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他四禅八定完全修证之后,他就可以取证灭尽定,也就是在外道的四禅八定之外,他还要更上一层证得灭尽定。当他证得灭尽定之后,他就具有非时解脱的能力;非时解脱的意思是说,他不再像慧解脱阿罗汉一样,还要等待时节因缘。俱解脱阿罗汉,可以直接依于他的禅定证量,想要在什么时候离开生死,他就可以自己作主解脱生死。譬如如果碰到恶劣的环境来临,慧解脱阿罗汉,他是没有办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睡而不眠并不是很重要的;除非你已经知道来日无多,而想在舍寿之前迅速证得灭尽定,才需要以不倒单的修法来迅速取证灭尽定,否则不需要如此辛苦。因为从长期(连续十年以上)来说,只要有身体存在,人每天为众生忙碌,就必须睡眠,因为睡眠是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所必须的。如此看来,从一般情况来说,练习睡而不眠的功夫,并不是重要的。问:在睡眠中可以内摄、专注、思维佛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具有四空定的人,破参了以后入定,可以证灭受想定,也就是能够证灭尽定而成为通教俱解脱的四果。如果性障极微的人而未证禅定,也就是说性障非常的微薄,但是虽然没有证禅定,但是他破牢关以后,相当于通教的三果或是慧解脱的四果。但是,虽然没有具足证禅定,如果要入通教的三果,他必须一定要证初禅的,因为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所以,这个性障极微而未俱证禅定,接着破 admin

2018-07-22

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要,因为进入灭尽定中无知无受无想,什么都没有,在那里只是虚耗光阴而已,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的事。四地,主修精进波罗蜜多及亿法明门。唯识的增上慧学,地地都要学,不断地深细,一直到等觉菩萨为止。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现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他四禅八定完全修证之后,他就可以取证灭尽定,也就是在外道的四禅八定之外,他还要更上一层证得灭尽定。当他证得灭尽定之后,他就具有非时解脱的能力;非时解脱的意思是说,他不再像慧解脱阿罗汉一样,还要等待时节因缘。俱解脱阿罗汉,可以直接依于他的禅定证量,想要在什么时候离开生死,他就可以自己作主解脱生死。譬如如果碰到恶劣的环境来临,慧解脱阿罗汉,他是没有办 三摩地

2018-07-22

于初地满心就可以慧解脱而不取证,继续留惑润生;到了三地满心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于三地满心,就可以取证俱解脱而不取证,故意留惑而润生;到了六地能够证灭尽定,所以仍不想取无余涅槃,到了七地念念入灭尽定,这时候心寂静的结果,就想入无余涅槃,这时佛就出现了,传授这个菩萨一个三昧,叫作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胜过菩萨以前所修学的种种三昧,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要,因为进入灭尽定中无知无受无想,什么都没有,在那里只是虚耗光阴而已,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的事。四地,主修精进波罗蜜多及亿法明门。唯识的增上慧学,地地都要学,不断地深细,一直到等觉菩萨为止。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是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尚在第七住位明心的时候所证的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可是依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进修到了初地满心时,是有能力可以取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的,但是菩萨并不取证这个二乘涅槃,一直留著最后一分思惑而不断除;留到了三地满心时,四禅八定已经具足,也在一大阿僧祇劫以前就断我见了,当然是可以取证灭尽定而成就俱解脱果,可是菩萨仍然不取证俱解脱,还是保留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他四禅八定完全修证之后,他就可以取证灭尽定,也就是在外道的四禅八定之外,他还要更上一层证得灭尽定。当他证得灭尽定之后,他就具有非时解脱的能力;非时解脱的意思是说,他不再像慧解脱阿罗汉一样,还要等待时节因缘。俱解脱阿罗汉,可以直接依于他的禅定证量,他可以想要在什么时候离开生死,他就可以自己作主解脱生死。譬如如果碰到恶劣的环境来临,慧解脱阿罗汉,他是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六地满心证得灭尽定时佛说仍然不算,因为他还特地保留着一分微细的思惑——虽证灭尽定而仍保留一分思惑——不是声闻人所能了知,所以说菩萨不可思议。阿罗汉一定要断尽思惑才能证灭尽定,六地满心菩萨却能故意留一分思惑而取证灭尽定,等到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这二地的智慧是阿罗汉怎么想也想不通的。但因为最后一分思惑断尽而行施时,才能说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在初地满心时已可完成解脱果,却不教他断尽思惑,不要他取证慧解脱果;三地满心时可以证灭尽定,却不教他取证,不让他成为三明六通的俱解脱者;乃至六地满心不得不证灭尽定,还要教他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不断,留惑润生而入七地初心中;七地满心证得念念入灭尽定,阿罗汉连想都无法想:什么是念念入灭尽定?虽然已证这种境界而不得不断尽思惑,却不许入无余涅槃中,要依七地所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在初地满心时已可完成解脱果,却不教他断尽思惑,不要他取证慧解脱果;三地满心时可以证灭尽定,却不教他取证,不让他成为三明六通的俱解脱者;乃至六地满心不得不证灭尽定,还要教他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不断,留惑润生而入七地初心中;七地满心证得念念入灭尽定,阿罗汉连想都无法想:什么是念念入灭尽定?虽然已证这种境界而不得不断尽思惑,却不许入无余涅槃中,要依七地所 三摩地

