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他对“如来常住”便会存疑:佛是永恒的吗?佛灭后是永远不再存在(灰飞烟灭),还是存在于一个难以理解的世界(三界外之涅槃界)[ 琅琊阁,〈《我的菩提路》(五之五):张志成—萧平实的“第八识如来藏”是阿含经破斥的“第六见处”〉:【“无余涅槃不可记说”—因为它不可思议,你无法安立它是如何如何的,无法形容 | admin 2021-02-02 |
|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狐疑断,于法僧狐疑断,是名比丘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诸圣弟子,皆悉不从向于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作苦后边。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小乘《杂阿含卷六,第一三六经》)略释:......【诸比丘们!色身是常?还是非常呢?答曰:色身是无常,世尊!佛又问:如果是无常的话 | admin 2020-06-08 |
|
![]() |
佛在阿含里面,不是一再地告诉多闻的圣弟子,你要如何来现前观察这五蕴法、现前观察六见处的法,这个都是可以真正验证的。可是求解脱的人就是不能验证生命的实相,但是他却要接受、信受有一个本际存在;这个本际基本上就是六见处的所从来,也就是我们这个五蕴十八界之所从来,来自于这个实相,来自于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这样才是验证生命之所从来,才是验证生命延续之意义,不 | admin 2020-02-21 |
![]() |
「六见」即是六见处,灭六见之法就是对治六种错误的见解处。六见处所指的内容与范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等五阴到底是有我或是无我的见解处,是六见处的前五见处;第六见处则是于五阴之外,到底有我或无我的见解处。依据经文所说,灭六见之法所要对治者,都是没有实证法界实相的有情,总括而言有三种:常见、断见与二乘人。首先「言有我见者」是指常见外道,错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多闻圣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CBETA,T02,no.99,p.41,c14-p.42,a15)语译如下:「佛告诉比丘说:「好好专心地听!仔细地思维!我将为你们说明。」「诸位比丘们!因为『色』有的缘故,『色』的事便生起,『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多闻圣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CBETA,T02,no.99,p.41,c14-p.42,a15)语译如下:「佛告诉比丘说:「好好专心地听!仔细地思维!我将为你们说明。」「诸位比丘们!因为『色』有的缘故,『色』的事便生起,『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见」即是六见处,灭六见之法就是对治六种错误的见解处。六见处所指的内容与范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等五阴到底是有我或是无我的见解处,是六见处的前五见处;第六见处则是于五阴之外,到底有我或无我的见解处。依据经文所说,灭六见之法所要对治者,都是没有实证法界实相的有情,总括而言有三种:常见、断见与二乘人。首先「言有我见者」是指常见外道,错将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