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业种的展现除了业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开示说:【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 admin

2020-02-21

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有?譬如说:自古以来百姓都要向王纳粮或者是缴税,这一点肯定是家都知道的,也是一般人所无法避免的;这个王,从小聚落的聚落主到一个区域的小王,乃至是到皇帝;而到了现代的时代,代表王的实质单位,就要改名叫作政府了。只是现在不纳粮都改叫作缴税,有缴所得税、房屋税、地价税、牌照税等等;乃至说最少的过路费, admin

2020-02-21

家都知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法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心,可以很容易让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就是在说明,以五蕴这五种法来含摄有情的种种,包括一切众生所执着之色身,以及有情能够领纳受用境界, admin

2020-02-21

佛有说:佛在一念之间,就可以知道三千千世界所有众生的心所想。而且佛功德无远弗届,不断地来摄受一切的有情众生。因此佛又说:这样的供养雕像,当作是佛真正的在面前,这样就是供养三宝、供养诸佛;这样功德,跟来到我面前亲身供养功德都是一模一样、无有差别。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如果家里面可以摆放一尊、安置一尊佛像,这样来诚心供养,功德就跟罽夷罗夫妇是一样的。他能 admin

2020-02-21

但是假使有人造了极多的世间福德,但是因为诽谤正法,或者协助破坏正法而下了地狱,几十劫、几百劫以后回到人间来,还是可以享受这一世所造世间善业的福德,别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拿走你的福德;因为这个善业种子在你心田种下去以后,种子在你心中,谁也抢不走。可是如果在行善之时又造作了帮助破坏正法的恶业,也一样要受果报,而且还得要先受报。这就是重业先报的法界定律。 admin

2020-02-21

乘法中,有一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着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般;除此之外,祂会陪着你永不 admin

2020-02-21

但是一切众生唯除成佛,否则各自的第八识除了含藏会障碍解脱的烦恼障外,同时还有着会障碍成佛的无始无明所知障,因此第八识,在所知障的法执未破或破而未究竟断尽之前,就还有异熟性须受变易生死,只是在烦恼障的种子现行未断时,引生分段生死的阿赖耶性特别显着,所以称为阿赖耶识;等到烦恼障种子现行断尽,第八识舍去阿赖耶性,不再有分段生死,但仍有烦恼障习气种子未断, admin

2020-02-21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城中人民众多,居住的处所非常狭隘,厕所很少,所以小便利,得要出到城外去。当时有富豪尊贵者,他不愿意去城外,就便利在器皿中,雇人清除。当时有一人叫作尼提,极为贫穷低贱、无依无靠,仰赖客作除粪的工作,获得价金当作救济生活所需。当时世尊知道尼提有度化的缘,就单独带着阿难入于城内,要拔除他的苦恼、救济他的道业。到一里头,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当他没有犯错的时候,众都恭敬他;可是一旦当他因为烦恼而犯了过失,处在逆境中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戒德,仍然会呈现出功德。所以佛陀说他有殊胜之妙香,指的就是尼提过去世出家的时候能够持戒不犯。那么,又向尼提说有上善之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有善根。有什么样的善根呢?我们举一部经典中,佛陀的开示来为家说:【世尊告阿难:有三善根,不可穷尽,渐至涅槃 admin

2020-02-21

所以佛借这因缘,诉说往昔的因果关系,其内容致如下:有一天,世尊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与比丘众一千两百五十位弟子在一起,当时波斯匿王请佛及比丘们前往宫中,接受波斯匿王饭菜的供养,所以世尊与比丘众等人,离开只树给孤独园而前往应供;一路上有天、龙、鬼神等眷属们恭敬围绕,其中帝释天、梵天及四王天等众,在上方散花、燃香、舞蹈、奏乐,并且在路上洒了香水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这牵涉到共业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地的器世间,以及自己的如来藏,变现了五根身来摄取外境,这两个部分来说明: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地的器世间;由于众生在世间有种种行,因此需要一个地方作为众生依止及共同生活的处所,所以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必须变现一个处所,而且能够适合有情居住时,有情才会在这个处所出现及生活 admin

2020-02-21

○○○鉴:素昧平生,先容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正源,担任法官职务十几年,目前是○○○○法院法官,办理民事审判业务。我是在○○出生、长,原来○○林管处里面的储木池,以及附近的空地、房舍,都曾是我幼年嬉戏玩乐的地方,说来我与林管处也有点因缘。日前在台北佛教正觉讲堂听闻萧导师讲授菩萨优婆塞戒经时,导师提到三世因果的微妙,举了二十年前发生的李师科抢案及王 admin

2020-02-21

无智的学佛人,因为不知不证这个实相心、法界实际,所以敢胆否定真经、真论,谤为伪经、伪论,为了名闻与利养的缘故,就故意无根诽谤贤圣是邪魔外道。但是已经亲证的菩萨们都知道确实有这个持种心常住而不间断地存在着,也知道一切种子都是由祂受持,不散不失,也不会应验到别人身上,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失坏了这些种子。所以菩萨们都不敢因为世俗名利而故意无根诽谤贤圣,即使 admin

2020-02-21

心为我们画出了人身,因此我们出生为人类;心为我们画出了高鼻、耳,所以我们就有了高鼻、耳;众生各各的万法都是以各各的如来藏为身,并且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以第八识如来藏心叫作法身,就是万法之身,所以如来藏是万法所依之身,所以由凡夫、愚人乃至到成佛后的最终所依,都是如来藏法身。真如心具有一切法的种子功能,从凡愚到成佛之间,此心随缘出生种种相貌、种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因为法身如来藏有自在及甚深的作用故,这可以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譬如念佛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很用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所以这位念佛人的法身,已经开始去运作了,于是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愿,以及念佛人发愿往生共同形成的,随着念佛人在人间是否精进念佛而有所不同。如果念佛人很精进,这朵莲花 admin

2020-02-21

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得比较久的比丘尼来求教。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竟然是叫她们要还俗;因为这位比丘尼看到这么多豪门妇女她们的衣服、衣钵都非常好,所以她想:她们如果还俗的话,那接下来这些东西可不就都是我的了,这样三衣一钵或等等就可以变得很多钵。所以她就跟她们讲,她怎么说呢 admin

2020-02-21

楼炭经》里面也这么说:【其有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从是人间命终,堕饿鬼中受命,得名色,得六入。】(《楼炭经》卷4)所以这个就是跟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有关系了,这个人其实就是因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所以因为这样子,这个优多罗的母亲死了以后,她才会堕到饿鬼道去。所以《楼炭经》这边说:从是人间命终,这种人如果从人间命终以后,堕饿鬼道中受命 admin

2020-02-21

宝积经》卷57,佛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一个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是鸟飞空无迹,而是心中会留下痕迹,假使经历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业种都不会消失,都眠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未来缘熟了,因缘际会时,就一定要受报。如果曾经造作恶业,也别太担心,为什么呢?经文一开头就说假使两个字,那意思是说,假使曾经造作恶业,赶快 admin

2020-02-21

五根不具足的人----例如盲、聋、喑、哑,这些多都是过去世谤法的地狱罪等等所剩下来的余报势力;当他五根不具足的时候,他的意识功能是会降低,他谋生的时候也会增加很多的困难度。也许有人说:我们很少看见五根不具的人啊!其实我们是常常看见而不知道那就是五根不具。五根不具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说:他的五扶尘根并不具足;另外一个意思是说:他的胜义根是不具足的。五扶尘根的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给家看一个经文,是取自《宝积经》的经文。这个经文上面说的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经文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