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故法华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处。夫如来为众生故,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广行六度,普结缘种。待其机熟时至,然后示成正觉。宏开,普应群机。上根则显示实相,令其诞登道岸。中下则曲垂接引,令其渐次熏陶。显密权实,偏圆顿渐。随机而施,相宜而用。乘虽有三,道本无二。为实施权,权是实家之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至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虚空界乃至众生业烦恼不可尽故,我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至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等悉皆散坏,惟此愿王不相舍离。愿王导引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生莲华中,蒙佛授记。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皆得往生极乐世界。是《华严经》大愿,一拔济众生皆往生极乐世界而已。《华严经.回向品》云: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何者至诚心?身业专礼阿弥陀佛,口业专称阿弥陀佛,意业专信阿弥陀佛,乃至往生净土成佛已来,不生退转,故名至诚心。深心者,即是真实起信,专念佛名,誓生净土,成佛为期,终不再疑,故名深心。回向发愿心者,所有礼念功德,唯愿往生净土,速成无上菩提,故名回向发愿心。此是《观经》中上品上生法。又《文殊般若经》:不观相貌,专称名号,作一行三昧。欲得速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故《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又经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忆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祇洹精舍无常院,令病者面西,作往生净土想。盖弥陀光明,遍照法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阿弥陀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女子离魂,乃至生子,而身常在母前。三、菩萨自身入定,他身起;一身入定,多身起;有情身入定,无情身起。如猛虎起尸,跪拜作舞,唯虎所欲,而尸无知。四、菩萨于小众生身中转轮,燃炬,震雷,魔宫摧毁,大地震动,度无量无边众生,而此小众生不觉不知。如天帝乐人,逃入小女子鼻孔,而女不觉知。五、菩萨欲久住世,即以念顷衍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劫。欲少住世,即以无量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愿摄生《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又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又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遂大恐惧,发勇猛心,专念阿弥陀佛,日夜不息,乃至梦中亦能持念。梦见土匪,即念佛号以劝化之。自是梦中土匪渐能和驯,数月以后,不复见矣。余与显真同住最久,尝为余言其往事,且叹念佛功德之不可思议也。四、危难得免。温州吴璧华,勤修净业,行住坐卧,恒念弥陀圣号。十一年壬戌七月下旬,温州飓风暴雨,墙屋倒坏者甚多。是夜璧华适卧墙侧,默念佛号而眠。夜半,墙忽倾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又如《观无量寿经》,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愿言:&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毁正法及谤圣者。阿难。若有众生。于他佛刹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见无量寿佛者。 | admin 2018-07-20 |
![]() |
”国王听完以后,心中怜悯这个众生,又嘉许他的诚实;并且国王觉得自己很惭愧,说:“寡人有能力让国中无有贫穷,可是我却没有做到,民众的痛苦都是起因于我啊!”所以国王就决定大赦全国,把国库中的财宝拿出来,布施给这些贫穷的国民,饥饿者给他们饮食,寒冷者给他们衣服,乃至于各种舍宅、金银、珍宝,随其所需要,统统给予。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财富减少了, | admin 2018-07-20 |
![]() |
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于此类生,若由余业可转。】(《瑜伽师地论》卷一)也就是说,中阴身如果还没有得到出生的因缘,他下一个果报身的因缘还没到,这个中阴身就有七天的寿量。假如说在中间他的生缘到了,也可能就是两天、三天,那就不一定要七天才去受生。如果说七天到了,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另一方面来说,被或被而生下的子女,他们的因缘也很难了知;有人是因为往世与这二人的因缘而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来受生,受生出胎长大之后,也许他正是来报恩的,也许他正是来报仇的,也许他正是藉此强制的因缘来成为和解往世怨仇的人,也许……,这些都不是未得深妙宿命通的人所能知晓的;乃至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可以上观到八万劫前,都还会有错观因缘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他们知道说,我毕竟还是有过去生的父母啊!我是不是可以一直在天上这样地享乐,而没有顾念到我父母,那我的父母现在到底在哪里呢?当我母亲怀胎十月,当初在人间生我的时候,她受了多大的痛苦,今天她是不是也和地藏王菩萨因地的母亲一样,曾经流落在或是还流落在三恶道,乃至于无间地狱呢?所以忉利天人就会因为感怀这个事情,而让自己心生警惕愿意来学法。乃至说忉利天人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虽然临终助念时也需要往生者的配合念佛,乃至下品下生者之十念称佛名号,虽然已非念佛,仍需要往生者自己信愿之成就,加上善知识开示方能致之。但是莲友助念时,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忆念弥陀世尊,这样的助念是可以感应诸佛来接引,帮助往生功德的增上;此分法要,有人仍然不懂,因其不知道同修道友忆佛念佛之净业,可以帮助感应弥陀世尊,成为往生极乐顺利的一个顺增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上品生人,若属上生者,生西之后立即亲值弥陀世尊说法,闻已随得无生法忍果,或在初地……乃至八地不等,随即能往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次第接受成佛之授记。上品中生人,生西后住于莲苞中,待次日清旦方得开花见佛(极乐一日等于此界一大劫),闻法七天(此界七大劫)而得证悟,方能成为第七住位不退转菩萨,未能入地。此时方能至十方供养诸佛、一一随学,经极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中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誓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十劫,只要您跟随大众一起忆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必得往生。大众也将一起为您助念,以一心不乱念佛的殊胜功德,回向于您及怨亲债主;并且回向此屋之地基神祇、有缘亡魂,同生极乐世界,解脱三界生死众苦,见佛闻法,悟佛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先去受恶报,那就已经报定了,没机会转变;如果先去受善报,恶业种子可以利用受善报的后世赶快去行善加以转变:每一世都专门向那些对他没有好感的人行善,将来就有机会能够重罪轻报乃至完全消除掉。所以慰喻有疾菩萨,应当劝他忆所修福、念于净命,要教他忆念:这一世活着没有干恶事,清净的过活,从不欺诈人家,后世就可以净命而活,这叫作念于净命。------平实导师《维摩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