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杀啦!有一天世尊因为灵山会上说法的时候,看见五千位比丘(编案:依据所引应为五百比丘,疑为手民﹝排字的工人﹞之误)已经证得第四禅了,而且 三摩地

2018-07-19

这个日用而不知,一般众生都不能了解;乃至学禅十几年之后成为老参了,仍然不能真的了解,所以就有一个古时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就是玄沙师备禅师的公案。有一天,有个当官的人去拜访,接待就坐之后,他问玄沙禅师:“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随口就说:“吃果子吧!”就把果子端给他,他就拿了个枣子吃啰!可是他吃果子时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正 三摩地

2018-07-19

纵使是汇集整理禅门历代祖师修禅、学禅的心得,证悟的知见和法门,都还只能帮助学禅的人用来参究,而不是真正的「禅」,因为如来是要以「禅」来显示这法界最深邃的奥秘──法界实相心的所在,因此这是甚深极甚深的说法,直接将第一义谛的本源揭露在我们学人面前,然而这个禅的「微妙说法」实在是很难体会;借个比方来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乃至禅法中的各种资料典籍,都只是为我 三摩地

2018-07-19

耳闻声,乃至身受触也都不离意知法而悟。至于纯粹由意知法中,也就是说纯粹是在静中打坐的时候用思惟观参究而非因外缘悟入的;譬如在下,是在打坐的时候用思惟观参究,没有任何外缘而直接悟入。有些祖师打坐的时候一直往心内深观,而让他悟入,但这方法只能见性,不能明心。一般人用此法,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人会落入定境中,很难悟。用意知法在动中悟入者,其实大部份是借着前 三摩地

2018-07-19

于三地快满心的时候,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可以成为俱解脱而不取证,继续留惑润生,转入四地乃至七地修行。于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断除;虽然断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变易生死未断除。接着,再将变易生死最微细的无始无明随眠一一断除,最后才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从上面种种分析可知:在证悟以前,也就是在七住位以前,菩萨为了 三摩地

2018-07-19

为什么?就怕菩萨没有定力、慧力、福德来庄严,一旦明心了就会退转,再度转回六住位,乃至退回六住位以前。由于真善知识知道明心需要有种种条件来庄严,如果条件不具足而让他开悟,将会害了他,让他退转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识宁愿让他继续明心所应具备的种种条件,再来让他破参,一者不会害了他,二者未来悟了,也不容易退转。从明心七住满心阶位,来观待从十信位一直到破参 三摩地

2018-07-19

或者因为猜出了密意,但因为福德、定力、慧力都不具足,所以道业也无法进步!乃至因为退转而造恶业又下堕!就如往昔的净目天子与王子法财、舍利弗等人,悟了后遇到恶因缘又造恶业下堕恶道。如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3贤圣学观品〉中说的:「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 三摩地

2018-07-19

乃至三地住地心菩萨能改变别人的内相分,就更不是我们所能想像与了知的;四地至六地以及七地至十地诸菩萨所证的佛性境界,我们根本就无法思惟或揣测,当然也就无从说起了。至于究竟佛地随顺佛性的功德,根据经中记载,十方如来眼见佛性成佛时,能够发起成所作智,因此诸佛的每一个识、每一个心所法,都能自行运作而随缘应物,与十方一切有缘众生感应;这种境界不但是我们所无法 三摩地

2018-07-19

如前所举,大慧禅师除了无我、无私以外,其慈悲助人之心行,乃至兼及反对大慧者,都加以助益;譬如大力反对及攻击大慧宗杲之李邴、郑昂尚书,都在大慧帮助下悟入如来藏明心境界,即是现成事证。复次,大慧禅师亦是知恩而且平等之人,对于世俗利益,他总不想与人计较;譬如他的万庵禅师,曾经述说大慧宗杲破斥邪说不遗余力,但是对私人利害之争,却是无所计较;乃至座下对他作了 三摩地

2018-07-19

证得如来藏以后来现观,你就能看到犹如摩尼宝珠一般的如来藏,不但能映现出万法,而且也常常出生六识而显现出能见之性、能闻之性„„乃至能觉、能知之性等六种神奇作用;这六种性用虽然是缘起而性空的,若是将这六种神用转而依止及归属于常住的如来藏以后,成为如来藏的一部分了,也就成为常住而不空的法性了;然后再来反观这一颗如来藏宝珠的时候,却又看到祂如同摩 三摩地

2018-07-19

综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著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释迦世尊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19

【讲义文稿】第二种人,每日静坐默照其心,直到语言文字妄想不会轻易生起,就以无语言文字时的灵知心──离妄念的眼识能见之性、耳识能听之性……乃至身识能觉之性、意识能知之性,作为真如佛性;以如是六识境界性之施设,而教导众生每日静坐,求离语言文字妄想,以六识心能见之性、能闻之性……乃至能知觉性作为真如、佛性,便印证为开悟,其实已落入 三摩地

2018-07-19

乃至蠢动应施无畏。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莫食肉。莫饮酒。调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涅槃时至。示教如是尔时阿难闻佛语已。身心战动情识恾然。悲哽喑咽深没忧海。举体迷闷昏乱浊心。投如来前犹如死人。尔时阿泥楼逗安慰阿难。轻其愁心而语之言。咄哉何为愁苦。如来涅槃时至。今日虽有。明 admin

2018-07-18

静坐中的离念灵知(包含与五尘同在的离念灵知,以及离五尘的第二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与喇嘛们乐空双运中不离五尘的离念灵知心,都是意识心。意识依意根与法尘才能从如来藏中生起,意根与法尘也是从看似痴呆的第八识中生起,生起后的意识、意根、法尘,都要在第八识的支援下,才能继续存在及运作。简要来说,佛法修行人证悟的心,是指第八识,不是意识心。也因此故 admin

2018-06-20

如果说修学以后呢,从这个初学菩萨,最后能够进入实证以后成为实义菩萨,乃至能够从入地以后开始修道,这样子就会“得佛不久”,意思就是说不久就能够成佛。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要学什么,就一定要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了义”,也就是说要修学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及十地、等觉、妙觉,这些次第一定要修学。为什么是决定了义呢?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admin

2018-06-01

这是佛陀转法轮的整个过程,都是世尊为了教导众生能够解脱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转法轮之后,佛陀虽然具足明行足,可以住世一劫,但还是要示现给众生看,示同众生一般,最后要入涅槃(这是八相成道中的最后一种法相)。每一尊佛从凡夫因地修行到成就佛果,都是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长时修行,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并于百劫当中修诸相好,即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 admin

2018-03-15

 在七住位之后,也就是禅宗当中证悟明心之后,正觉同修会还准备接下来一个悟后菩萨所应该修学的道路,乃至于地上菩萨的一切种智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平实导师所定期在传授的。 除了在法义及哲学上厘清阐明,正觉同修会也一直携手进行.许多博施济众的功德,诸如开设品性优良清寒奖助学金、扶助老病孤苦、赠助经济弱势中小学生的午餐费、冬令救济、重大灾害赈灾…& admin

2018-03-08

最直接的是佛在《地藏经》中这样告诉观世音菩萨:你与娑婆世界有一大因缘,所有的天龙、鬼神乃至六道中的苦难众生,若能闻你名号,或见你形像,或敬仰赞叹你,这些众生必生於无上道,且必获不转退心,常生人道或天界,享受安乐,等到因缘成熟时,会遇佛授记,他日必将成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 admin

2018-02-14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