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zhuó);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徵(zhēng);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摩尼 | admin 2020-02-18 |
![]() |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语译:若得契证此一法界实相而转依的人,现观如来藏心体自身本无一切人我,亦无一切法我,一念相应而亲证如来藏时,在刹那之间就发现原来祂不与阿鼻地狱业相应──与阿鼻地狱之业毫不相干,从此就灭掉了对无明妄计的一切阿鼻地狱的业行!上面所说若是妄语欺瞒众生,我永嘉玄觉便是自己招引尘沙劫 | 三摩地 2019-06-25 |
![]() |
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著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大意是:这是二乘修观行的人,知人无我,见自己和他人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皆是无常、苦、空、不净之相。一心专注,观察不舍,得初静虑。渐次转胜至无想灭定,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通常所说的“禅”略分为四种:声闻禅、大乘禅、祖师禅、如来禅。声闻人的禅叫声闻禅,也就是声闻人的开悟。声闻禅是以四念处观为入手法门而断三缚结,称为见道。大乘禅的修学,先要学习基本的佛法,再修学禅定和五神通。到达第四禅后,观禅、练禅、修学完成,然后再寻找大善知识,明第一义。祖师禅则直接从明心见性下手,明心见性之后再去补修禅定观行的功夫,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念佛法门有念佛的禅法,修定有修定的禅法,华严观有华严的禅法,唯识观有唯识的禅法,这一些禅法统称为如来禅。如果已经修行到六住位圆满,该具有的智慧还有大乘了义正法中的福德,以及粗浅的欲界定、未到地定的定力都已经具足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所差的就只是亲证如来藏。那么,能够让我们证悟如来藏,直指心性的教门就是世尊特别为了具缘的弟子所教导的教外别传──禅宗法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进入第十地的话,又可以跟卢舍那佛学如来禅。如来禅不是禅宗祖师们讲的如来禅,他们错会了。如来禅在《金刚三昧经》里面讲:“存三守一:存三解脱,守一心如。”三解脱是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守一心如是安住于真如真心的境界,发起真心的各种功能。佛地所应有的功能,都可以修行发起,这叫如来禅。就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如果能兼取娑婆与极乐 | admin 2018-07-21 |
![]() |
3、参禅与禅定不同禅有声闻禅、祖师禅、如来禅之不同。声闻禅是声闻人藉四念处观而断结证果的方法,其入手处即是身念处观,譬如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都细心观照,心无杂念,如此动作日渐缓慢,就会亲证色身之机械性与虚妄性,便可断除以色蕴为我的错误见解,复进一步观察识、受、想、行蕴,了知皆是假合不实之法,并非常不坏的我,如是断三缚结,成声闻初果。祖师禅,即禅宗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进入第十地的话,又可以跟卢舍那佛学如来禅。如来禅不是禅宗祖师们讲的如来禅,他们错会了。如来禅在《金刚三昧经》里面讲:存三守一:存三解脱,守一心如。三解脱是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守一心如是安住于真如真心的境界,发起真心的各种功能。佛地所应有的功能,都可以修行发起,这叫如来禅。就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如果能兼取娑婆与极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5.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6.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7.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8.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9.摩尼珠,人不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仰山禅师道:“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智闲禅师于是又作一颂,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禅师这才放心他确实彻悟了,于是便回去报告沩山禅师道:“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智闲禅师后驻锡于邓州香严,教化一方,四方衲子,争相亲近。关于修祖师禅,智闲禅师特别强调,要离心意识去参,不要沉溺于 | admin 2018-07-20 |
