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呢?因为世尊老早就教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所谓的『法』,即是三乘菩提的。三乘菩提的——特别是大乘菩提的——是遍于一切处,而且亘古恒存的,它是可以检验、可以证实的。我们应该去亲证『法』,证法之后,便可以用证量来比对经教是否符合。佛经里面,都有修证的方法,也有悟后的见地,想研究佛经的人,应该依照它所说的方法,得到真实的证悟,自 三摩地

2018-07-23

法身慧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也不是您师父的;世尊早就说过要依法不依人,假使师父的法义不对,我们就走人,不用依依不舍的留恋下来,因为他是在误导我们法身慧命的修证;我们对他迷上一辈子,结果所学的竟是常见、断见外道法,终究不能解脱,也不能发起般若实相的智慧,这样迷上一生,又有什么用?这并不是说学佛者得要无情,而是说所学之法如有不对,就应该重新寻找真正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视频,依三量为准绳,真正学佛者可借此快速建立正确知见,依法不依人,庶几不蹉跎于学佛之路!随喜赞叹您分享饶益更多学人!【正智书香园地】有意于佛法中探宝者,且入:(原标题:《一只羊的启示》——所有宗教都是一样的吗?)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视频,依三量为准绳,真正学佛者可借此快速建立正确知见,依法不依人,庶几不蹉跎于学佛之路!随喜赞叹您分享饶益更多学人!【正智书香园地】有意于佛法中探宝者,且入:(原标题: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视频,依三量为准绳,真正学佛者可借此快速建立正确知见,依法不依人,庶几不蹉跎于学佛之路!随喜赞叹您分享饶益更多学人!【正智书香园地】有意于佛法中探宝者,且入:(原标题:迷信面面观,你在其中吗?) 三摩地

2018-07-23

以人情、感情、情欲来「包庇」彼此在佛法上的过失,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法身慧命是否被误导乃至断绝;这样子的修行人就是不符合「四依法」的「依法不依人」。因此在佛法中容易感情用事者,情执较重者,相较无情、理性者所犯之过失为大,若不思悔改者,其所犯的过失,将会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其情执重者在楞严经亦有开示: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视频,依三量为准绳,真正学佛者可借此快速建立正确知见,依法不依人,庶几不蹉跎于学佛之路!随喜赞叹您分享饶益更多学人!【正智书香园地】有意于佛法中探宝者,且入:(原标题:指出别人对佛法的理解的正误和批评别人的区别?)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视频,依三量为准绳,真正学佛者可借此快速建立正确知见,依法不依人,庶几不蹉跎于学佛之路!随喜赞叹您分享饶益更多学人!【正智书香园地】有意于佛法中探宝者,且入:(原标题:《心经》中「是诸法『空』相」的密意)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视频】最系统、最具实证精神的系列佛法讲座视频,依三量为准绳,真正学佛者可借此快速建立正确知见,依法不依人,庶几不蹉跎于学佛之路!随喜赞叹您分享饶益更多学人!【正智书香园地】有意于佛法中探宝者,且入:(原标题:为什么有人说“教堂免费,而寺院是高消费”?) 三摩地

2018-07-23

《华严经》为我们开示了佛菩提道的依法不依人的真理,若是出家以后只愿依止出家法师修学佛法,这个人就是依人而不依法;若是依法而不依人,又何必管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呢?只要亲近随学以后确实可以证得佛菩提就够了!对于前来修学佛法的人们,你要有智慧,能观察他们的根性究竟是阐提性、凡夫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才是有众智的菩萨摩诃萨。(原标题:施论、戒论、生 三摩地

2018-07-23

《华严经》为我们开示了佛菩提道的依法不依人的真理,若是出家以后只愿依止出家法师修学佛法,这个人就是依人而不依法;若是依法而不依人,又何必管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呢?只要亲近随学以后确实可以证得佛菩提就够了!对于前来修学佛法的人们,你要有智慧,能观察他们的根性究竟是阐提性、凡夫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才是有众智的菩萨摩诃萨。(原标题:众智_菩萨摩诃 三摩地

