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在宗通部分,当菩萨明心了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仍然需要佛菩萨及善知识的摄受,否则还是会退失菩提心,因此,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 | admin 2020-06-08 |
|
若无菩萨种性,而是声闻种性或者凡夫异生性,虽往世少有福德因缘,此世得遇善知识加持帮助而见道,也无法堪任菩萨璎珞庄严的贵重,未来退失菩提心的机会还是有的。所以明心见道乃是资粮与加行的果,乃是了因,而菩萨种性的具足乃是生因,所以圆满菩萨种性更是重要;因为有了菩萨种性,明心见道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具足见道应有的菩萨性,想要开悟明心是不可能的,纵使悟了还 | admin 2020-06-08 |
|
若无菩萨种性,而是声闻种性或者凡夫异生性,虽往世少有福德因缘,此世得遇善知识加持帮助而见道,也无法堪任菩萨璎珞庄严的贵重,未来退失菩提心的机会还是有的。所以明心见道乃是资粮与加行的果,乃是了因,而菩萨种性的具足乃是生因,所以圆满菩萨种性更是重要;因为有了菩萨种性,明心见道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具足见道应有的菩萨性,想要开悟明心是不可能的,纵使悟了还 | admin 2020-06-08 |
|
![]() |
但是同样的,如果是尚未实证诸法实相,不懂得佛法的真实义,而胆敢高座来说法,就必定会错说佛法,从而断送了佛弟子的法身慧命,或是误导佛弟子退失菩提心。像这样就将会使得世界上少了许多佛未来出世的机会,也将会导致无量的众生失去被摄受的机会。同时,也造作了谤佛、谤法的无间罪业,所以果报就会非常的严重,必定会堕入无间地狱来受无量的苦。就如同世尊在《佛藏经》当中 | admin 2020-02-20 |
![]() |
然而行菩萨道所经历的时间是三大无量数劫,其时劫非常漫长,所以菩萨在行菩萨道时,很容易碰到挫折而退失菩提心。又譬如菩萨如果没有碰到真善知识教导,菩萨的成佛之道时程将变得很漫长,而且也不容易达成。所以经中曾开示: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也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在末法时代,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以及男女邪淫外道之邪师如恒河沙非常多,使得菩萨行佛菩提道这条路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世间人都只相信名师的说法,还会再信受明师吗?不会嘛!可是如果这样,众生在佛道上的修行与亲证也将会更加艰难甚至寸步难行,乃至退失菩提心,成为十足的凡夫,受尽苦乐,轮回无期。所以说,众生需要真正的善知识来教导,也就是明师来教导,未来才会有所实证,佛的也才能够永续延传。(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0集《名师与明师的区别》,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无菩萨种性,而是声闻种性或者凡夫异生性,虽往世少有福德因缘,此世得遇善知识加持帮助而见道,也无法堪任菩萨璎珞庄严的贵重,未来退失菩提心的机会还是有的。所以明心见道乃是资粮与加行的果,乃是了因,而菩萨种性的具足乃是生因,所以菩萨种性更是重要;因为有了菩萨种性,明心见道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具足见道应有的菩萨性,想要开悟明心是不可能的,纵使悟了还是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宗通部分,当菩萨明心了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仍然需要佛菩萨及善知识的摄受,否则还是会退失菩提心,因此,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经中开示,净目天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菩萨进入第六住,修学般若空;如果悟后般若正观现前---般若就是如来藏的空性智慧---他要进入第七住时,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或诸善知识的摄受,此人若一劫,若二劫,乃至十劫,退失菩提心,把所悟的真心又自我否定掉,退回外道常见中;所以我们要讲这些课程,摄受部份信力慧力较差的同修免于退转。-----平实导师《明心与初地》从以上世尊的开示中,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实义菩萨第十六个条件:假使看见有人退失于菩提心,要怜愍他们;退失菩提心是正常的,前些时候有人这么说:你看他们《灯影》写出来了,他们自己会中重要的人物都退失了,可见正觉同修会不是。是不会退失的。这说法若讲得通,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将同样不是了!因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曾说当时有几亿人、天闻佛说法而开悟,可是其中却有八万人退失,那又怎么说呢?佛亲在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义菩萨第十六个条件:假使看见有人退失于菩提心,要怜愍他们;退失菩提心是正常的,前些时候有人这么说:你看他们《灯影》写出来了,他们自己会中重要的人物都退失了,可见正觉同修会不是。是不会退失的。这说法若讲得通,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将同样不是了!因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曾说当时有几亿人、天闻佛说法而开悟,可是其中却有八万人退失,那又怎么说呢?佛亲在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果有人主张:明心后是不会退失菩提心。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因为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菩萨明心后仍然会退菩提心。如所说:【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经典告诉我们: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菩萨进入第六住,修学般若空;如果悟后般若正观现前---般若就是如来藏的空性智慧---他要进入第七住时,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或诸善知识的摄受,此人“若一劫,若二劫,乃至十劫,退失菩提心”,把所悟的真心又自我否定掉,退回外道常见中;所以我们要讲这些课程,摄受部份信力慧力较差的同修免于退转。于往昔学佛的过程中,在证果方面有一个疑 | admin 2018-07-21 |
![]() |
若无菩萨种性,而是声闻种性或者凡夫异生性,虽往世少有福德因缘,此世得遇善知识加持帮助而见道,也无法堪任菩萨璎珞庄严的贵重,未来退失菩提心的机会还是有的。所以明心见道乃是资粮与加行的果,乃是了因,而菩萨种性的具足乃是生因,所以菩萨种性更是重要;因为有了菩萨种性,明心见道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具足见道应有的菩萨性,想要开悟明心是不可能的,纵使悟了还是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即使是那么寒冷的地方,也不可退失菩提心,都应该要努力的学法求悟实相。接下来讲饥馑等苦。佛陀住世时,有六位凡夫比丘向迦叶尊者及富楼那尊者吵闹说:容易托钵的地方都被你们分配去了,你们把贫穷的地区分配给我们,所以害我们托不到饭食。他们很生气,就诽谤阿罗汉有私心。后来那几位阿罗汉说: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子,我们也没乞讨到食物。他们说:那你怎么不饿?富楼那尊者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余于公案拈提第七辑《宗门密意》中,因见星云于人间电视台《菜根谭、六祖坛经》讲座节目中公开自谦未悟,是故从彼日起不再拈提星云之错悟处,亦于书中明言其后三年中不再拈提星云法师之错悟,欲观其言行三年而后定夺;是故彼时虽有曹先生伉俪之受害而退失菩提心一事,仍未曾起意欲重新拈提星云法师。然而星云却言行相违、心口不一,却于演讲后,在所写书中以佛光禅师名义,公开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