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又譬如菩萨于参究前,透过四加行而心得决定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虚妄、双印能取所取空等,于是跳脱蕴处界及诸法相貌运作的范围,去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而亲证菩提,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所显的真如性(亦名识之实性6);祂真实存在而且于一切法如如不动。能够如此现观而安忍,并接受诸佛菩萨及真善知识摄受不退,名为七住位不退菩萨。又譬如七住 admin

2020-07-27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菩提道,以修证自心第八识 admin

2020-06-10

  由于菩萨了知一切诸法本来无生,皆是自心能取所取的功能差别,因此不再执着,使得菩萨的道业能够地地增上直至成佛为止。--------《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6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四)》正光老师二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不同于大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二乘法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性质窄狭,所以只要断除我见就可以除掉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了,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 admin

2020-06-08

  初地菩萨复于五位百法明门具足证验领受,了知一切法本来无生,皆是自心如来藏所现能取所取之功能差别;如镜现像,非有真实六尘相分为自心意根意识所触;亦无真实自在之蕴处界我,名为亲证犹如镜像观,成满心菩萨。初地应修之福慧满足,若蒙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是人能游百佛国土等。其后随佛修学,亦得诸方上地菩萨指导,即可渐入诸地,此亦宗通也,得证上地无生法忍故。若 admin

2020-06-08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 admin

2020-06-08

所以在大乘见道前有四加行,四加行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现观能取所取都是虚妄了。完成现观的时候断了我见,接着就是大乘的真见道,这是在明心亲证如来藏的成就,而称为大乘的见道,在断我见的前提下,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此当我们发大心大愿来不断地利乐众生,一世又一世的跟众生结缘的时候就不会退转了;也不会去怀疑说:这一个可能是如来藏,那一个可能是离念灵 admin

2020-02-21

或者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代表你学到了究竟圆满佛道?佛道既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既已无上,学满佛道后还要学密,岂非画蛇添足的头上安头?纯属无聊无义的多余之举么?或者说,藏密的意思就是说显教成佛并不究竟,在显教中你即便成佛了,依然还有更高深秘密的佛法应学?那么显然是在说世尊当年四十九年说法已经化缘圆满的佛语,乃是妄语!若佛说无妄,则此种藏密的说法就是一种严重 admin

2019-05-05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 三摩地

2018-07-23

楞伽经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勤加修习。杂譬喻经波罗奈国,一人出家,自誓,不得应真,终不卧息。昼夜经行,三年得道。又罗阅只国,一沙门布草为褥,坐其上,自誓云,不得道终不起。但欲睡眠,以锥刺髀。一年之中,得应真(罗汉)道。杂阿含经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 admin

2018-07-23

由如是现观而发如实智,双印能取所取空;从此起,心心无间,必入二乘真见道(断我见);于凡夫位及三界世间中,此为最胜之人,故名世第一法。寻思者,谓寻思‘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之假有实无;四如实智者,谓依四寻思而观‘相、分别、正智、真如’,起于印顺二取空之智慧也。如颂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煖位);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菩萨了知一切诸法本来无生,皆是自心能取所取的功能差别,因此不再执着,使得菩萨的道业能够地地增上直至成佛为止。 ---宗通与说通【共130集】第006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四)(原标题: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 三摩地

2018-07-23

初地菩萨复于五位百法明门具足证验领受,了知一切法本来无生,皆是自心如来藏所现能取所取之功能差别;如镜现像,非有真实六尘相分为自心意根意识所触;亦无真实自在之蕴处界我,名为亲证犹如镜像观,成满心菩萨。初地应修之福慧满足,若蒙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是人能游百佛国土等。其后随佛修学,亦得诸方上地菩萨指导,即可渐入诸地,此亦宗通也,得证上地无生法忍故。若 三摩地

2018-07-23

在真见道位前,虽已圆满六住位应修之六度波罗蜜多,求入真见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须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圣谛观行所断我见为基础,接著应在大乘真见道前对二取皆属如来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认知,并须心得决定,方可成为比量观察能取、所取皆属空性如来藏之菩萨,始能名为四加行已经修证完成的菩萨,即是双观“能取所取空”;其后方能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证真如,如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就自己常常去观察十八界一切法缘起缘灭,观察这十八界一切种种现象的虚妄性,并无真实有能取所取,慢慢地了知觉知心我并非真实;了知一切我及我所也非真实,慢慢地藉由意识去说服意根这个事实。但因意根无始劫来计执觉知心为我—以为真实,不断地受觉知心误导而计执色身为我所—以为真实,计执种种五欲及六尘为我所有—以为真实,因有这些执著性导致对我及 三摩地

2018-07-23

【此论之作,以佛入灭六百年中,小乘之人不信唯心,心外取法,多起诤论,外道邪执,破坏正法,故论主兴悲,特造此论,故云:为欲除疑、舍邪执故;以疑与信反,今信此心,则疑自除矣!】修行之要当依止如来藏心,先断我见,我见先断,疑见及戒禁取见亦自断矣!佛法的修证得要离开能取所取二取,才是真实的法界实相境界。可是没有一个有情的七转识是可以无取的,“如果想要 admin

2018-07-22

佛菩提之修证,从熏习外门六度万行开始;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求大乘见道——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也称阿赖耶识、法身、本来面目,有时也方便称为真如),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再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此后断掉异生性(凡夫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研修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典;次第进修十地之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道是修证法界实相的智慧,有五十二个阶位;始由六度万行的熏习,于外门广行六度万行;然后观行蕴处界的虚妄不实,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印能取所取皆空,于福德、定力、慧力、正知见、无慢这五个条件具足时,进而明心开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的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是依阿赖耶识心体而起,非真实不坏,但是由于愚痴凡夫的虚妄分别而遍计所执,认为实有蕴我,处我,界我,执有实我实法,认为能取和所取都是真实不坏的法;虽然如此,在七转识的能取与所取的六尘相这二取相中,却能显现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殊胜的如来藏识;这个如来藏识,其自身虽能生出能取所取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是依阿赖耶识心体而起,非真实不坏,但是由于愚痴凡夫的虚妄分别而遍计所执,认为实有蕴我,处我,界我,执有实我实法,认为能取和所取都是真实不坏的法;虽然如此,在七转识的能取与所取的六尘相这二取相中,却能显现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殊胜的如来藏识;这个如来藏识,其自身虽能生出能 三摩地

2018-07-21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执著无量能取所取虚妄境界,违一切法平等之性。一切法性平等寂灭,无有生相;无明不觉,妄与觉违,是故于一切世间种种境界差别业用,皆悉不能如实而知。复次,分别心生灭相者,有二种别:一、粗,谓相应心;二、细,谓不相应心。粗中之粗,凡夫智境;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智境。此二种相,皆由无明熏习力起,然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因灭则缘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4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