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无漏法种虽依附此识,而非此性摄,故非所缘;虽非所缘而不相离,如真如性不违唯识。----《成唯识论》卷二玄奘法师其实在西行之前就已经明白了第八识自体的种子是不受染熏的、是不变异的,所以成佛之性本来就是人人平等具足,而不是等到未来修行以后才能具有的。即使是一阐提断善根的人,也一样具有成佛之性,因此是『现在常』。可是第八识之中,前七识的种子是可以被熏习的,因 | admin 2024-06-15 |
|
![]() |
那我的希望是未来世是可以把那些无漏有为法,比如说意生身等等那一些,把它修回来,这是往世有的,但是因为在天竺当了三世的国王,所以就失去了。往世这些无漏有为法我要再把它修回来,所以原则上就是除非有必要啦,否则我不会再出来当法主,我会去把它修回来,然后我当外护,原则上是这样,这样才是培养后续的菩萨的一个好的规划。当然有的人会一直觉得很不舍啦,但是不可能每 | 三摩地 2023-12-22 |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 | admin 2021-05-19 |
|
修行禅定无漏智慧。以此功德来生我所。或有起塔供养舍利念佛法身。以此功德来生我所。或有厄困贫穷孤独系属于他。王法所加临当刑戮。作八难业受大苦恼拔济彼等令得解脱。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有恩爱别离朋党诤讼极大苦恼。以方便力令得和合。修此功德来生我所。说是语已。称赞释迦牟尼佛。善哉善哉。能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等百千万亿诸恶众生。令修善本来生我所。时弥勒佛如是 | admin 2021-05-12 |
|
这确实很难得,然今就要被张晋荣先生的错误邪见所耽误,能确认这一点的所有人都会设法加以制止,否则还能说是菩萨吗?当然张晋荣先生也可以主张平实及诸同修的法义有错,然而平实帮助大家所证悟的第八识真如有错误吗?若仍然认为有错误,是否可以请张先生以三自性、三受、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十(或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善恶无记性、有漏无漏性、有为无为性等来加以 | admin 2021-02-02 |
|
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 | admin 2021-01-02 |
|
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 | admin 2021-01-02 |
|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楞严经》卷五)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个是从《楞严经》里面提出来的。那我刚刚所念的这段经文,因为意思蛮多的,所以我们无法在这个节目中解释,有兴趣的菩萨可以请阅平实导师所著的《楞严经讲记》,第七辑里面就有解说。那我们就来看看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事实上这个在《楞严经》 | admin 2020-08-28 |
|
![]() |
大要而言,即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大乘无漏慧之现前即是禅。”4.“若开悟后悟境退失,应修定力(动夫:看话头),定力若强,悟境永不退失,即可参究‘如何是佛性?’”5.“第四目参究牢关:思惟修:配合所阅经典,于定中思惟:识得真心本性,要脱生死……”除此以外,每年精进禅三的报名表中,亲教 | admin 2020-08-04 |
愿他们皆不以造此等恶业而障碍得离贪、生善趣及无漏法。愿我自己业障亦得以究竟圆满清净。宝藏如来,愿我获菩提果后,全身所有毛孔每日皆能幻变具三十二相、八十好之如来,此幻化如来能入所有有佛住世、无佛住世、五浊兴盛世界。此等幻现世尊每日于种种刹土中,在造诸五无间罪、舍法罪、诽谤圣者、与恶友交往、趋入声闻乘、戒律不清净、毁坏戒律、犯根本戒、焚毁心相续、善心败 | admin 2020-07-30 |
|
在修学种智过程中,随时随地将其所学,配合所悟如来藏诸种子之法界性,加以现观、体验及领受,不唯可以确认见闻知觉性之人无我性,亦可证验八识心王及蕴处界百法之法无我性,进而于诸别相中,转依如来藏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无漏体性,于将近一大无量数劫中,完成相见道位所应实证的别相诸法,而得无生法忍之法无我智。菩萨如是依佛菩提道之次第而进修,方能依序渐修而入初地&m | admin 2020-07-23 |
|
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故如来藏即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恒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从此生习气,新新自增长,复增长余识,余识亦复然。如 | admin 2020-07-23 |
|
一般想要修行解脱道,一定要修行戒定慧这三无漏;无漏就是让我们的修行,能够一直往上增上,这样修行就不会退失了。所以如果能够守淫戒,才能够生起禅定,也就是说离欲;一般来讲离欲界生,色界的初禅天身才能够现起,所以初禅天身又叫作离生喜乐,就是表示离开欲界,生起喜跟乐。至于修习禅定,不管功夫怎么作,顶多就能够修到未到地定,所以叫作事障未来;不管你禅定用功到什 | admin 2020-07-06 |
|
第一句世间众道法,这世间两个字就表示说,外道所说的种种法都是世间法,属于世间的有漏法,不能使人出离世间,不是无漏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外道法不能使人断我见、断我执,不能使人证得无漏果,所以说外道法不是无漏法,本质上就是世间的有漏法。而在娑婆世界人寿百岁的年代,也就是五浊的年代,如果最后身菩萨要来示现成佛,祂会先示现把外道法都学过了、证得了,也会证 | admin 2020-07-06 |
|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 | admin 2020-07-06 |
|
也就是,当你依真见道的根本无分别智深入观行,且越观越深之时,即谓行深般若蜜多,现前观察五蕴的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观到真心与妄心不一不异和合运作,因此如实体会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境界;菩萨不但能像阿罗汉一样现观五蕴的缘起性空,并且能够亲证五蕴出生之根源所在——自心第八识如来藏,转依祂的清 | admin 2020-06-26 |
|
![]() |
若愿出道坐禅乐行无漏之法。彼人则得三种菩提。如前所说——《正法念处经》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当中说,有一位侍奉他的小妾,讲她祖母很会骂人,后来祖母没有任何疾病,忽然舌头烂到喉咙处,不能饮食、说话,痛得翻来覆去,几天之后便死去。这位祖母唯独舌头会烂,可见她恶语业很重,她骂人的时候,能以势压人,别人都怕她,但是这个女强人最后坏在自己的舌 | admin 2020-06-23 |
”他也肯受教,于是菩萨教他声闻菩提,那么他跟著修学;而菩萨为了劝他修学声闻菩提,一定会告诉他“上漏为患、出要为上”,也就是说,色界的境界是上漏而不是无漏,但无色界的境界也还是没有真正的出离三界生死,所以还是“出离为要”,这个出离为要才是最高无上的法,所以说“出要为上”。他听懂了,所以愿意修学,于是菩萨告诉他五蕴的 | admin 2020-06-20 |
|
但是蕴处界等世俗法,都是依无为法的如来藏心体才能生起,而如来藏自身却又有能生万法的无漏有为而常住的法性,所以既是“空”如来藏、也是“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是说入胎识自身并没有色蕴之法、也与六尘中的种种烦恼不相应,从来没有我见、我执、我所执,所以叫作空如来藏,这是祂无为法性的功能。而不空如来藏是说祂真实存在,是真实心、有真实的自 | admin 2020-06-16 |
|
无漏法空寂,世间无牢坚,若知如是者,汝等应疾行。无心生心想,而自大惊畏,我为作不作,是事为云何。如是诸凡夫,思惟而筹量,我当云何作,如是常啼泣。无阴生阴想,无我生我想,闻自相空法,如是亦迷闷。不知佛如实,所说诸阴义,闻则以为定,畏处无畏想。我说去来今,诸阴皆空寂,三世悉平等,犹若如虚空。所有过去佛,亦说自相空,未来世诸佛,亦说自相空,我今出于世,亦 | admin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