![]() |
”守珣禅师另有一则上堂法语,也很精彩,言语虽短,却堪作我们参禅悟道的指南:“如来禅,祖师道,切忌将心外边讨。从门所得即非珍,特地埋藏衣里宝。禅家流,须及早,拨动祖师关捩,抖擞多年布袄。是非毁誉付之空,竖阔横长浑恰好。君不见寒山老,终日嬉嬉,长年把扫。人问其中事若何?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参!”守珣禅师住山期间,经常告诉们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门人互相发扬,排除知解的分别,主张不立文字,探究心源,提倡即心即佛,以平常心为道,棒喝机用,接化的简速,遂成为中国祖师禅的特质;而印度静态的如来禅,经过中国禅师的阐扬,更加活跃而成为动态的祖师禅了。智闲禅师的偈语,“贫无立锥之地”,这就是不著一物的如来禅,即(及)至说到“瞬目视伊”,这就是活泼的扬眉瞬目无非是禅的祖师禅了。》(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鏁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云何如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还说得如来禅么。自云。说不得。还说得祖师禅么。自云。说不得。既说不得。白云今日出自己意去也。出自己意小儿子戏。人天众前讨甚巴鼻上堂。僧问。如何是白云一滴水。师云。打碓打磨。学云。饮者如何。师云。教你无著面处。乃云。恁么恁么。虾跳不出斗。不恁么不恁么。弄巧成拙。软似铁硬如泥。金刚眼睛十二两。衲僧手里秤头低。有价数没商量。无鼻孔庭将什么闻香。邑中升座云 | admin 2018-07-19 |
![]() |
如来禅父母未生前。祖师意井底红尘起。透得者。权实句下双明。透未得者。葛藤窠里埋没。透得透不得。总不恁么时如何。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结夏上堂云。高超十地不历僧祇。物我一如身心平等。不与万法为侣。不与千圣同途。历历常光现前。处处壁立万仞。直饶透出威音已前。犹是这边事在。及乎理随事变应物应机。或现十种他受用身。或现三尺一丈六。有时孤峰顶上目视云霄。有时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不是如来禅。亦非第一义。更说甚衲僧巴鼻。争如撒手悬崖去却药忌。且唱个啰啰哩哩。参上堂。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旋风车上定盘星。百尺竿头吹筚栗。咦复举。云门一日示众云。和尚子莫妄想。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时有僧出云。学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时如何。云门以手划一划云。佛殿为什么从这里去。师拈云。似地擎山如石含玉。透得过者尽在无尽藏中。透不过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如来禅祖师禅岂有两种。未免谙含各分皂白。特地乖张。事理机锋一时坐断。是打净洁毬子。还知谛当著实处么。放下看取行脚参请。既依附知识于大丛林。陪清高雅众久矣。一旦亲缘须著落归。动是个千里远行。要须以自己力量不忘践履。直须行处不生尘。况此段事不道在。善知识边便有。居乡井时便无也。所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正当在时。亦不起模画样。虽则平常。而滴水滴冻卓然绝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亦谓之如来禅。亦谓之祖师禅。苟能于日用二六时中。如是通达。如是了悟。则此定此慧此智。一一如空无有边际。定慧智既无边际。则当人日用神通光明亦无边际。神通光明既无边际。诸波罗蜜诸解脱门亦无边际。波罗蜜解脱门既无边际。此无住心亦无边际。无住心既无边际。径山今日以此无边际心。说此无边际法。奉为臣子陈亚卿。祝吾君寿地久天长亦无边际。正当恁么时。依时及节一句作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不是如来禅。不是祖师禅。不是心性禅。不是默照禅。不是棒喝禅。不是寂灭禅。不是过头禅。不是教外别传底禅。不是五家宗派禅。不是妙喜老汉杜撰底禅。既非如上所说底禅。毕竟是个甚么。到这里莫道别人理会不得。妙喜老汉亦自理会不得。真如道人请自看取担荷此事。直是具决定志。一棒打不回头底。若半进半退。似信不信。纵得个入头处。亦禁大炉鞴烹锻不得。况欲向千差万别处作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可与说如来禅祖师禅底。一状领过一道行遣也。来颂子细看过。却胜得前日两颂。自此可已之。颂来颂去。有甚了期。如参政相似。渠岂是不会做颂。何故都无一字。乃识法者惧耳。间或露一毛头。自然抓著山僧痒处。如出山相颂云。到处逢人蓦面欺之语。可与丛林作点眼药。公异日自见矣。不必山僧注破也。某近见公顿然改变为此事甚力。故作此书。不觉缕缕示谕。蚤岁知信向此道。晚年为知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