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回向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自己在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成就,等而下之则是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福报增广,所以看您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圣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说道:【信佛具足无边功德,谓常乐顶礼、恭敬、供养,听闻、如法修行,回向一切智故。】这个部分请读者请阅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的开示。所以我们劝请大众应以回向佛菩提的成就为主,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教即使是一门学问,佛教也是解脱的学问,而不是纯粹的形上思维漫无边际的玄想。佛教所有的理论,都(与)相应的修行作为理论的实践。我们研究一辈子的佛法,如果我们不去好好的实践,还是违背佛陀的教导。因为佛陀的教法,是正确的教导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更好的反观我们的自性,寻找和佛陀本具的佛性。悟入之后,在按照三乘菩提的道路去修,直到成佛。现在学佛的人,心 三摩地

2018-07-23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总持咒涵盖一切法,此一切法有五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心法(一切最胜故)包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 三摩地

2018-07-23

从人天善法的修集,到动中定力的修持,再到对于解脱道的了解,对大乘佛菩提道的涉略等等;从理智上的判断,到逻辑上的分析,再到佛菩萨经典圣教的验证,加上自己亲身实际体证,我完全无法找到任何理由可以说服自己,不去信受萧平实导师以及正觉同修会的亲教师所讲的佛法义理;不但如此,经过末学自己亲自检验、分析、判断以及体证后就只有信受奉行,更无他念。也祈愿萧平实导师 三摩地

2018-07-23

换言之,如果有人穿上僧服、住在寺院、口说佛法名相,那么他就是佛教的法师吗?就是宣扬佛法吗?就可以使人解脱吗?就可以成佛吗?上述的答案很明显的:都不尽然如此。因此,讨论到底佛教是什么,以辨认真佛教与假佛教之差异,在末法期确实具有时代的重要意义。外道化、密意失传与道次第混淆三者也是彼此相关、相互影响。因为佛普遍无法实证佛教中的智慧密意而导致密意失传,也 三摩地

2018-07-23

二者,一会说法所度之阿罗汉众总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然而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并非一次说法就具足得度,而是始从鹿野苑度五比丘,然后历经十余年的游化才具足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的,所以一会说法的时间不是指第一次说法,而是一段时期说同一种法的声闻会时期,即是阿罗汉们所修、所证的声闻法解脱道,不含摄菩萨修证的成佛之道(佛菩提道)及菩萨众。(萧平实著,《阿含正义 三摩地

2018-07-23

而「须陀洹」以全等命题(请参考《正觉学报》创刊号第68页)的方式,建立操作性定义为「断三缚结:断我见、断戒禁取见、断疑见」,是证得第一分解脱;其中「断我见、断戒禁取见、断疑见」又是概念性定义,又各自开展其操作性定义。例如「断我见」是概念性定义,其全等命题的操作性定义为「断五阴十八界之我见」。「五阴十八界之我见」有其概念性定义,也同时有全等命题的操作性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佛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依序有三个层次: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真见道者位在第七住 三摩地

2018-07-23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有了总相智,然后修别相智,于别相智之后,就转入到了初地;于初地满心的时候,就可取慧解脱而不取证;也就是说他如果要取证无余涅槃是可以的,同样,他也可以证得有余涅槃,可是菩萨不取证,所以继续留惑润生;到了三地的时候,快满心时,他就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可以取证俱解脱而不取证,还是继续的留惑润生;到了六地可以证得灭尽定,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以及解脱德。法身德,指的是祖师们透过参禅的方式,用见闻觉知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证得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第八识是万法的所依身)所以就有法身德;因为有了法身德以后,就有了般若德,有了般若德以后就能够渐渐的通达二转、三转法轮的经典;然后以法身的立场来观待这个蕴处界的诸法,都是从第八识法身来的,并且从现象界也可以看到蕴处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你为人宣讲阿含解脱道的真实义,教导大众不要在我所上执着,也不要在自我上执着,也得要自己不执着我所与自我,所以不但要为人解说,还得要自己也如说而行,才是真正的供养法。自己这样供养法,同时也要劝别人同样的供养法。自己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也劝别人同样信乐乃至如说而行,能这样做的人就是能自利利他的人,就是真实的供养十二部经。这才是有智 admin

2018-07-23

甚且公然否定最原始结集之四大部阿含诸经中之圣教,妄判为六识论之解脱道经典,公然贬抑四阿含诸经中之八识论正教,令同于常见外道之六识论邪见;全违世尊依八识论而解说声闻解脱道之本意,亦令声闻解脱道同于断见、常见外道所说之解脱,则无余涅槃之境界即成为断灭空而无人能知、无人能证。 如是住如来家,著如来衣,食如来食,藉其弘扬如来法之表相,极力推广相似像法而 admin

2018-07-23

因为当他否定佛教三乘菩提的所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他所说的小乘解脱道就不是能真实实证的解脱道,都只是戏论而已。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6集什么是法师、禅师、律师?(原标题:谁堪任大乘佛法中的法师?) admin

2018-07-23

10而我们布施供奉这些物品给诸佛菩萨、解脱者或持戒人,未来世可以得到大福报,并且可以在命终之后生天,乃至可以速证涅槃。注2《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四者,有大威势;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六者,恒作转轮圣王;七者,恒为上 三摩地

2018-07-23

而应该广为布施,而且要平等心;如果能常常透过布施,累积福德及修除性障,便能有机会值遇大善知识修学,实证解脱与证悟菩提。(原标题: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婆提长者布施后悔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就跟鳖说:将来我如果能够成就佛道,我一定来度你得解脱。那鳖当然就心生欢喜,跟他说:太好了!这只鳖、跟蛇、跟狐狸,都各自离开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狐狸因为它是穴居的动物,有一次在挖洞穴的时候,挖到古人、前人所埋藏的百斤的黄金,就很高兴说:我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来报答菩萨的救命之恩。所以就赶快去跟菩萨说:我受你的大恩,救了我性命,我是穴居的动物,我只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法的第一种既然叫作法施,当然指的是布施法,世间法的布施部分,包括人天善法,这是使人可以再生而为人、天的法,还有一种是可以使人得以营生的种种世间的工艺技巧等等;进一步说,布施与人可以使其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种种的知见与义理,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布施了。但不管是世间法或者是佛法的布施,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说,所说的法是要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世间法,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能够依法修学,如所亲证而为众生说解脱道法、或者是佛菩提道法,众生闻法而有所增进,也同时成就自己将来亲证更胜妙法的因缘,那么其闻熏的道理,就类似前面所说的,大家自可触类而旁通了。现在来说:为什么法布施又兼而有财施的果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在解脱道的邪见就已经是一大堆了,更何况是佛菩提道上的邪见;譬如说大师们常常教导众生:要以觉知心的一念不生而入于无余涅槃。可是这样子一来,涅槃之中就有觉知心了,即便祂是一念不生,其继续存在的当下就是有行的过程;觉知心本身就是我,有了觉知心,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寂静,这显然是违背三法印的。这样子为众生说明了之后,不但让他们可以离开种种的邪见,同时又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