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信到成,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信仰教的受了三归依,归依、法、僧三宝之后,通常会自称为;如果更努力些,比起一般单纯信仰上的,更用心修学陀的法教,精进在道业上修持,例如受五戒、八关斋戒,甚至菩萨戒者,就会向别人表示自己是在学。学二字的意思,当然就是学着怎样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过程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在目前的这种,是可以看得到,包含你去搜寻维基百科,也可以知道说阿含,它要问你,你问的是哪一种阿含?是教阿含?还是其他宗教的阿含?那我们来讲教的阿含,小乘人他们听的这样的典籍,就是属于小乘法。因为世间的人有很多根器,他偏小,所以你只能诱导他一点点这种大乘法。因为他们的根器小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大乘经典《大般涅槃经》可以看到,看到什么呢?就是说, 三摩地

2018-07-23

法中说,因缘果报大多在舍报后业报才会现前,纵使今生作奸犯科,现世已受法律制裁,也还是要在来世再亲自在被害人处受报。譬如,心地残酷狠毒,以残暴手段故意致人于死,今生被判死刑;处死后,依着杀业还要落到地狱中受苦;地狱苦报偿尽了,还得辗转出生到饿鬼道、畜生道,然后才生到人间;生到人间之后,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还必须因为意外而枉死于过去世被他杀害的人手中 三摩地

2018-07-23

大福从心生这一节我们谈大福从心生,说布施时要发大慈悲心,以及要将布施的功德回向自己早日成,同时也要回向给一切众生能够早日成。举出这些经论的目的,主要就是在说菩萨成就是要摄受众生,希望众生也能走向道。菩萨道有四摄法,除了布施之外还要爱语、利行和跟众生同事。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第229--230页中开示:四摄法是依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主要是说,你要有那种智慧必须要来理解的话,必须要有心识来含受;没有心识,那到底是谁有这个智慧?木头有这个智慧,那木头的智慧应该就能说法了,然后它就应该成了。那它叫什么?木头?石头?如果是这样的理解的话,那就跟民间信仰一些就很像,这样就搞不清楚状况,会认为一切的都是世间大梵所成就,那又跑到世间法去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法界定上是很清楚明 三摩地

2018-07-23

次法——回向成是让福德暴涨无量倍的方法您知道福德要怎么累积才会比较快吗?如果自己的力量很小,布施的财物或能力又有限,那要怎么样用少善根而得到无量的果报呢?平实导师以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中的道理来教导我们,《瑜伽师地论》卷45〈菩提分品第17〉中说: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 三摩地

2018-07-23

了生脱死,不是可以强迫每个人都来接受的。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地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地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地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地方,你根本无有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平等施也是大福德与大功德,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也有说: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 三摩地

2018-07-23

】(《中阿含经》卷39)陀告诉梵志婆私咤说,在这个世界整个败坏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欲界损坏;欲界损坏的时候,欲界的人间乃至畜生道有情、饿鬼、地狱全部都灭尽;乃至欲界天,六欲天它也损坏了,那时候众生,有人可以生到初禅天去,有的人也可以生到光音天,也就是晃昱天。陀就特别告诉我们说,在欲界损坏的时候,是有众生会生到晃昱天去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还有的人,是唸诵、课诵《阿弥陀经》,或是课诵的时候,再加上唸阿弥陀这一类人。一般而言,他们是为了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也有可能是正好是去参加助唸,乃至于说,有人是要用这个方式来压制自己的烦恼,有种种地状况。我们回头说,这一类人是为了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去唸、去唸《阿弥陀经》的;假如他没有这个愿望,你觉得他课诵、唸会持久吗?或者是说,假如求 三摩地

2018-07-23

那至于说有没有来生?或是说来生是怎么出生的?这不但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了解,乃至是门中的大小善知识所想要明白,而却又一直误会其中义理的。这就好像说,有极少部分的一些世间人,他剃了头、着染衣以后,看起来好像出家一样,其实他心里面都不想要去修证最基本的出家法,也就是说解脱道,依然在世间的名闻利养上面用心。所以有的人才会说:哎呀!他根本没有出家啦!哎呀!他 三摩地

