰和尚又问:“寻常还思老僧否?”古禅师道:“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双峰和尚道:“只这思底便是大德。”古禅师从此悟旨。古禅师悟道后,便不再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因诵读《华严经》,忽然感悟,始深信“滴滴落在眼里”,果然真实不虚。清耸禅师于是便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法眼禅师,法眼禅师悉予以印可。清耸禅师悟道后,即回明州四明山卓庵开法。当地节度使钱亿对清耸禅师甚为仰慕,并执事师之礼。清耸禅师后来又应忠懿王之请,于临安开法。最后又迁居杭州灵隐寺,署了悟禅师。如果说“滴滴落在眼里”是当年清耸禅师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细究起来,一部大藏经亦在这五字当中。 (原标题:122百丈道恒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初谒法眼,法眼禅师便问:“子于参请外,看甚么经?”道潜禅师道:“《华严经》。”法眼禅师问:“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属?”道潜禅师道:“文大《十地品》中。据理则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具六相也。”法眼禅师问:“空还具六相也无?”道潜禅师一下子被问得懵然无对。法眼禅师道:“汝问我,我向汝道。&rdqu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文遂禅师曾经一度研究《首楞俨经》,能够甄别并会通真妄二种缘起,对该经之本末纲要了然于心,并执笔详细疏注,玄义文句,随文科判,无不灿然。写完之后,文遂禅师便前往礼谒法眼禅师(清凉文益)。他告诉法眼禅师说,他专门研究《首楞严经》,并认为自己所写的疏注深契经旨。法眼禅师听了他的自述,便问道:“椤俨岂不是有八还义?”文遂禅师道:“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本来是火,更去求火,岂不可笑?禅门中经常用“丙丁童子来求火”一语,专指那些昧却自家宝藏、心外求法的人。有时也称之为“头上安头”、“骑驴觅驴”。玄则禅师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将此语当作宝贝似的,蕴藏于心中,还自以为已经悟了。后礼谒法眼(清凉文益)。法眼禅师便问:“甚处来?”玄则禅师道:“青峰。”法眼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出家后,于天台德韶国师座下参学,并经常阅读《首楞严经》。一天,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当他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句时,他未能正确地断句,却把它破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灵感。他当即豁然大悟。后来有人告诉遇安禅师说:“破句了也(你断句断错了)!”遇安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二天,存奖禅师从法堂经过,大觉禅师叫住他,说道:“我直下疑你昨日这两喝。”存奖禅师又大喝一声,大觉禅师举杖又打。存奖禅师再喝,大觉禅师再打。存奖禅师这一下可稳不住了,便道:“某甲于三圣师兄处,学得个宾主句,总被师兄折倒了也。愿与某甲个安乐法门。”大觉禅师道:“这瞎汉来这里纳败缺(留下把柄或露出破绽),脱下衲衣,痛打一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纸衣和尚经过临济禅师的这样一番开示,言下领旨,并深入三玄、三要、四句之门,后住涿州,行化一方。曾有僧问:“如何是宾中宾?”纸衣和尚道:“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问:“如何是宾中主?”纸衣和尚道:“口念弥陀双拄杖,目瞽瞳人不出头。”问:“如何是主中宾?”纸衣和尚道:“高提禅师当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从漪上座等人随洪进禅师经行,洪进禅师忽然对众人讲:“古人有甚么言句,大家商量。”从漪上座当即从众人中走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提问,洪进禅师便呵斥道:“这没毛驴!”从漪上座一听,言下涣然省悟。从漪上座悟道后,一度行脚四方,广参禅德。他曾经参访过汝州西院思明禅师。思明禅师是宝寿沼禅师(宝寿一世)之法嗣。从漪上座来到思明禅师法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省念禅师“为人简重,有情识,专修头陀行(苦行)”,加上他经常密诵《法华经》,丛林中的人都很敬畏他,皆称他为“念法华”。后投风穴延沼禅师座下,充当知客。一日,省念禅师侍立次,风穴和尚流着眼泪告诉他说:“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非常不幸啊,临济先师的禅法,传到我这儿,无人继承,将要断绝了)。”省念禅师便道:“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昭禅师笑道:“老病业已不出山,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邪(我已年老多病,已经很久不出山了。如果要前往,你我先后而行,何必要一起走呢)?”使者道:“师诺,则先后唯所择(师父既然答应了,那么先走后走,由您决定)。”善昭禅师于是令设斋,自己整理好行装,用斋的过程中,善昭禅师辞众道:“吾先行矣!”说完,便放下筷子,奄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意句俱不到,不明佛法的凡夫是;句到意不到,徒知经论,无有实证者是;意到句不到,虽有所修证,但未能契中道者是;意句俱到,证得真如实相,体用如如者是。]所谓的见地到位,关键是离两边,处中道,最后连中道之名相亦不立。请看他的数则语录:僧问:“如何是金刚不坏身?”师(归省禅师)曰:“百杂碎。”曰:“意旨如何?”师曰:“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远禅师智慧显发,曾经与达观昙颖禅师等七八人结伴游蜀,中途几遭官府之横逆,皆因法远禅师足智多谋而得脱险。众人皆因为他通晓吏事,故又称他为“远录公”。浮远禅师的忍辱精神堪为后世学道者的楷模。法远禅师曾经与天衣义怀禅师率众同参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他们,便大声呵斥道:“汝辈踏州县僧,来此何为?我那有闲饭养你闲汉耶?”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傍晚,楚圆禅师向汾阳和尚哭诉道:“自至法席已再夏(已经两年了),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尘劳,念岁月飘忽,已事不明,失出家之利。”楚圆禅师话还未说完,汾阳和尚仔细地打量着他,突然厉声骂道:“是恶知识,敢裨(pi)贩(贩卖,贱买贵卖以自裨益)我!”说完怒气冲冲地举起拄杖追打楚圆禅师。楚圆禅师正想表白、求饶,汾阳和尚却一把掩住他的嘴。楚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