2018-07-22

证灭尽定者,须先断除色界身见,而后修证四空定,入非想非非想定已,舍想之时方能舍受,方入灭尽定,非于四禅中不舍色界身见、舍想而入。又无想定行者以不了色界微细色所成身之幻有不实,执以色界微妙身中之无想无受为涅槃,舍寿遂以涅槃想而生无想天。又无想定所断之想粗,灭尽定所断之想细,若无四空定之定力,欲于四禅中灭粗想而证灭尽定者,无有是处。又想者乃谓想阴之想 三摩地

2018-07-21

于初地圆满可以慧解脱而不取证,故意留惑润生;在三地满心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于满心可以取证俱解脱而不取证;于六地满心,可以取证灭尽定而不取证,继续留惑润生;到了七地的时候,能够念念入灭尽定,这时候心寂静的结果,就想要入无余涅槃,这时佛就出现了,传授七地菩萨一个三昧,叫作“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胜过菩萨以前所修学的所有三 admin

2018-07-21

一直到初地满心位时,能够取证慧解脱果而不取证,到三地满心时能证灭尽定之俱解脱果而不证之;初地三地菩萨舍寿时,能够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之;次第进修唯识种智而至六地,必定取证灭尽定而仍不入无余涅槃;继续进修七地之念念入灭尽定,八地之于色变现自在,于解脱道无功用行,以及由佛所授之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等,渐至等觉位中;又于百劫中随处舍身受生,布施头目、脑髓、 admin

2018-07-21

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俱足,他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要,因为进入灭尽定中无知无受无想,什么都没有,在那里祇是虚耗光阴而已,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的事;他认为入灭尽定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他不入;他有能力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他却不要,他要继续再去进修道种智;可以取证无余涅盘他也不要,一直到六地证得俱解脱果,而这也不是他要修证的,因为六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到了七地的时候,这个七地菩萨祂是可以证得念念入灭尽定;而在六地的时候,六地的菩萨祂一定可以、一定要来实证灭尽定。因为在前面的初地、二地、三地祂所要实证的部分,譬如说初地祂是进入了欢喜地,因为祂终于完成了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证,所以祂内心极为欢喜,所以叫作极喜地;而且在这极喜地里面,祂会广行布施,而且是以法布施为主。可是在初地之前的三贤位菩萨, 三摩地

2018-07-21

也观察五地变化所成之极多化身,似有非有,成就似有非有现观(现观变现的化身纯是自己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化现,非真实有,名非有;然所化现化身却为他方世界证得神通境界的佛子所能亲见,名似有),便满六地心,能取证灭尽定而成为解脱道之极果圣者。成就六地满地心后,复转入七地入地心,因方便波罗蜜多故,广修七地无生法忍一切种智,亲证念念入灭尽定不可思议境界。因心寂静极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尚在第七住位明心的时候所证的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可是依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进修到了初地满心时,是有能力可以取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的,但是菩萨并不取证这个二乘涅槃,一直留著最后一分思惑而不断除;留到了三地满心时,四禅八定已经具足,也在一大阿僧祇劫以前就断我见了,当然是可以取证灭尽定而成就俱解脱果,可是菩萨仍然不取证俱解脱,还是保留最后一分思惑而 三摩地

2018-07-21

对于慧解脱阿罗汉,想要继续往前迈进往上修学,便要修证四禅八定,当可以取证灭尽定时,就具有非时解脱的能力了。非时解脱:不再等待时节因缘,依于禅定证量,自己作主解脱生死,随时可以入无余涅槃。譬如:若碰到恶劣的环境来临,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办法立刻解脱,要忍受恶劣的环境直到舍报!俱解脱阿罗汉就可以依于智慧、禅定的证量,实时舍寿取得解脱,这就是非时解脱。第三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45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