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什么叫作菩萨呢?菩萨有分为圣、凡,也就是说有分为:圣位菩萨跟凡夫位菩萨;有分为:出家跟在家菩萨;有假名菩萨跟实义菩萨;还有菩萨有五十二位阶,也有三贤位、外圣内凡等等。在菩萨的部分,若依出离相来分的话,菩萨就分为在家菩萨跟出家菩萨。若依名义来分的话,菩萨就分为假名菩萨跟实义菩萨。若依圣凡位来分的话,就分为凡夫位菩萨、跟外圣内凡菩萨以及圣位菩萨三种。其 | admin 2020-07-06 |
|
![]() |
这一部分的种子,全部都是含藏在如来藏里面,经过我们菩萨五十二位阶的修行过程里面,从信位到住位,到七住位的时候明心,乃至于十住见性的时候,找到如来藏明心见性,到十行的阳焰观,到十回向位的如梦观,乃至于到初地的镜像观,一直地地的往前进修,去净除这些业种。这些净除业种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就犹如黄金,去把这些杂质慢慢地把它提炼出来,慢慢地把它提炼成纯的黄金。 | admin 2020-02-21 |
![]() |
具有这样的菩萨种性的菩萨,才有可能在修四加行的时候,能够最后具足四加行的观行;然后最后因为参禅的关系,能够实证第八识,实证永恒不灭的如来藏,因为这样子而能够获得菩萨的初果,也就是在菩萨五十二位阶里面就是第七住的明心见道。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先培养自己的菩萨种性,让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心胸宽大、慈悯众生的胸怀,这样的话就是修四加行首先的第一个前 | admin 2020-02-19 |
![]() |
真实的佛法不是讲神通,不是讲一天到晚指点迷津,也不是讲感应,其实它是很平实的,就是要让我们解脱于烦恼,并且将来让我们开悟明心用的〔编案:也函盖了菩萨五十二位阶的成佛之道的修行〕。如果您能够信受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您有趋向于菩萨的忍陀罗尼了。 ------------------------------1《瑜伽师地论》卷45〈菩提分品第17〉:云何菩萨妙陀罗尼?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 | admin 2020-02-19 |
![]() |
二乘菩提唯证解脱果,而大乘菩提于解脱道之修证俱通此果,故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之修证,亦有四向、四果之分位,并非别教只局限于五十二位阶的分位而已。具足一切智之十智乃二乘菩提之极果,无过于阿罗汉与辟支佛之解脱境界;三乘无学之无余涅槃皆同一境,解脱道的修证无过其上者。一切种智则是佛菩提果,乃是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界——功能差别)之智慧,菩萨在触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没有跟大乘法中真正证悟的菩萨结缘的话,他如何能够有因缘能够修学大乘的第一义谛的正理呢?当然是不可能!所以说要修学大乘,想要在大乘法中有所实证,能够实证别教五十二位阶里面的任何一个位阶,就应该要跟真正的善知识能够结法缘,能够亲近真正的大善知识;因为跟大善知识结了法缘之后,就能够追随大善知识,生生世世不离正法而修学。所以,大乘的通教菩萨没办法具足受 | admin 2020-02-18 |
![]() |
真实的佛法不是讲神通,不是讲一天到晚指点迷津,也不是讲感应,其实它是很平实的,就是要让我们解脱于烦恼,并且将来让我们开悟明心用的〔编案:也函盖了菩萨五十二位阶的成佛之道的修行〕。如果您能够信受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您有趋向于菩萨的忍陀罗尼了。那当然就是说,另外一个要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因为佛法跟一般人所认知到的世间法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真正的佛法,绝对不会 | admin 2020-02-18 |
![]() |
既然如此,十万劫后,身为证量极高之大菩萨,在释迦牟尼佛之世,以不受声闻戒的童女出家身而率领五百比丘游行人间,又有什么可疑之处,为何必须强行扭曲而改变她的性别身分?因为,在大乘法中,从来不以性别及出家、在家身分来定位阶的,只看证量是在五十二位阶中的哪一位阶来判定的。既然她的证量极高,以在家相的童女身分出家而不受声闻戒,如是率领五百比丘游行人间,在大乘 | 三摩地 2019-06-25 |
![]() |
」所以大乘行者应归依于大乘菩萨僧,不应归依于声闻僧;至于大乘菩萨僧,是纯依五十二位阶的证量来看的,不是看表相的僧衣。所以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维摩、弥勒,都是现在家相的,但也都是菩萨「僧」。六、要归依菩萨戒的精神,才能见性;而菩萨戒的精神就是归依大乘法,不归依声闻法;是归依证得大乘果的菩萨僧,不是归依证得声闻果的声闻僧。如果是归依证声闻果的声闻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大乘行者应归依于大乘菩萨僧,不应归依于声闻僧;至于大乘菩萨僧,是纯依五十二位阶的证量来看的,不是看表相的僧衣。所以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维摩、弥勒,都是现在家相的,但也都是菩萨「僧」。六、要归依菩萨戒的精神,才能见性;而菩萨戒的精神就是归依大乘法,不归依声闻法;是归依证得大乘果的菩萨僧,不是归依证得声闻果的声闻僧。