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及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岂不是此法。若尔则须知杼山居士。未动毛锥未形纸墨时。已与毗卢遮那如来及不可说微尘数刹土诸佛菩萨广大境界。一一平等一一无差别。以至周旋八十一卷。行布圆融。亦与善财未见文殊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发心已来遍历诸城。承事诸善知识。次第满足普贤诸行愿海。亦无差别。如上所说。岂不是此法。杼山居士既尔。妙喜老汉亦尔。妙喜老汉既尔 三摩地

2018-07-19

同一解脱。世间有如此殊胜之事。可惜百姓日用而不知。然今日一会亦非小缘。又承诸山禅师洎诸善男信女。同此听法。伏愿。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久立伏惟珍重钱计议请普说。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亲证亲悟。方可见得。若实曾证悟底人。拈起一丝毫头。尽大地一 三摩地

2018-07-19

不思议大解脱神通之力。所以借座灯王取饭香积。断取妙喜世界。如陶家轮。如持针锋举一枣叶。盖真实之理。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故曰。又能分布一钵饭。餍饱十方无量众。断取妙喜佛世界。如持针锋一枣叶。云是菩萨不思议。住大解脱神通力。我观石子一处士。麻鞋破帽露两肘能使笔端出维摩。神力又过维摩诘。若言此画无实相。毗耶城中亦非实。佛子若见维摩像。应作是观为正观。 三摩地

2018-07-19

示现无上解脱道。如上所说教有明文。佛岂欺人耶。若半明半暗。半信半不信。则触境遇缘。心生疑惑。乃是于境界心有所著。不能于此道决定无疑。灭烦恼本远离诸难。诸难者为无决定信。被自己阴魔所挠。若能一念缘起无生则不越此念。即时超出魔路。所谓魔路亦非他物。乃是昧却此心。于此心外妄生差别诸见。而此心即随差别妄念流转。故成就魔境。若能直下信。此心决定本来成佛顿亡诸 三摩地

2018-07-19

则二六时中随处解脱。何以故。既不向外驰求。则内心寂静。既不于心内取证。则外境幽闲。故祖师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当知内心外境。只是一事。切忌作两般看。记得沩山问仰山。妙净明心。子作么生会。仰山云。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沩山云。汝只得其事。仰山云。和尚适来问甚么。沩山云。妙净明心。仰山云。唤作事得么。沩 三摩地

2018-07-19

直到诸佛诸祖无障碍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无决定之志。则无决定信矣。佛不云乎。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又云。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如来地即大休歇大解脱境界是也。在昔归宗拭眼禅师。曾有僧问。如何是佛。宗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僧云。和尚诚言焉敢不信。宗云。只汝便是。僧闻宗语谛审思惟。良久曰。只某便是。佛却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目空华乱坠。 三摩地

2018-07-19

不到大休大歇大解脱处。誓毕此生不退不堕。佛法无多子。久长难得。人世间尘劳中事无尽无穷。拨置了一重又一重来。如连环如钩锁相续不断。志意下劣者。往往甘心与伊作侣伴。不觉不知被伊牵挽将去。除是当人夙有愿力方肯退步思量。永嘉又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若如是思量。蓦然向思量不及处见得。无一物底法身。即是当人出生死处 三摩地

2018-07-19

庄严藏解脱。以至入普贤毛孔刹。于一毛孔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与普贤等。诸佛等。刹等行等。及解脱自在悉皆同等。无二无别。当恁么时。始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为菩提。回无明为大智。如上这一络索。只在当人末后一念真实而已。善财于弥勒弹指之间。尚能顿亡诸善知识所证三昧。况无始虚伪恶业习气耶。若以前所作底罪为实则现今目前境界 三摩地

2018-07-19

便是解脱之场。便是出生死处。既是解脱之场。出生死处。则知底解底当体寂灭。知底解底既寂灭。能知知解者不可不寂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不可不寂灭。更有何物可障。更向何处求悟入。释迦老子曰。诸业从心生。故说心如幻。若离此分别。则灭诸有趣。僧问大珠和尚。如何是大涅槃。珠云。不造生死业。是大涅槃。僧云。如何是生死业。珠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又古德云。学道人一 三摩地

2018-07-19

即此明处便是不思议大解脱境界。只此境界亦不可思议。境界既不可思议。一切譬喻亦不可思议。种种事亦不可思议。只这不可思议底。亦不可思议。此语亦无著处。只这无著处底。亦不可思议。如是展转穷诘。若事若法。若譬喻若境界。如环之无端。无起处无尽处。皆不可思议之法也。所以云。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入此不可思议处。思与非思皆寂灭。然亦不得住在寂灭处。若住 三摩地

2018-07-19

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若免得此过。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恁么方可作入得世间。谓之有力量汉。已上所说。都是妙喜平昔经历过底。即今日用亦只如此修行。愿公趁色力强健。亦入是三昧。此外时时以赵州无字提撕。久久纯熟。蓦然无心撞破漆桶。便是彻头处也日用工夫。前书已葛藤不少。但只依旧不变不动。物来则与之酬酢。 三摩地

