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悲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悲的母亲不在的时候就称为贫穷;慈悲的母亲还在时就像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慈悲的母亲往生后就如同太阳下山了;慈悲的母亲在的时候就像明亮的月亮,慈悲的母亲身亡时就像黑暗的夜晚。所以佛陀说:我们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我们现在看到国内或国外都有许多超级有钱的大企业家,他们会把自己的财产半数甚至百分之九十捐出来作慈善,也许他们往世就有这样布施的习惯了,因此今生可以富裕;加上今生又这样布施,下辈子又可以继续当有钱人。——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开启富贵之门的金钥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只要养成每天坚持吃一只葡萄柚的习惯,就会帮你解决牙龈发炎的问题。6、口气浑浊喝柠檬薄荷水对于经常需要社交应酬的人来说,口气浑浊可是最大的忌讳。中医认为口臭与胃火有很大关系,因此,治疗口臭除了注意每天早晚刷牙外,还要多喝水、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去口臭。合理安排你的食谱、多吃含叶绿素的蔬菜。7、四肢乏力与香蕉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和请问别人之故。——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如何做到富贵强健吐气芬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应当知道的是,各个宗派都不应当独立的立宗,应当回归于一佛乘的全面修证,应当依世尊的六度方便,先修福德,同时熏习正知正见,以期证法,然后才能够深入。(原标题:如何看待佛门中的宗派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摩诃般若波罗蜜》卷一)菩萨因为从往昔以来就有乐于助人的习性,再加上说有缘接触佛法的时候,特别喜欢经论中记载说,如何去利乐众生的种种事业;经过无量世的熏习与修学,自己终于也能够成为经论中所说的那一种菩萨。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中的这么说,说菩萨从初发意,也就是说从第一次亲证法界实相开始,经过多劫的六度万行,最后终于可以坐道场成就佛道,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定的功夫以后,就会看话头,然后就能参禅。修学的过程当然要很专注,不要攀缘,职业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尽量要去做,要尽我们本分去把它做好;那除了职业和家庭之外,我们应该要履行的义务,还有其他一切修福的活动,应该要有所抉择&m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邪命自活的这个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有四种邪命:第一是下口食,就是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第二是仰口食,它指的是要仰观星宿、天候变化,以术数之学而求得衣食;第三则是方口食,是说曲媚权贵、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第四则是维口食,就是要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得衣食。出家人如果为了获得衣食资具,而以这四种方式来为人说法,那就称为邪命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这个在跟无佛之世示现因为往世的熏习自悟自证辟支佛果的独觉,这个是在事相上是有所差别的,但是所证的辟支佛果却是一样的。所以,龙树菩萨只说声闻道,因为佛世的声闻道就兼含有声闻法跟缘觉法;但是都是随佛音声听闻,所以只称为声闻。那这样看来,小乘又分为声闻乘跟缘觉乘,两者所证的标的都是在断我见、断我所执乃至断我执,那所观行的对象都只限于在蕴处界里面。但是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有开示说,要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应当要「先正三业,习三宝教,信向因果」。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要在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之后,还要听闻善友善知识对我们开示佛法的内容、修行的内容;这样透过多闻熏习而成就念心所,一直听闻能够建立正确的知见;有了这样正确的知见,而如实去实行,那这样才能够真正作到广结善缘,而不是广结恶缘。第三个部分是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要注意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以后,又从善知识善友的处所听闻了的开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五项是正业,就是不造作杀、盗、淫的恶业,远离身的三恶业,修习洁白清净的善业。第六是正命,就是以正当而且如法的职业来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如法的生活。第七是正念,就是专心忆念善法,比如说要思念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五停心观等助道之法。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嗔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妙觉位的时候,要示现受生人间,要能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而成就佛道;并且要在人间捨寿之后,以佛的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并且以无量化身利乐十方有情,永无尽期。而现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非常的普遍,而每个都自称是证量很高的大师;但是往往所说的法,却是破坏佛陀的像似。尤其像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余正伟:佛教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因为宗派林立,彼此似乎已经互相的攻击,互相的对立,却忘了説大家所修习的法门都是由同一位释迦牟尼佛,在同一个时间传授给同一批,这主要就是因为知见的错误,使得现在的学佛人,他没有办法去实证当年佛陀所説的真如、如来藏,所以大家就只好互相地认为自己的法门是绝对正确的,却没有想到説佛陀早就已经把那个目标定在那一边,在现在的佛教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经过一段光辉万丈的锦绣年代,后来因为实证的人渐渐少了,没有功德受用以致各立门户、宗派林立,为了争夺世俗的名利而彼此对立、互相攻击,几乎耗尽了一切学人的向道心力与佛门资源,遗忘了大家所修习的法门同源于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的大义,且三乘菩提的修行方法与证悟目标也明白显示于三藏经论中,本来是有目共睹、无可争议的事实,却长期被不善学的佛门大师所忽略、误解,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时候,郁毘罗迦叶尊者也在佛的当中坐,郁毘罗迦叶尊者他原来是修习事火教,是摩竭陀国这国人的心目中所瞩目的大尊师,是无着真人。于是摩竭陀国人心目中都这样想:是沙门瞿昙跟从郁毘罗迦叶修清净梵行呢?还是郁毘罗迦叶跟从沙门瞿昙来修清净梵行?这个时候世尊知道摩竭陀国人心中所生起的这个想法,便要郁毘罗迦叶尊者来说说,为什么不再修学事火教来求解脱生死。郁毘罗迦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之危机》页56 这是至心恳切之言,也是由于念恩惜福而为证严法师及慈济信众们设想的一条正确的学佛出路,祈愿佛菩萨慈力加持,能令证严法师幡然悔悟,回心向道,并引领广大的慈济信众,归入三乘菩提的中,如此,多劫以来慈善济贫的福德,才有了胜妙的归宿,从世间的福报提升为修习、成就正果的资粮,这才是证严法师对自己、对信众、对社会,乃至对佛门、对印顺最正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报得是说,过去曾修过神通,这一世一出生却不具有神通力在,要等到修行佛法证悟般若后,往世所曾修习的神通才会自然现前。第三种是修得,是说过去世没有修过神通,出生后也没有神通力,然而在此世很努力地修行,最后能够证得神通。而神通的修得,主要是依禅定也就是静虑——寂静的思虑而得,并不一定要证悟般若。即使凡夫与外道还有鬼神,有了禅定的正修,进一步再作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