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清平木杓人人生缘。北律南禅。道吾舞笏。华亭撑船海印信我手佛手。谁人不有。直下分明。何须狂走我脚驴脚。高低踏著。雨过苔青。云开日烁问尔生缘。处处不疑。直语心无病。谁论是与非万庵我手何似佛手。不用思前算后。世间多少痴人。只是随人背走我脚何似驴脚。拟议遭他毒药。又见白衣拜相。从前更无官爵人人有个生缘。桑梓人物骈阗。借问东邻西舍。西天十万八千南堂辨验十问南 三摩地

2018-07-19

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学道人理会。不得一向去。古人入道因缘。上求玄求妙求奇特觅解会。不能见月亡指。直下一刀两段。永嘉所谓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尘劳中。妄自囚执。如来说为可怜愍者。不见岩头和尚有言。汝但无欲无依。便是能仁。都来只有一个父母所生底肉块子。一点气不来。便属他人所管。肉块子外更有甚么。把甚么作奇特玄妙。 三摩地

2018-07-19

人生一世。百年光阴。能有几许。公白屋起家。历尽清要。此是世间第一等受福底人。能知惭愧。回心向道。学出世间脱生死法。又是世间第一等讨便宜底人。须是急著手脚冷却面皮。不得受人差排。自家理会本命元辰。教去处分明。便是世间出世间一个了事底大丈夫也。承连日去与参政道话。甚善甚善。此公歇得驰求心。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差别异路。觑见古人脚手。不被古人方便文字所罗笼 三摩地

2018-07-19

须是当人生死心破始得。若得生死心破。更说甚么澄神定虑。更说甚么纵横放荡。更说甚么内典外典。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一证一切证。如斩一结丝。一斩一时断。证无边法门亦然。更无次第。左右既悟狗子无佛性话。还得如此也未。若未得如此。直须到恁么田地始得。若已到恁么田地。当以此法门兴起大悲心。于逆顺境中和泥合水。不惜身命不怕口业。拯拔一切以报佛恩。方是大丈夫所 三摩地

2018-07-19

能破人生死窠窟者。与伊著死工夫厮崖忽然打破漆桶。便是彻头处也。若只是要资谈柄。道我博极群书无不通达。禅我也会。教我也会。又能检点得前辈诸译主讲师不到处。逞我能我解。则三教圣人。都可检点。亦不必更求人印可。然后放行也。如何如何左右决欲究竟此事。但常令方寸虚豁豁地。物来即应。如人学射久久中的矣。不见达磨谓二祖曰。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 三摩地

2018-07-19

”大慧禅师集毕生精力致力于佛教事业,积极维护佛教的尊严性,对不利于和有损于佛教的言论给予坚决的抵制,例如,他认为师傅克勤禅师的重要经典著作《碧岩录》,是一味追求华丽词语、文字优美的文字禅,将此书的刻板销毁了;公开阻止(张贴告示)尚未开悟的同门师兄玉泉昙懿收徒讲法;对曹洞宗宏智正觉禅师提倡的“昼夜不眠,与从危坐”的“默照禅” 三摩地

2018-07-19

综观圆悟禅师的一生,为追求人生真理,弘扬佛法,遍历楚水吴山,大江南北,芒鞋竹杖,度岭穿云,走遍了当时祖国疆域的三分之一。蜀岭京华,普设讲筵,宣说法音,栽培后进,直至病榻传经,悲愿弥笃。春风化雨,桃李盈门,遍及海内外,嗣法者达七十五人,最著名者为径山宗杲、虎丘绍隆(?-1136年),并称为圆悟门下“二甘露门”(意即两位最高知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宗杲大师,这位“ 三摩地

2018-07-19

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个个皆能成佛,这是一条通过个人的直觉而实现成佛的道路,并且是一种解脱一切人生烦恼的突进式的修行方式。所以,当慧能创南宗“顿悟成佛”之义时,便主张成佛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立文字。希运是南宗第五世法孙,他完全继承了慧能的学说,也主张“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地若空,慧目自现,内无一物,外无所求”,所以希运和尚就发展出所谓“ 三摩地

2018-07-19

人生虚幻何能久长。物极则迁。生死涅槃必无少别。遂不数日而长逝。黑白之众若丧所亲。及送就茶毗日。感舍利若黍粟之皂粒焉。春秋七十四。法腊五十一。时范鲁公质亲问圆厥由。深加郑重。再询履行。则大藏经已两过披读矣。又福州楞伽寺矿师者。海坛戍卒之子。厥初母氏怀娠冥然不喜荤胾。洎乎诞育岐嶷异常不哜鱼肉。年及八岁甘嗜野菜。若锄斸种者。即言杀伤物命。每见家厨亨燀毛鳞 三摩地

