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少威德者。心生轻贱。以是十业。得少威势报。(7)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经文也这样善教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起嫉妒心;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恼热;三者,见他失利,其心欢喜;四者,于他名誉起嫉恶心;五者,见失名誉,心大欣悦;六者,退菩提心,毁佛形像;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八者,劝人修习少威德业;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少威德者,心生轻贱。以是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中也有大威德鬼,与诸天众守门防逻,导从给使,乃至忉利天也有有威德鬼神,为诸天所驱使,忉利天以上更无鬼神住处。无威德的鬼或依不净粪秽、或依草木冢墓、或依屏厕故塸而居,都无舍宅,果报劣人。而饿鬼的形量极大者长一由旬,形量小者如有知小儿。至于鬼道有情之寿量,如果依《念处经》中说:有鬼寿命五百岁,人间十年为饿鬼一日一夜。也就是说,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无量寿经》卷一所以从这一些里面,这一些----三个大愿的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阿弥陀佛所发的愿里面讲得很清楚:只要众生按照这个愿里面讲的这样做了,那么阿弥陀佛必定能够由祂这个成佛的大德--大威德、大力量,能够让这个众生能够往生极乐。所以这个就是表示,佛在这方面的愿力是非常非常的广大!那么,当佛的愿力跟我们的愿力两相结合的时候,这件事情真的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生轻贱。六、出身不好的原因一者不知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门。四者不知敬婆罗门。五者于诸尊长。而不敬仰。六者于诸师长。不奉迎供养。七者见诸尊长。不迎逆请坐。八者于父母所。不遵教诲。九者于贤圣所。亦不受教。十者轻蔑下族。七、贫穷的原因一者自行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五者于父母所。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众生心中恐怖畏惧,或者恶王想要残害他,或有狮子、虎狼要咬他,或是遇到大水、大火、盗贼,使他产生恐怖和畏惧,你身为菩萨就应该救济他们,也就是说,假使菩萨有大威德时,应该让众生离开恶王、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的威胁,这就是无畏布施。菩萨对财宝已经破除了悭贪之心,所以不吝啬,因此对于自己拥有的财物宝贝,不论是好的、丑的,拥有很多的或拥有很少的都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央掘魔罗因为那些人是有大非的,也因为外道的戒施设是不如法的,所以他是重罪作轻;又因为外道依凡夫知见及恶心而施设的戒并无威德,和佛设的不杀戒有大威德、大功德,大不相同,所以他能重罪作轻。但是也有人轻罪作重,譬如伊罗钵龙;伊罗钵龙受的是第一义戒,但却违犯佛语,所以轻罪作重。伊罗钵龙诸位知道吗?你们不晓得他,如果讲另一个名称就知道了,叫做大树紧那罗王;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央掘魔罗因为那些人是有大非的,也因为外道的戒施设是不如法的,所以他是重罪作轻;又因为外道依凡夫知见及恶心而施设的戒并无威德,和佛设的不杀戒有大威德、大功德,大不相同,所以他能重罪作轻。但是也有人轻罪作重,譬如伊罗钵龙;伊罗钵龙受的是第一义戒,但却违犯佛语,所以轻罪作重。伊罗钵龙诸位知道吗?你们不晓得他,如果讲另一个名称就知道了,叫做大树紧那罗王;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四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意快然,得大饶益。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威德力故。观世自在。是名诸波罗蜜六种果报。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诸波罗蜜杂染法。佛言观世自在。诸波罗蜜有四种不如法行。名为杂染。何等为四。所谓无慈心行故。不正念行故。不断恶行故。不至心行故。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不正思惟。佛言。观世自在。所谓修行诸波罗蜜。离余波罗蜜行。是名不正思惟。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菩萨无方便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善男子。若诸菩萨善知六处。便能引发菩萨所有广大威德。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云何善知心生。谓如实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别。是名善知心生。十六行心生起差别者。一者不可觉知坚住器识生。谓阿陀那识。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生。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或顿于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谓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诸有情业增上力故。又如从彼善工业者之所雕饰。末尼宝珠出印文像。不从所余不雕饰者。如是缘于无量法界。方便般若极善修习。磨莹集成如来法身。从是能放大智光明。及出种种化身影像。非唯从彼解脱之身有如斯事。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来菩萨威德住持。令诸众生于欲界中。生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家。人身财宝无不。或欲界天色无色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大龙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围绕。如师子王师子围绕。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于其晨朝日始初出。离常住处嚼杨枝时遇佛光明。并相谓言。仁等速疾漱口澡手。作是言已。举身毛竖遍体血现如波罗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恼。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显发如来方便密教。为不断绝种种说法。为诸众生调伏因缘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绕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尔时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围绕谓纯陀言。且住纯陀勿便奉施。当尔之时如来复放无量无边种种光明。诸天大众遇斯光已。寻听纯陀前至佛所奉其所施。尔时天人及诸众生。各各自取所持供养至于佛前长跪白佛。唯愿如来。听诸比丘受此饮食。时诸比丘知是时故执持衣钵一心安详。尔时纯陀为佛及僧布置种种师子宝座。悬缯幡盖花香璎珞。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庄严微妙。犹如西方安乐国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人中之龙具大威德。成就神通无上仙人。永断疑网已拔毒箭。进止安详威仪具足得无所畏。今者何故右胁而卧。令诸人天悲愁苦恼。尔时迦叶菩萨。即于佛前而说偈言瞿昙大圣德 愿起演妙法不应如小儿 病者卧床席调御天人师 倚卧双树间下愚凡夫见 当言必涅槃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不见微密藏 犹盲不见道惟有诸菩萨 文殊师利等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证法实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转无碍力故,生于如来无障碍见广大威德种性中故。】《华严经》,在卷四十四中就说:【出生一切『如来藏色』,不可说音声开示演畅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贤行色。佛子!菩萨摩诃萨深入如是无色法界,能现此等种种色身,令所化者见,令所化者念,为所化者转。】《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也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大药白佛言:「云何『识』取天身、乃至取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仰惟释迦世尊及弥陀世尊大慈大悲大愿深思,使我禅子因往生极乐净土故,或速除性障早得解脱、或速明心证无生忍、或速证无生法忍得意生身,而得乘愿不离极乐回入娑婆,以大悲心暨大威德而住持世尊正法。伏愿佛子善自体解,禅净互摄,圆融修持。莫再以禅毁净、以净非禅,四众凝聚诚心,护持世尊正法,冀使末法中一发所悬之宗门正法命脉,得以绵延不断。【注释】1、无生忍分证解脱 | admin 2018-07-21 |
![]() |
535,c7-13)《央掘魔罗经》卷3:「如来复有奇特大威德力方广惣持大修多罗说,八十亿佛皆是一佛,即是我身,如是广说,如是无量佛剎,如是无量如来,如是如来色身,无量无边,如来成就如是无量功德。」(CBETA,T02,no.120,p.535,c20-24)所以「如来身无边」,「如来身无量」,「生实际身」,如来真实,如是化身无量,为作一切佛事,此世间所示现,非是边见众生所想之肉质凡夫,以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二乘定性无学所证菩提,云何不能令其成佛?唯能成就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此谓二乘菩提所觉悟之智慧,唯能成就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之解脱果,只能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不能成就佛果所具之大智慧与大威德,不能成佛,故不名佛菩提。二乘定性无学舍寿时,必入无余涅槃,十八界俱灭,穷未来际不复受生;唯能于舍寿前随缘度众,所度众生亦唯能证二乘菩提;所度众生将来成阿罗汉以后,舍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