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我们才要发四弘誓愿,才要持守三聚净戒: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弘誓愿;还有三聚净戒----饶益有情戒,然后摄善法戒,摄律仪戒。这些都是为了成佛而准备。所以说,这时候还要将一切的功德回向愿求极乐佛国,这个回向发愿的这个功德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要养成习惯,就是说我们在平常有所做的少善根福德,就要回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于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也。”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曰:“禅师适来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正确、恰当)?”师曰:“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师曰: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作不变解。三藏 | admin 2018-07-19 |
![]() |
便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为菩提。回无明为大智。便恁么去。犹是止啼之说。未为究竟。且究竟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喝一喝示众。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隔山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遂举拂子云。这个只是牦牛尾拂子。不得作是非逆顺商量。作么生识。作么生测。良久云。无人过价打与三百击禅床一下示众。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始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为菩提。回无明为大智。如上这一络索。只在当人末后一念真实而已。善财于弥勒弹指之间。尚能顿亡诸善知识所证三昧。况无始虚伪恶业习气耶。若以前所作底罪为实则现今目前境界。皆为实有。乃至官职富贵恩爱。悉皆是实。既是实。则地狱天堂亦实。烦恼无明亦实。作业者亦实。受报者亦实。所证底法门亦实。若作这般见解。则尽未来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又述菩提心义发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净戒及十善法戒共一卷。兼禀承不空秘教。入曼拏罗。登灌顶坛。受成佛印。显密二教皆闻博赡。关内河东代历四朝阐扬妙旨弟子繁多。加复纲纪兴善保寿二处伽蓝。惩劝僧尼真有力也以贞干四年戊辰五月十四日。遗诫门人以疾而卧。二十一日右胁累足。口诵弥陀佛号。终于兴善寺本院。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九云。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释澄观。姓夏侯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