2018-07-19

人生富贵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未周三祀方议进修昼夜不疲。而属师亡。亦遵释氏丧仪。守礼无怠。孝悌之名燕人所美。梁乾化三年往五台山受木叉戒。由是陟遐自迩。切问近思。俄征伐木之章。且狎或人之友。结契远求名匠。阻两河间。兵未罢路不通。南则梁祖。北则庄宗。抗衡于轻重之前。逐鹿在存亡之际。当是时也。超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小乘经律论。 三摩地

2018-07-19

音首座诣众寮白之,曰:‘人生祸患不可苟免,使妙喜平生如妇人女子,陆沉下板缄默不言,故无今日之事。况先圣所应为者不止于是,尔等何苦自伤?昔慈明、琅琊、谷泉、大愚,结伴参汾阳;适当西北用兵,遂易衣,混火队中往。今径山衡阳相去不远,道路绝间关,山川无险阻,要见妙喜复何难乎?’由是一众寂然,翌日相继而去。”〈庐山智林集〉】(《禅林宝训》卷三 三摩地

2018-07-19

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如应说法。二人闻已得阿罗汉果。是故我为一切众生真善知识。非舍利弗目犍连等。若使众生有极重结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为断之。如我弟难陀有极重欲。我以种种善巧方便而为除断。鸯掘魔罗有重嗔恚。以见我故嗔恚即息。阿阇世王有重愚痴。以见我故痴心即灭。如婆熙伽长者于无量劫修习成就极重烦恼。以见我故即便断灭。设有弊恶厮下之人 admin

2018-07-19

年百二十常自称是一切智人生大憍慢。已于过去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我亦为欲调伏彼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须跋闻已当来我所生信敬心。我当为彼说种种法。其人闻已当得尽漏。善男子。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尔时恶人提婆达多亦因过去业因缘故。复于我所生不善心欲害于我。即修五通不久获得。与善见太子共为亲厚。为太子故 admin

2018-07-19

人生于初禅爱心。以是因缘退生初禅。是有二流。一烦恼流。二者道流。以道流故是人寿尽生二禅爱。以爱因缘生于二禅。至第四禅亦复如是。是四禅中复有二种。一者入无色界。二者入五净居。如是二人。一乐三昧二乐智慧。乐智慧者入五净居。乐三昧者入无色界。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禅有五阶差。二者不修。云何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处无小天。修上中者处善见天。修上品者 admin

2018-07-19

音首座诣众寮白之,曰:‘人生祸患不可苟免,使妙喜平生如妇人女子,陆沉下板缄默不言,故无今日之事。况先圣所应为者不止于是,尔等何苦自伤?昔慈明、琅琊、谷泉、大愚,结伴参汾阳;适当西北用兵,遂易衣,混火队中往。今径山衡阳相去不远,道路绝间关,山川无险阻,要见妙喜复何难乎?’由是一众寂然,翌日相继而去。”〈庐山智林集〉】(《禅林宝训》卷三 三摩地

2018-07-19

36释圣严著,〈空性与孤独〉,《人生杂志》第319期,法鼓文化(台北),2010,页9。37阿罗汉们都知道还有一个第八识独存于涅槃中,因此都无这种恐怖,《阿含经》中具载。详细的解说,请参考: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台北),2011,页579-604。38堕于常见者亦必堕于断见,堕于断见者亦必堕于常见,只有偏重常断二边成分多寡之别。断常二见是一体两面的道 三摩地

2018-07-19

客路竛竮无一好,人生惆怅不多时。苍颜历历悲明镜,白发毵毵愧黑丝。(二句再写迟字。)载读南屏安养赋,屋梁落月见丰姿。娑婆苦海泛慈舟,此岸能超彼岸不。(问亲。)直指迷源须念佛,(答确。)横波径度免随流。千生万劫长安泰,五趣三途尽罢休。纵使身沾下下品,也胜豪贵王阎浮。(尽偷心。免俗气。)人生百岁七旬稀,往事回观尽觉非。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倒 admin

2018-07-17

二十九岁那一年,一个月圆的晚上,世尊毅然舍弃了王位,悄然离开妻子和家庭,偷偷带着侍从车匿,骑上白马离开了王宫,出家作沙门,去追寻人生的真正解脱之道。祂首先来到了苦行林,拜访修苦行的婆罗门,学习修苦行的方法;再南下摩竭陀国,拜访阿罗蓝仙人和郁陀仙人,学习禅定;经过六年苦行,形体瘦弱,才体悟到修苦行并不是解脱之道,于是放弃了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 admin

2018-03-15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