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当我们修行能够非常精进的时候,这个果报是相当快的,不需要再经过太多的数的时间,就可以成就可爱的果报。所以如果我们很精进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年在过一,也可以用一天在过一,如果再精进的话,我们也可以用一秒在过一,甚至于用一剎那在过一,所以我们修行佛道很精进,果报就非常的快。有关果报至疾方面,佛在《杂譬喻经》里面有提到“伎 admin

2018-08-08

就因为这些缘故,此生因此而造作了毁谤善知识、毁谤胜妙法的恶因,舍报之后下堕三恶道;乃至是罪尽之后,复生为人,盲聋瘖哑而不自警觉,也许有一世稍微有一点能力,可以听经闻法,听闻了之后,又因为积习深重的缘故,再度加以毁谤;这样子辗转死生于三恶道之间,什么时候才会遇到因缘,而能够有机会忏悔以及改变其习性呢?这一类的众生,长以来一直住在邪知邪见之中,难可得 admin

2018-08-08

菩萨底忧郁CD歌词1、菩萨底忧郁佛地难思议,我今在遥;心爱底您,多伴我;而今去我诚辽,祈愿路未迢。遥亿吾释尊,大慈大悲;愚鲁如我,亦取无生;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法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沉疴;我常思念,转侧难舍;愿您世 admin

2018-08-08

单就解脱道而言,知见与方向都已经偏差了,何况能证大乘宗门内之密意?大德意识觉知心我见不断,想要修证解脱道,就如猿捉水月一般,穷不可得也。解脱道无生之法,是指二乘之圣者,于断了阴界入我见以后,续断疑见与戒禁取见等三缚结,渐渐伏除阴界入我相应之贪瞋痴烦恼,继而断除五下分结,续断阴界入我相应之色界爱及无色界爱与我执烦恼等五上分结,一切之身口意行皆已远离 admin

2018-08-08

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恶道受长的恶报;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来守护,所以说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 admin

2018-08-07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发菩提心故名菩萨”。可以见得,能够发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才能够称为是“菩萨”。 而在初发菩提心 admin

2018-08-07

善根好的,要一或二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圆满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第十信位是愿心。愿意利益众生、愿意修集善法、愿意成就佛道等等。当愿心能够成就之后,就自然能够发起菩提心,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并且进入 admin

2018-08-07

祂所出生的妄心,所生起的善恶念头,以及所造作的身口意行的业种,全部都会收藏在如来藏心——藏识当中,即使经过百千万那么久远的时间也不会漏失,因此如来藏心又称为藏识。因为祂又有大种性自性以及异熟性等等自性,能够随著众生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酬偿业果;所以会在有情众生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随著众生所造业力的轻重,以及各种时节因缘,而出生在三界六道的 admin

2018-08-07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圆满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 admin

2018-08-07

所谓的“坏”,就是说世界开始败坏,会有火灾、水灾和风灾等大三灾。火灾会烧掉整个欲界,甚至连初禅天都会被烧坏;再来大水会淹到二禅天,甚至大风会吹坏三禅天,只有四禅天在坏之后仍然还能够存在,而在三禅天以下的世界则都完全被毁坏掉了。但是四禅天的天寿,虽然可能长到一万六千大,但是寿终之后也仍然要面临继续轮回的灾患。色界四禅天再往上,就进入无 admin

2018-08-07

《华严经》中善财大士五十三参中之菩萨,始自初信位,末至等觉位,亦唯有五参善知识现出家相,而且多在三贤位中,所参学之地上菩萨圣僧,难得见有出家圣僧;智者由此以观,知过半矣!又:诸地菩萨大多于无量以来,世世出家难计其世数;然而后来为消除习气种子故,入地以后大多故意以在家身而弘扬佛法,欲藉此一身相而令众生不生尊重,轻蔑鄙视于自己,而自己则将渐次习惯于此 admin

2018-08-06

从这个道理来观待,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有布施的习惯,一般而言,如果要某人布施,不论是出钱、出力或者为人说法,都毫不犹豫、也不吝惜施与别人,表示这个人有布施的习惯;他将圆满或者已圆满菩萨六度当中的布施度,是为菩萨种性人,不仅尊贵而且很难得;像这样的菩萨是久学菩萨,已经经历多的熏习,早已养成布施的好习惯。如果要某人布施,他总是不干脆、推三阻四的,乃至借 admin

2018-08-05

罪业的因缘,它是来自于身、口、意业造作的十不善业,从无始来,在生死中造作无穷的罪业,导致贪、瞋、痴烦恼深重难除,业障堆积得极为高大,犹如须弥山一般。造作不善业的缘,主要是来自于现行烦恼以及随眠烦恼的作用。现行烦恼的部分,譬如说是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境界,在这境界中生起了希望追求而去造作,这个就是贪的烦恼的作用;乃至于说,在财、色、名、食、睡的 admin

2018-08-05

接下来,世尊便对迦叶尊者开示说:【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迦叶!譬如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杂阿含经》卷32)大略的意思是说:“因为五浊的关系,造成众生修学善净 admin

2018-08-05

所以证悟者可以方便示现各种因缘,然而像是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前身,真的是非常的特别,变成一个大肉山,在许许多多的时里面,各各地方都满足一万岁来布施给这些众生来吃食,到了夜晚的时候又可以继续长养色身,白天的时候又可以分毫无缺,如是忍受自己的身体被啃食然后来救度众生。所以我们来看,我们发的悲愿是不是有这么大,可以像释迦牟尼佛的本愿,来救护、布施这些许许多 admin

2018-08-05

根据《佛藏经》〈往古品第七〉的记载,大庄严佛的末法时期,有很多人因为破坏正法的缘故,成为一阐提人,所以从久远以来,不断的出入地狱,虽然值遇过九十九亿诸佛,乃至从佛出家精进求道,仍然改不掉谤法的业习,这种人连诸佛都救度不得,我们当然更拿他们没办法。您的建议:“放下万缘,加行用功;若证圣道,当以证量,摧邪显正,证明所说之法为正法,转变不信者之心 admin

2018-08-05

在无量以前,阿难与迦叶同为出家人。有一天,两人同伴行脚参访,在行经的道路上看见一只死猫。由于当时的天气是夏天,非常闷热,所以死猫的身上很容易发出腐臭的味道,而且身上有很多虫蚁正在啃食死猫身上的肉。阿难一见到死猫,心生嫌恶,立刻摀着鼻子匆忙地离开。然而,迦叶看到死猫,非但没有生起嫌恶的念头,反而欢喜的为这只死猫作三归依,并在路旁挖了洞,将猫埋起来, admin

2018-08-05

可是佛菩提道就不一样,因为这个修行的目的最主要是要成佛,所以第一个特征就是在于说,他的修行的时间非常非常的长,乃至于以三大阿僧祇来量度。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可以说除了解脱于所有一切的烦恼的现行跟习气之外,也包含了解所有一切世间万法它的本源,以及它的种种的种子流注,所有一切的这个过程都完全了知,那等到完全了知之后,最终就是可以成佛,这是他修行的 admin

2018-08-05

还记得上次所说的《华严经》地狱天子的事吗?如果说一个人,不管他之前出生的前辈子,或是之前他做了多大的恶业,他只要能回心向佛道,他只要勇猛、够勇猛,他的超精进是你没办法想象的。也就是说,他可能一刹那就可以度过一,更像地狱业道过来的,出生于天界的天子们,一下子就从凡夫地成为十地菩萨,所以佛道不可思议!因此你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呢,你确实是可以建立众生 admin

2018-08-04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著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 admin

2018-08-0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