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admin

2020-06-14

所以赞叹杀的人跟下令杀的人,罪就没有差别了。这是我们要留意的。杀业如此,狩猎众生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猎人遇到一只动物,那只动物即将要死了,剩下最后一丝丝的命;也就是说,剩下最后的一念仍然存在,觉知心还没有断灭,猎人恐怕它又醒过来逃走,所以就下刀杀死这只动物,那就得到杀罪了。因为它还没死。当然,死还有探究的地方,并不是说它心跳、呼吸停止就叫作死 admin

2020-02-19

或者有的人因为听说放生福德甚大,因此购买一千只小鸟来放生,结果商人得要捕捉两千只小鸟才能有一千只存活,那是因为你要实行放生的仪轨,造成另外一千只小鸟的死亡,那这个行为到底是放生还是杀生呢?有智者应该能够明白分辨,因此,杀戒的精神乃是心中时时皆起不杀生之念,口欲亦离食众生肉,亦离赞叹杀生之语,身则是随缘遇到有人正在杀生时能方便救护,如此方是行放生业最 admin

2018-08-13

如果众生自己行于杀生之业而不放舍的话,或者劝导他人去行杀生之行,乃至看到他人正在行杀生业的时候,您乃是赞叹杀生,例如:有的人看到杀生,就称呼说“杀得好!”这样来赞叹对方的杀生之行;或者口中虽然没有赞叹,但是心中看到人家杀生,而心生随喜高兴便喜乐。这些的身口意行,都是会促使自己未来世得到短命报的业果报偿;因为如来藏都是记持这些业种的功能,未 admin

2018-08-10

杀人还有几种方式,不是自己去杀而已;你去教别人杀也算,赞叹杀也算,咒杀也算。那我们就来再讲其他这三个部分。教人去杀算不算重戒呢?教人去杀仍然是犯重戒。我们从刚刚五个条件来看:第一个,教人去杀,你要杀的对方是人,好!这个成立了;你也知道对方是人,你也教他去杀了;那你起了杀心了,因为瞋恨对方,因为贪别人的东西,所以你起了杀心,也就是这个杀心带了恶心;那 三摩地

2018-07-23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三摩地

2018-07-23

不肯发菩萨的大心,不肯受菩萨的戒,而要得菩萨最深妙的法,没有道理嘛!《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 三摩地

2018-07-23

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三摩地

2018-07-23

其余敬请参考《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注意事项《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若佛子自盗 三摩地

2018-07-23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说:【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好,我们从这一段佛陀的开示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短命报乃是与杀生的 三摩地

2018-07-23

杀戒的精神乃是心中时时皆起不杀生之念,口欲亦离食众生肉,亦离赞叹杀生之语,身则是随缘遇到有人正在杀生时能方便救护,如此方是行放生业最好的仪轨。在对于众生行放生业的时候,同时方便布施佛法给此众生,例如最基本的就是三归依。佛于经中说布施之时亦要方便摄受众生于佛法中,行放生业乃是行无畏施,同时摄受入佛法中,乃是最佳的仪态与轨则,是名仪轨。(原标题:善知识 三摩地

2018-07-23

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二、多病的原因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 三摩地

2018-07-22

或者有的人因为听说放生福德甚大,因此购买一千只小鸟来放生,结果商人得要捕捉两千只小鸟才能有一千只存活,那是因为你要实行放生的仪轨,造成另外一千只小鸟的死亡,那这个行为到底是放生还是杀生呢?有智者应该能够明白分辨,因此,杀戒的精神乃是心中时时皆起不杀生之念,口欲亦离食众生肉,亦离赞叹杀生之语,身则是随缘遇到有人正在杀生时能方便救护,如此方是行放生业最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说:【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闘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好,我们从这一段佛陀的开示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短命报乃是与杀生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说:【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闘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好,我们从这一段佛陀的开示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短命报乃是与杀生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1)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 三摩地

2018-07-22

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二、多病的原因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这样的因缘,在过去五百世中,这三十二个人常常被今天的波斯匿王所杀害;而毘舍离,因为当时欢喜帮助并赞叹杀牛的人,故在这五百世中,常常成为这三十二个人的母亲,反复地承受儿子们被杀害的痛苦。但毘舍离因为在这一世遇到佛陀,常常供养佛陀、听经闻法而证得阿那含果,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再承受这个苦恼了。佛陀说完以上的因缘以后,阿难双手合掌再问佛陀说:这三十 三摩地

2018-07-22

其余敬请参考《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注意事项《梵网经》菩萨戒戒相:十重戒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若佛子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5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