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二乘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得的叫作有余涅槃,这是断尽见惑与思惑,舍报之前十八界尚未灭除,依第八识如来藏中有漏法种的断除,建立一个名称叫作有余涅槃,也就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施设有余涅槃的名称,还是不离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定性二乘圣人舍报时灭尽五蕴十八界,只剩下第八识如来自存在,离见闻觉知,无境界的境界,而施设无余涅槃的名称。换句话说,定性二乘圣人舍报后的 admin

2020-08-28

  接下来谈什么是“心境界”?乃是自心如来第八识所住极寂静的境界,亦是《心经》所说无五蕴十八界、无四圣谛,也无十二因缘之境界,也是《金刚经》所说无四相、离一切相之境界。这样的境界,是证悟的菩萨亲证后现观的境界。由于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可以现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离见闻觉知、自性清净,以及现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里无有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 admin

2020-07-27

  佛陀就很详细地说:这个此岸的意思就是我们执著这个五蕴身——五蕴十八界这个虚妄的我;这个邪见把它当成真实,然后为这个五蕴我来造作生死的轮回业。彼岸我就在说这个五蕴我这个不正确的知见虽然已经断了,但是想要直接去取证无余涅槃,乃至有错误的观念变成断见,这个都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至于中没就是说,因为贪爱无明遮障的原因,所以对于三界的这个贪爱,尤其 admin

2020-07-06

  但是修法里面,它还是有一个我们能够观行的这个心,所以安住、观行的这个心,能够观察我们对五蕴十八界,贪爱的这些烦恼,这个心能够持续观察也是定啊!我们慢慢能够了知贪的过患,自然而然这些烦恼就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少,当烦恼没了,我们哪会有那么多妄想,所以这个妄想,都是我们的习气攀缘五尘境界,无非就是这些五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说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这样来妄想 admin

2020-07-06

  菩萨跟二乘声闻人有所不同,二乘声闻人学法,他得要设法离开五尘、离开五欲,断我见、断我执以及断我所执,证得四果阿罗汉以后,舍报时就把五蕴十八界全部灭尽,入无余涅槃。可菩萨却是要在众生五欲之中来成就道业,菩萨不能舍弃众生,菩萨得要摄受众生来成就未来的佛国净土。所以二乘人修禅定,他要到深山那里去修;可菩萨却住在市区里照样证得禅定,因为菩萨虽然示现在五欲境 admin

2020-07-06

  如今就为你们演说真相吧!这个真相就是说,你们所有的声闻众其实都还不是真正的灭度,因为你们已经都不可能继续当个灭除五蕴十八界、不受后有的人了,你们接下来是要以成佛而得度,不是以二乘菩提灭掉五蕴十八界而得度;所以你们无量世以来,跟随我释迦如来之所修行,都是行菩萨道,否则很多世以前早就入灭去了;如今你们只要依照我释迦如来所说,渐渐去修学,未来全部都会成佛 admin

2020-06-20

  ”是告诉你说,五蕴虽然是空相,十八界虽然是空相,但五蕴十八界其实不异于如来藏,因为五蕴本来就是如来藏中的一部分,怎么可以说这不是如来藏呢?这是告诉大家说,你从有入空以后,接着要再从空入假,就是从空性妙法莲华心的境界转入五蕴十八界来看待五蕴的自己,说五蕴等不异于空性心如来藏,但这时空性心如来藏所生的五蕴等已经是假有,不是真实有。悟前是真实有,爱 admin

2020-06-20

  例如:刚开始修学无相忆佛的时候,很怕忆佛的念会掉,于是把忆佛的念抓得很紧,抓得很重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忆佛的念无法持久,也会把自己硬撑得很累;因此如何忆佛能够非常的轻松,又能够随着忆佛的功夫提升,或内摄、或外放得以自由的运转,乃至转为看话头、参话头,五蕴十八界的种种观行,四寻思、四圣谛的观行,或者对治自己的习气性障等等,所以如何提升自己无相忆佛的功夫 admin

2020-06-08

  如来藏为什么祂不会断灭?因为祂本来就不生,所以祂是涅槃本际,祂就是阿罗汉实证解脱,五蕴十八界不再出生以后的这个涅槃的根据。第二个信有德讲的是,诸佛菩萨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诸佛菩萨在实证如来藏、转依真如、通达真如以后,次第来断除这个分段生死的烦恼障的现行以及随眠,同时把这个所知障的部分也完全断除;最后这些分段生死以及变易生死都断除了以后,最后成佛能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甘露法雨》什么是我见?简单来说,就是执著五蕴十八界,这一切生灭法当中的任何一法为我、为我所。最简单的现前的例子:我们以色、受、想、行、识来说,执著色身为我、执著我有色身、执著我有感受、执著这些感受是我所拥有,乃至执著说我在思惟什么、我在思想什么,取得这一些的境界相;乃至于执著说,这些身行、口行、意行,是我在执行、是我所拥有;乃至最 admin