2018-07-19

凡夫亦不须求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已具圆觉。亦不须求证故。左右以京师藏经本为是。遂以京本为据。若京师藏本。从外州府纳入。如径山两藏经。皆是朝廷全盛时赐到。亦是外州府经生所写。万一有错。又却如何改正。左右若无人我。定以妙喜之言为至诚。不必泥在古今一大错。上若执己见为是。决欲改削要一切人唾骂。一任刊版印行。妙喜也只得随喜赞叹而已。公既得得遣人。以经来 三摩地

2018-07-19

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个个皆能成佛,这是一条通过个人的直觉而实现成佛的道路,并且是一种解脱一切人生烦恼的突进式的修行方式。所以,当慧能创南宗“顿悟成佛”之义时,便主张成佛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立文字。希运是南宗第五世法孙,他完全继承了慧能的学说,也主张“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地若空,慧目自现,内无一物,外无所求”,所以希运和尚就发展出所谓“ 三摩地

2018-07-19

”无心可用,无道可修,学道者“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凿,不得解脱。”希运认为,悟道无须通过外在的修习工夫,而只是人与道之间的“默契”,他说:“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这便是无为法门,能悟得此法门者,被称为“无心道人”、“无为道人”。希道十分推崇达到这一境界 三摩地

2018-07-19

虽定不定俱解脱相欤。又言有喜怒非菩萨者。菩萨虽喜怒非喜怒。非菩萨而谁也。今聊雪利贞之郁悒欤。唐京兆泓师传释泓师者。齐安人也。神龙中来游京辇。简傲自持而罕言语。语则瑰怪。颇善地理之学占择茔兆。郭景淳一行之亚焉。而出入于郧公韦安石之门。与韦既密。一日谓之曰。贫道于凤楼原见一段地。约二十亩。有龙起伏之形势。有藏此者。必累世居台鼎。韦曰。老夫有别墅在城南。 三摩地

2018-07-19

明年于东林甘露戒坛纳解脱木叉。厥后修身践言。虽三藏俱留于意表。而以心学为究尽之务。复入五台山礼妙吉灵迹。迨后唐天成三载。始于东京丽景门之右树小禅坊。敕额为普净焉。而逐月三八日设阖京僧浴。其或香汤汲注。樵蒸失供觉必令撤小屋抽榱桷而助爨焉。有公王仰重表荐紫衣。坚拒弗受。汲汲以利行济物为己任耳。开宝四年十二月三日。遘疾。轻安无挠。十一日告众右胁而化。享年 三摩地

2018-07-19

解脱禅师之法孙也。身长七尺五寸。古貌轩昂垂手过膝。眉长数寸目有重瞳。人望凛然。礼诵无倦绍脱高躅。动合无形不舍利物。而再修梵宫。时太原府有士女造立文殊像一躯。将送入山。到淲池河侧洪波泛涨方乃隔岸焚香启告。河为流减。过文殊毕水还弥溢。后终建塔在寺西北一里。肉身见存而多神异焉。唐上都青龙寺光仪传释光仪。姓李氏。本唐宗室也。父琅琊王与越王起兵。欲复本朝中 三摩地

2018-07-19

当时云水五人唯吾得解脱。独汝为冻馁之士也。空泣曰。某四十许年日唯一餐。三十余年拥一褐。浮俗之事决断根源。何期福不完乎坐于饥冻。僧曰。由师子座上广说异端。使学空之人心生疑惑。戒珠曾缺膻气微存。声浑响清终不可致。质伛影曲报应宜然。空曰。为之奈何。僧曰。今日之事吾无计矣。他生之事警于吾子焉乃探钵囊取一鉴。背面皆莹彻。谓空曰。要知贵贱之分修短之期佛法兴赞吾 三摩地

2018-07-19

华言解脱也。自幼从伽为剃[髟/采]弟子。然则多显灵异。中和四年刺史刘让厥父中丞忽夜梦一紫衣僧云。吾有弟子木叉。葬寺之西。为日久矣。君能出之。仍示其葬所。初梦都不介意。再梦如初。中丞得梦中所示之处欲施断之。见有二姓占居。于是饶钱市焉。开穴可三尺许乃获坐函。遂启之。于骨上有舍利放光。命焚之收舍利八百余颗。表进上僖宗皇帝。敕以其焚之灰塑像。仍赐谥曰真相大师 三摩地

2018-07-19

乃恐至理未融解脱方阻。因归心释典大畅佛乘。三教齐驱遘心世表。于是声振吴越缁素异焉。采访使润州刺史齐平阳公。闻其行业虚伫久之。适会恩制度人。裒充举首。以开元末年因从瓦官寺璇禅师。咨受心要。日夜匪懈无忘请益。璇公乃揣骨千里骏足可知。因授深法。崇灵台虚彻可舍百神。心鉴高悬尘无私隐。既而声价光远物望所知。金陵诸德请移所配栖霞寺。春秋逾纪服勤道务。彝伦有叙时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