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接下来,我们先来说一说佛陀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由来,以及这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和这十善业道之间的关系。《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云:【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菩萨优婆塞戒经》卷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业行是由自已造作的,果报成熟的时候,也是自己领受,决无他人能够代替。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又如《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又《法句经•身受品》说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他们对于佛教里面的三宝,事实上他们还会去把它增加一个上师的一个宝,变成有四宝,这个四宝里面的上师他还超越了佛陀。他们的说法就是:凡是上师所说的,我们都应该要信受。信受之后就不管佛陀怎么说,也不管法界里面这个律则的运作是如何——也就是他们也不管因果的律则,不管因果的道理;乃至于对佛教里面的三宝其中的僧宝,他是要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兴起行经》与《大宝积经》,通过这两段的对照,很能说明成就佛果后还有业报否?大家都知道佛陀入娑婆乃是随顺众生因缘而示现的,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故。《兴起行经》是佛陀为了对众生说明因果的重要性,《大宝积经》是佛陀对众生说明:佛陀所受的业报只是针对众生的因缘而示现的。所以这两段同样的讲述了佛陀的头痛,但后面的那段说得更为了义。(原标题:佛经业力问答集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他们对于佛教里面的三宝,事实上他们还会去把它增加一个上师的一个宝,变成有四宝,这个四宝里面的上师他还超越了佛陀。他们的说法就是:凡是上师所说的,我们都应该要信受。信受之后就不管佛陀怎么说,也不管法界里面这个律则的运作是如何----也就是他们也不管因果的律则,不管因果的道理;乃至于对佛教里面的三宝其中的僧宝,他是要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的这个戒律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允许这个世界,而你在那个世界里面也不用再担心你有业报怎么酬偿的问题,所以你不用在这个世间去想说你要如何去消业不消业,因为消业不消业都是一时的。没有真正的消业是可以没有了解如来藏,没有了解第一义谛、了解真心妄心,然后可以透过诸佛菩萨把你的业全部消除,然后说这样你是在修学佛法。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呢,诸佛菩萨只要把我们的世间一切有情的业都消除,每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佛陀对我们善教导说:人在作极大的恶行,当能悔过就能将恶业转薄,必须日日不停止、不歇息的忏除罪业,使自己所造的业行从根本拔除。这种恶行业习,一点也不让其有生长的机会。另外也再说,《中阿含》卷51佛云:【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诽谤圣人,正见成就正 三摩地

2018-07-22

像经典中记载著:释迦牟尼佛曾受一位叫阿耆达国王的邀请,到他的国家去结夏安居,却遭到灾荒,五谷稻米都歉收,价格非常昂贵;阿耆达王又受了天魔的迷惑,在王宫里耽著五欲不见宾客;使得佛陀及五百弟子到了他的国家却不得其门而入,只能在毘兰邑城外面大树下结夏,持续三个月都是由贩卖马匹的马贩供养,以马吃的麦为食物。当时弟子就觉得疑惑,世尊是人天至尊,早已经是人天应 三摩地

2018-07-22

阿难前来顶礼佛陀,双膝长跪请教佛说:是如何的宿世因缘果报呢,我们这些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慈悲演说,以开示教化不知道的众生。佛陀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人如果培福德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种子,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现在有很多佛门中的法师、居士,迷乱的支持某一位号称是导师的假出家人,认同了无因论的缘起性空。他们说没有真如,没有阿赖耶识执持业种;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了,没有了,所以不会再有任何的作用了,现在就只剩下后世对祂永恒的怀念了。可是当我们问这一位导师:那么请问业种依何而住?他却说:这个是佛陀所不谈论的事情,不需要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现在有很多佛门中的法师、居士,迷乱的支持某一位号称是导师的假出家人,认同了无因论的缘起性空。他们说没有真如,没有阿赖耶识执持业种;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了,没有了,所以不会再有任何的作用了,现在就只剩下后世对祂永恒的怀念了。可是当我们问这一位导师:那么请问业种依何而住?他却说:这个是佛陀所不谈论的事情,不需要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接着说:如果你说油灯的光明有增又有减,这样讲并不正确。为什么呢?因为既然是减少了,那就不是增加,如果是增加了,那当然就不是减少,不能够同时又增加又减少;那是因为以前后次第的增加与减少,这一秒钟变得明亮,下一秒钟减少变暗,以顺序次第灯光出生,然后灯光减少,所以才能够说,油灯的光明有增有减。佛又说:如果你说:对!我承认油灯的光明,是无常生灭的,但是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在这里,用了前后遗产的继承,来比喻前后世的五阴身。我们来看看在《中阿含经》中,另一个佛陀所说的故事:有一个时候,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安住,有一天黑夜过了,在一清早,世尊就着衣、持钵,然后进入舍卫大城去托钵乞食。这一天,佛陀走向鹦鹉摩纳都提子的家,那一天刚好主人都提外出不在,都提家中养着一只大白狗,大家都很爱护这一只狗,对它就像对人一样的宠爱,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这一位帝释天,他心中就生起了很大的忧愁,想到三界之中唯有佛陀能够救度一切苦厄,就立刻从天上飞奔到佛的面前。当时佛正在灵鹫山的山洞里面坐禅,进入了普济三昧。天帝来到以后看到佛,就立刻稽首礼拜、五体投地、至心归依,三次自称归命佛法僧三宝。但是,当他最后一拜拜下去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天帝的生命忽然结束了,于是就马上投胎到陶匠家母驴腹中。当时的母驴就从绳 三摩地

2018-07-22

比方说有些外道,他们的思想狭隘又固执己见,不能正确地看待事理,因为自己不能全面接受,不能持守佛陀的教诫,就干脆不去接受,以至于失去了后来证道的希望,从而只好继续长期地流转在生死苦海之中。故事中那个见到水却不肯喝的这个傻子,受到当时人们的讥笑,也就是这个道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一般的法师、大德在解释诸法本空时,常会说:你看!譬如这个杯子,虽然现在看起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⑤,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⑥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⑦。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修行成佛,后来佛法又传到了大中华地区而发扬光大。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世轮回?不过我们从古今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3而有的人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那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个现象,为什么每个人出生下来就不一样?甚至为什么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们,他们在外表、气质、健康、身体状况,以及兴趣、资质、福德果报都不一样呢?乃至就算是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许多想法或喜好以及彼此未来的发展际遇又都不同;由很多迹象可以证明确实有轮回,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就有开示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因为菩萨很清楚这个道理,因此在平常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会恭谨戒慎,守护自己的身口意行,不会随意造作恶业。纵使有恶报现前的时候,心中都很清楚这是从前所造恶业而有的果报;既然是之前所造的恶因,而一时还无法消除,所以现在因缘成熟了,果报在劫难逃,因此 三摩地

2018-07-22

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佛,佛问清楚原由之后,佛陀佛也运起了神通,观察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的因缘,发现他有得道的因缘,因此度他入僧团,后来也证阿罗汉果。从上面可知,众生所造的业,经过很久时间,譬如超过八万大劫那么久,最后还是要受报的。正由于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造了善业,在佛世因缘成熟了,得以在佛陀座下出家,乃至证得阿罗汉果。这不是证实了真的有因果可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