2020-06-08

  首先,二乘人的声闻阿罗汉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无常空,是会灭尽的;只是他们因为信佛语,相信五蕴十八界灭尽后还有涅槃本际,相信涅槃不是断灭境界。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 admin

2020-06-08

  首先,二乘人的声闻阿罗汉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无常空,是会灭尽的;只是他们因为信佛语,相信五蕴十八界灭尽后还有涅槃本际,相信涅槃不是断灭境界。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 admin

2020-06-08

  然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声闻所证;谓菩萨依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异于声闻菩提分之于五蕴十八界无常断坏之法,其慧有同有异;同者为声闻所知,异者则非声闻所知,谓法界实相也。-----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 admin

2020-06-08

  [9]而证悟者,以如来藏真实心的角度,现观实相界真实心无分别的同时,又可现观现象界五蕴十八界虚妄,不落两边,名了义中观。密宗之自续派中观与应成派中观都是天竺晚期佛教密宗传过来的。自续派中观是红教的修法-宁玛巴中观知见。中观是第一义谛,但他们误将见闻觉知心当做如来藏。他们承认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可惜的是错将意识当做阿赖耶识--将意识修行到达没有妄想时,认为他 admin

2020-06-08

  但是,假如说:五蕴无常断灭之法,就是佛法的话,那么这个佛法就是断见法了;那么两千五百年前,就不需要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受生说法了,因为断灭见外道早就说过一切法空的理论了,断见外道早就宣示:五蕴十八界统统是性空,统统是无常法、断灭性,死了就统统没有了。那释迦牟尼佛就不必来人间弘法了,因为同样是一切法空的断灭见啊!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断灭见外道也应该 admin

2020-06-08

  如来藏出生了有情的五蕴身以后,并没有离开有情的五蕴身,而是遍有情的五蕴十八界,这是以因地来说明。那到佛地的时候,当然这个如来的第八识,已经圆满成就了佛国的庄严,那么祂所摄受的、所庄严的这个清净佛土,当然就是由如来所住持。所以一个莲华座,含摄了一切如来所摄受的世界,当然就是说,一个莲华座祂是一个如来身,同时也充满了一切世界。《华严经》这一句话为前提, admin

2020-06-08

  七住菩萨,悟后有一个现象,会观察五蕴十八界我的虚妄,会观察世界如幻。因为七住菩萨是站在真如的角度来看待色身、来看待见闻觉知心、来看待时间空间,七住菩萨所观察的一切事、一切物,都会跟苦、空、无常、无我相应。因为照见自性真如,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 admin

2020-06-08

声闻的解脱它是一个相对相,自己知道自己已经灭掉五蕴、六入、十八界的执着,对于这些我见、我所的贪爱相完全都灭除,而又能够相信佛陀的开示,涅槃的境界当中,是清凉、是解脱、是真实,所以以灭掉五蕴十八界,来相对于涅槃的境界说证得寂灭。其实声闻人他并没有真的证得寂灭,因为当他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十八界都灭了,那又是谁入于无余涅槃呢?可是,大乘行者他所证得的是本 admin

2020-02-21

所以如果把五蕴十八界,一一法、一一界,它的名、义、自性、内涵,都能够了知清楚,都能够观行清楚,这样破参明心的前方便就已经完成了。另外一方面,平常也应该要熏习第八识如来藏体性的正见,所以当我们证得了这一个如来藏,找到这一个如来藏,这时候这一个知见,和我们的体证就能够相吻合,如此就能够确定地承担下来,自己就可以去检验自己所证的这一个是不是如来藏。所以修 admin

2020-02-21

但是对于涅槃本际,祂含藏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种子功能,未来世只要他再回小向大,一样可以在三界中出生不同的五蕴十八界,这个部分,二乘人他还没有办法了解这个道理。可是在这个经文中说到:一切都回归、归摄于法身界,它讲的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对于一切众生身中,一定是有这么一个不生不灭的法身,含藏着这些功能,所以假使能够证得涅槃,一定不是断灭,道理就在于 admin

2020-02-21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36条/7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