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尚未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不退转地菩萨的这些修行人呢,在西方一样要透过修行才能够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或者乃至于不退转菩萨,各随其程度各有所得;可是在西方的修行是莫不欣然、适意而悦,是非常快乐的。在莲苞里面的众生,也得要在莲苞里面住很久;因为在那个大大的莲苞里面,一样是在受报,种子还是会现行;只是因为五欲的外缘不多,已经 三摩地

2018-07-20

在《大宝积经》里面说得更清楚,说到:众生只要听闻无量寿如来的名号,乃至于能够发起一念对于如来的净信、欢喜、爱乐,愿意以自己所有的福德善根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则必能随着其愿而往生到西方,而且未来还可以得到不退转位。听起来好像是非常便宜的事情,可能有人会不相信,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佛讲到:“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听闻《阿弥陀 三摩地

2018-07-20

其实念佛法门所修之境界,由浅至深,可以由有相的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次第转入无相念佛、体究念佛,乃至念佛法身的实相念佛,都属于念佛法门所含摄。也就是说念佛法门所涉及的层面极为深广,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只要学人信心具足,都可依其根机而获得或多或少的利益和感应。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佛法中,仔细思惟探究,也能因念佛法门而亲证实相,这个时候就可明 三摩地

2018-07-20

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于此类生,若由余业可转。】(《瑜伽师地论》卷一)这一段论文,我们也先来看看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中阴身,他如果还没有得到出生的因缘,他下一个果报身的因缘还没到,这个因缘还没到,他这个中阴身有七天的寿量。假如说在中间他生缘到了,那就不一定说 三摩地

2018-07-20

在《大宝积经》里面说得更清楚,说到:众生只要听闻无量寿如来的名号,乃至于能够发起一念对于如来的净信、欢喜、爱乐,愿意以自己所有的福德善根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则必能随着其愿而往生到西方,而且未来还可以得到不退转位。听起来好像是非常便宜的事情,可能有人会不相信,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佛讲到:“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听闻《阿弥陀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点,《瑜伽师地论》卷一云:又将终时,作恶业者,识于所依〔指色身〕,从上分舍,即从上分,冷触随起,如此渐舍,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识于所依,从下分舍,即从下分,冷触随起,如此渐舍,乃至心处。当知后识,唯心处舍,从此冷触,遍满所依。(CBETA,T30,no.1579,p.282,a7-2)已明白告诉我们:除造大恶业及生无色界天者除外,一般而言,第八识是渐渐舍身的,非一时顿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三遍)◎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数声)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修学了定力,他证得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四空定,他就会生到色界、无色界去。但是,如果说他定力的这个福德,不及于他毁谤——恶法的趋势,即使他修得四禅、四空定,他死后因为谤法的缘故,他仍然要往三恶道,也就是下地狱。所以,虽然有了定力,但是因为善恶业的缘故,会改变他投胎的方向。当然,投胎的方向还有习气,还有你跟其他众生的缘如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就有所谓对于三昧的内容了解,乃至有些人他是已经可以深入正受,已经有实证的内容,实证的证量。第六个是,读诵经典。表示只要行这六事法,他就可以往生兜率陀天。那是不是六事都要具足?不定!只要能够具足其中的几样,因缘具足他就可以往生。所以是不是一定要证如来藏?才是那个条件呢?不是这样子。譬如说,如果说他威仪不缺,可能他没有碰到、如来藏,可是他修诸功德威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一念之顷。现无边刹土。见无量诸佛。斯唯达自心原。穷诸行海。方能亲证如斯三昧。修净业人。决当刳心顶受。然事属通涂。不专一刹。理周沙界。匪局西方。倘滥入此编。恐有乖全例。故概略其文。独标其义如此。历代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诸书。但载诸师事迹。而议论激扬。概从简弃。云栖往生集。又唯标事验。行实罕详。遂可合张李为一身。溷淄渑而同味。览未及终。倦而思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第十五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第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住时。我于其中。修菩萨道。是佛。于初夜灭。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宝藏佛寻为授记曰。汝观天人三恶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汝于菩提树下。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照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语已。二大圣同舒金臂摩照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照欢喜作礼。辞而退。二童子送出寺门。举头忽失所在。乃立石标记其处。至四月十三日。照与五十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过现未来。一切冤亲。同时解脱。其为报也。岂有量哉。又尝率诸同事。岁遇佛诞。及三元日。于观世音菩萨像前。发四十八愿。其一愿云。从我今生。尽未来际。临命终时。无诸疾苦。正念现前。心不颠倒。生极乐国。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更往兜率内院瞻拜慈氏。然后退位。出生娑婆。广度群迷。同登彼岸。至治三年。止天目东冈。八月十三日。手书别诸外属。明日晨起书偈云。我有一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一咳一掉。一名一字。罔非自心之全体大用。而咳掉名字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此所谓法界也。何谓法界缘起。圣凡皆此法界。非粗妙。无减增。不涉生死。不干迷悟。而悟顺法界故。出生二种涅槃。迷逆法界故。妄现二种生死。迷逆生死。法界宛然。无奈众生从未悟故。终不能了。诸佛菩萨愍之。从一真法界。起种种因缘。世出世间事类无算。一介蝼蚁。万圣互援。神力既同。慈心亦等。 三摩地

2018-07-20

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又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忆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祇洹精舍无常院。令病者面西作往生净土想。盖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圣凡一体。机感相应。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弥陀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六识六根五大。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乃至六识六根五大。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譬如两木。相钻出火。火还烧木。木尽火便灭。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会乃成。因缘离散即灭。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因为广说诸譬。老母闻法开解。即得法眼。佛言。我前世发菩萨心时。曾为其子。今此老母。寿终当生阿弥陀佛国中。供养诸佛。却后六十亿劫。当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三恶道中。但有能系念阿弥陀佛者。即得往生彼国。见佛闻法。观鹦鹉鹤鹆事。岂不信然。经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幸得为人。六根完具。不知念佛。甚者诬且毁焉。亦可谓自暴之尤者矣。岂不惜哉。(原标题:净土圣贤录往生物类第十) 三摩地

2018-07-20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坠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 admin

2018-07-20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