如果是归依证声闻果的声闻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具有这样的菩萨种性的菩萨,才有可能在修四加行的时候,能够最后具足四加行的观行;然后最后因为参禅的关系,能够实证第八识,实证永恒不灭的如来藏,因为这样子而能够获得菩萨的初果,也就是在菩萨五十二位阶里面就是第七住的明心见道。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先培养自己的菩萨种性,让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心胸宽大、慈悯众生的胸怀,这样的话就是修四加行首先的第一个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是没有《华严经》所说的全部法义,成佛之道就不具足了;因为欠缺了成佛的过程与内容,没有具足五十二位阶的次第与内容可以依循修习而成佛了!那么这样一来,就是在指责佛陀还没有完成化缘,应该重新再来受生一次,把未讲的成佛之道次第与内容都具足讲解完毕以后,才可以离开这个星球再去别处度化众生。而我们也已经在前面讲解过了:南北传诸经所讲的阿含罗汉道,确实是无法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大乘行者应归依于大乘菩萨僧,不应归依于声闻僧;至于大乘菩萨僧,是纯依五十二位阶的证量来看的,不是看表相的僧衣。所以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维摩、弥勒,都是现在家相的,但也都是菩萨「僧」。六、要归依菩萨戒的精神,才能见性;而菩萨戒的精神就是归依大乘法,不归依声闻法;是归依证得大乘果的菩萨僧,不是归依证得声闻果的声闻僧。如果是归依证声闻果的声闻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说什么时候是初修的时候呢?如果我们从菩萨的五十二位阶修行来看,要初修三十二相业,显然是在三贤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十信位的修行里面,事实上他很难真正修三十二相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说在十信位还没有满足的时候,显然他对于真正的大乘的信受、对真正的三宝的信受,他是不满足的;当他没有满足对于大乘法教的信心的时候,他没有办法真正的修三十二相业。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经十一论本身就函盖了三乘菩提的修行,所以它含摄了二乘的解脱果,也含摄了大乘佛菩提果的别教五十二位阶的修行次第,含摄了十七地的瑜伽师的境智行果,也就是刚刚所说的,这些瑜伽师地地修行的一个境界的一个果相。所以这个唯识五位,它其实是依着六经十一论,依着唯识的宗旨来修学,而能够分证解脱果乃至于佛菩提果。所以六经十一论其实它是函盖了三乘菩提的。而这六经十一 | admin 2018-07-22 |
![]() |
所以,“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华严所指的不外乎就是在指从自心如来藏证悟开始,进入了佛道地地果位的修行;所以华严显示的其实是成佛之道,菩萨五十二位阶修证的次第,它从十信凡夫位开始,一直到究竟佛地的修证。而且它是为后时三乘教法方便敷演,也就是说,华严是佛成佛的时候,以二十一天的时间,在菩提树下为有缘的天人众所说的佛法,这个其实是一时顿说的佛法 | admin 2018-07-22 |
![]() |
什么叫作菩萨呢?菩萨有分为圣、凡,也就是说有分为:圣位菩萨跟凡夫位菩萨;有分为:出家跟在家菩萨;有假名菩萨跟实义菩萨;还有菩萨有五十二位阶,也有三贤位、外圣内凡等等。在菩萨的部分,若依出离相来分的话,菩萨就分为在家菩萨跟出家菩萨。若依名义来分的话,菩萨就分为假名菩萨跟实义菩萨。若依圣凡位来分的话,就分为凡夫位菩萨、跟外圣内凡菩萨以及圣位菩萨三种。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是没有《华严经》所说的全部法义,成佛之道就不具足了;因为欠缺了成佛的过程与内容,没有具足五十二位阶的次第与内容可以依循修习而成佛了!那么这样一来,就是在指责佛陀还没有完成化缘,应该重新再来受生一次,把未讲的成佛之道次第与内容都具足讲解完毕以后,才可以离开这个星球再去别处度化众生。而我们也已经在前面讲解过了:南北传诸经所讲的阿含罗汉道,确实是无法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大乘的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是以大乘别教五十二位阶的六种菩萨性的进程,来做整个修证的这个部分。所以说,我们在每一本书的书后,佛菩提的二主要道次第表的概要表都有附在每本书后面,欢迎大家去索取或购买来了解。而且这因为是佛菩提和解脱道这二道并修以外别无佛法,不能说我修一个什么“插花法”,或者修一个什么“双身法”,乃至修一个什么 | admin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大乘的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是以大乘别教五十二位阶的六种菩萨性的进程,来作整个修证的这个部分。所以说,我们在每一本书的书后,佛菩提的二主要道次第表的概要表都有附在每本书后面,欢迎大家去索取或购买来了解。而且这因为是佛菩提和解脱道这二道并修以外别无佛法,不能说我修一个什么插花法,或者修一个什么双身法,乃至修一个什么摆一个祭坛说什么火供、烟供,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