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还有许多人认为,要祭拜这些鬼神,一定都是要杀猪、宰羊,用鸡鸭鱼肉等牲五礼来祭拜,这样这些鬼神才会欢喜,自己才会得福;要不然的话,鬼神他们可能会不高兴,甚至会生气而降祸给自己的。关于这个疑问,世尊有教导我们正确的道理。佛陀说:【若说杀生祀祠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 admin

2020-02-20

 至于佛陀在《佛说盂兰盆经》当中所开示说:我们可以在七月十五日,解夏的僧自恣日,来供养具清净戒的圣僧,那么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就都能够得出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这是因为这些僧众经过个月----九十天----的结夏安居,在这九十天当中,不断地精进努力的修行,所以会有许多的出家僧以及菩萨,得到了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实证,所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又 admin

2020-02-20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一段经文就是鼎鼎有名的〈普贤行愿品〉,内容是普贤菩萨对诸菩萨及善财童子的开示说:十方一切诸佛的功德,即使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的微尘数劫相续演说,还是无法说尽。一切菩萨如果想 admin

2020-02-20

学佛人应该依止宝、依止正法,而不应该依止于自己的私心。许多人都知道要护持僧宝,但是佛陀明白的交代过:怎么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这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那就很容易堕入表相崇拜之中,便成了依人不依法了;这样子想要真正地研读这一本《起信论讲记》,也会有所阻碍。在《阿含经》中世尊一再地交代,唯有证得四沙门果的人,加上即将证得四沙门果的四 admin

2020-02-20

在布施度当中,法施、无畏施以及财施等种,从放生的意义来看,放生是属于种布施当中的无畏施,因为放生能够让有情众生远离被杀的恐惧而感到无畏。但是,如果将放生和不杀戒的功德来相比较的话,因为持不杀戒是今生到死以前,在所有的一切有情身上都可以得到让众生无畏的功德,而放生的话,却只有从你所放生的对象上,在放生的那一刻得到无畏的功德;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持 admin

2020-02-20

想阴是色阴、识阴、受阴之后才出现的,前阴是生灭法,更何况依附色阴、识阴、受阴之后而有的想阴,当然不是真实法。行阴乃是前四阴和合运作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前四阴是生灭法,更不用说依前四阴和合运作而有的行阴,当然更是生灭法。由上面分析可知,五阴都是虚妄不实的,因此能够如实为人宣说五阴虚妄不实的人,才是佛所认可的法师。秉持佛的开示,以此五阴虚妄不实说法,来 admin

2020-02-20

世尊一生弘护正法的历程,约略可以分为五时教。所谓五时,就是指华严时、阿含时、般若时、方等时以及法华涅槃时。而教则是指,初时四谛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时解深密经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别相一切种智。这教之前为华严时,之后为法华时,总称为五时教。接下来,我们就来略说这五时。首先是华严时。世尊在菩提 admin

2020-02-20

譬如于日常生活中,依佛的圣教苦圣谛,如理作意去实地观行,如实观察现象界中存在的八苦、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确实了知界生死苦,因此而生起想要远离界生死苦的意愿,这样才能坚定道心;再依苦圣谛去如实观察,五阴十八界统统都是生灭无常而无我,深心之中确实接受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这样帮助自己确实断身见、断我见而证初果。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作说明。例如:观察自己 admin

2020-02-20

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受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并不需要马上吃素。乃至如果归依后,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受持了五戒之后,也不一定立刻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净肉。它是佛教徒刚开始修学佛法时,可以食用的。什么叫作净肉?。这种净肉叫作见、闻、疑。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 admin

2020-02-20

在《莲宗宝监》中有一首偈,具足说明了宝的功德,偈中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做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 admin

2020-02-20

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说明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界又名世间,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由于还没有离开轮回,不具备出世间智慧,所以名为世间;合此欲界、色界、 admin

2020-02-20

阿弥陀佛!------《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87集——佛教是不是宗教?()>正文老师 admin

2020-02-20

阿弥陀佛!------《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87集——佛教是不是宗教?()>正文老师 admin

2020-02-20

那教以诠理,理或昧则迷其所入,教以诠理,所以不能以教说、不能单独以教说来依文解义来说明佛法,依文解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其实很多人误以为佛法就是缘起性空,所以佛就是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其实是在说,这个蕴处界诸法它本身是缘起性空,但是,缘起性空的蕴处界诸法,它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所以,这样子讲说一切法空的人,就是以教来诠理;但是以教 admin

2020-02-20

所以,《瑜伽师地论》这边就直接的指出观宗教者,也就是说观宗教是什么呢,所谓的宗教是什么呢?就是契经,契经就是藏十二部经,应诵、记别这个藏十二部经。就是说,佛所开示给我们成佛之道,佛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藏十二部经里面,那藏十二部经里面所说的就是宗教。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就是在指心,教就是在指佛所说的 admin

2020-02-20

阿弥陀佛!------《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85集——佛教是不是宗教?(一)>正文老师 admin

2020-02-20

此外,也有人在佛桌后面墙壁上供奉佛菩萨像,这些佛菩萨像有的是用纸本裱框起来的,譬如西方圣图等等。不过,千万要特别注意的,有一个教派的佛菩萨像,如果详细去观察,有很多是故意袒胸的、或者是抱在一起的、或者打的手印却是另有所指、乃至露出凶神恶霸相的护法神像,那是不清净、污秽的!为什么不要供奉这些佛菩萨像呢?这是因为他们主张:要不断的保持遍全身快乐的觉受 admin

2020-02-20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二云:【自灵山拈花、金色头陀微笑,迦文付授涅槃妙心、正法眼藏、教外别行、单传心印,历代四七至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论凡圣久近,但根器相投,一念透脱,更不假僧祇劫,便证本来圆成、净妙调御。是故游泳此宗,资大法器,从初立志,跂步便要超卓,所谓立地成佛,暂时敛念便证无生,不立前后际,不从他得,惟是自己分上勐利操修。】(《佛 admin

2020-02-20

弥勒菩萨说《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云: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实义,主要是希望透过菩萨的一切善净行,能够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上的圆满成就;等而下之者,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减少遮障、福报增广,乃至求取各种界有为之法。所以,回向应以利益自己及众生能够在佛道上的成就为主,如果离开这个目的,就无法圆满成就 admin

2020-02-20

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啊!如果回向明确,就表示我们还债的心是很真诚而且实在的,冤亲债主也很容易感受到我们还债的诚意,所以障道之缘自然就会渐渐减小,乃至最后消失不见了。因此,世间人如果是为了求世间安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