2018-07-23

而真正信位菩萨满足,无论多么艰深般若义理,还是乐意修学!如是秉尊佛旨,依佛所说,依法不依人!信是如是善知识,信是如是菩萨僧,信是如是菩萨所说如来!3.应当不远千里咨询大善知识:今日诸佛菩萨不得亲见,然圣平实菩萨摩诃萨仍然说法,书籍问世,即使是千里之遥,仍然有方便可以请到书籍,乃至阅读,所以不应当懈怠,惰于求法。即使心中谨慎,不敢确定,也应当请书恭敬修 三摩地

2018-07-23

给诸方法师、大师的话诸位法师负有弘传世尊遗法的使命,所以应该好好用心去看第一义了义经典,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而不是去崇拜所谓的大师,忙修瞎练。若已经是一方大师,更应勤求证悟、谨慎说法,绝不能恣意漫解经典、公案。如果误导广大学人,等到别人把您的落处提点出来之后,就心生嗔恨,处处诽谤,不知反省自己对错,为了面子、拉不下脸,那就真是个无智之人也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要一切的众生,这样有智慧的人,当以与善知识广结善缘为先,应当从实质的层面、实质的内涵,来作抉择论断,应该依于佛陀开示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典不依不了义经典,来选择善知识,这样来广结善缘。同时,这样如理如教如法的实践菩萨道,这样如说修行的广结善缘,这样来摄受众生,这样一世又一世的广结善缘,来成就佛道;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要一切的众生,这样有智慧的人,当以与善知识广结善缘为先,应当从实质的层面、实质的内涵,来作抉择论断,应该依于佛陀开示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典不依不了义经典,来选择善知识,这样来广结善缘。同时,这样如理如教如法的实践菩萨道,这样如说修行的广结善缘,这样来摄受众生,这样一世又一世的广结善缘,来成就佛道;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我们信受因果正理,应该要以智慧为先导,应该要依法不依人。佛陀教我们不要迷信于偶像崇拜,所以,佛教不是崇拜偶像的,佛教是讲求实证,讲求真理,不依迷信而行,所以讲求智信。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3集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正伟法师(原标题:偶像崇拜的问题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并且,佛陀教导们,要按照四依的道理而行,也就是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典不依不了义经典。也就是说,佛陀希望正信、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是以佛菩萨开示的四依道理而行,希望一切正信佛弟子们,要依循于对法理事实的验证而信受,而不是依循于对于古今某一有情众生而信受;因为佛法乃是依循法界实相的真实法理,而不是偶像崇拜于某位有情而失去理智。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其实就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智慧为先导,依法不依人。佛陀对于们的开示,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从《长阿含》《经》里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放到现在来看。如果您在道场里面听善知识,或者您在书上看到善知识在写谁不对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回想看看,在《长阿含》的《经》里面,佛陀在教的时候,们在听法的时候,本来就应该要按照这个原则好好去分辨的。并且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依法不依人”这四依四不依是原则,明了经典的真正含义,不要以盲引盲,误人慧命,罪莫大焉。站在了义佛法的立场,无论是谁,只要他能够通达三乘菩提的真实义理,他就是“胜义僧”,即便他身穿“白衣”,反之而言,即使身穿金边袈裟,声闻四海,却错会佛意,误导众生,他不过是个“狮子身中虫”,徒有虚名而已,《佛藏经》说,这种人 三摩地

2018-07-22

那佛陀的教导,比方说里面还有所谓的“四不依”,也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个是四不依的内容。那“门”的部分呢?我们说门就是所谓的分类的意思。所以,如果我们说“教门”或是“法门”的时候,我们指的就是佛陀的所有教导,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佛法”。如果讲到&ldq admin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1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