2018-07-23

你是心态狭小的学人吗?一部分因为生活遭逢苦厄而来学的人,他是有一分或多分的厌世情怀。因为他听说法可以让人离苦得乐,他虽然也想要得乐,可是其实他最在意的却是在于离苦这一项;所以他修学法以来,虽然也能够随分帮助他人,但是内心却始终惦记著如何离苦;当他进一步知道离苦的真正意涵以后,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去努力实践法义。这里要顺便说一下,法是可以实践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人知道说有个极乐世界,当他的亲友遭遇到不幸的时候,有的人因为这个传统文化,他们就在这地方,就设立了一些画像;然后希望借着极乐世界阿弥陀的慈悲摄受,能够接引他这位过世的亲友,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然而究竟理来说,这并不是教所说的天堂,因为天堂是泛指于天界的。不过虽然如此,但一般的人并不了解,所以先在此作一个简单的说明。那耶稣教的天堂又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3

】(《中阿含经》卷39)这里陀又告诉我们一个律则:如果说身体能够发起光明的,他是不需要日月的;身体变闇之后就会有日月,他就必须要生在有日月之处,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也就是说陀告诉我们,这个是一种法界中的律则。因为有些人吃了地味,身体就转成厚,变厚变重,乃至变得坚硬而且就开始变闇,那个时候就开始要有日月,这个世界就逐渐形成。有了日月,就有了恒星、有 三摩地

2018-07-23

没有一尊会入涅盘,因为涅盘就是祂如来藏所显示的,如来藏在地称为无垢识,无垢识就是代表说再也没有无明的垢染,在没有无明垢染下,得到究竟之觉;这种情况下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所说的这个八识的正理,这六七八就完全可以相通。你那个时候就知道,这个心完整的相貌,完全没有遗漏。虽然十地菩萨可以对诸的智慧起一分觉照,但是对于你究竟不是这个究竟心,不是这 三摩地

2018-07-23

或是说只有出生人好啦!当时候如来就亲口问他,因为这梵天主来礼拜。如来说:那你是不是可以出生一切的人呢?实际上这梵天王他是没办法回答的。那陀又一直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个世间的宇宙是你创造的吗?等等等等等等等一直问。这梵天主最后只好说:不是!不是!不是!面对着陀一句又一句的问题来说,最后他说:嗯!其实都不是。为什么?因为世间的人迷信,希望去仰仗 三摩地

2018-07-23

有的学人主动想要进一步修证法,进一步想要求智慧。这一类的学人就可能会说:我当然知道课诵就是要求看懂经典里面的真正意涵,可是没办法,我就是看不懂啊!所以有一些善知识就会跟他说:看不懂没关系,你就这么看着,就这么诵着,我们每天不是一样有很多不懂的事情吗?日子多了以后,不也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吗?累积久了以后,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啦!要是都懂了,还要诵什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陀究竟不同,因为一切的有情都是自己自身这个如来藏所出生的,因为是自身所现,所以法中一切平等。一切的因缘中,它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并不是说,是谁可以创造的。所以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创造主。——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释疑(三)》第2集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原标题:上帝欠我们的问题) admin

2018-07-23

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弟子: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学之后,对父母应当更懂得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可是有些人学十几年了,我看是没有学进去:因为父母来了,他并不恭敬;公公、婆婆来了,也不恭敬奉侍;泰山、丈母娘来了,也不恭敬探问,全都不看在眼里,当然更不 admin

2018-07-23

如果是大恶业先受报,就没办法转变了!」(注:第3种状况,于课堂上未说明)〔编案:第三种状况是随愿往生,对于菩萨道的行者,由愿力之摄持,上求下化广修六度万行,往生时由自身之福德、愿力及菩萨之摄受亦得随愿往生。〕听了这样精辟的解释,心里的震撼实在难以形容!立刻想到:我与家里老菩萨的相处模式竟是整个错了!我们不是常说「三轮体空」,无能施、所施、所施物, admin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