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佛因为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大,有种种方便,所以能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九、为什么佛被称为天人师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有种种的苦,古德有云:“地狱烧煮苦,饿鬼飢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因为有苦,所以众生有种种的恐惧怖畏无法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阿含经》中有记载,大梵天王有一天下来人间来向佛供养、请法,佛陀当著大家的面前问他说:大梵天啊!大家都说世界与有情是你创造的,你说说看,是不是你创造的?大梵天默然无语,因为他明知不是自己创造的,但他也不想被梵辅天与梵众天的天众们听到他否定的答覆;被听到了,众天对他就不再崇拜了,他的威德就降低了,就不容易率领天众了。大梵天王第一次默然不答,佛又再 三摩地

2018-07-21

535,c7-13)《央掘魔罗经》卷3:「如来复有奇特大威德力方广惣持大修多罗说,八十亿佛皆是一佛,即是我身,如是广说,如是无量佛剎,如是无量如来,如是如来色身,无量无边,如来成就如是无量功德。」(CBETA,T02,no.120,p.535,c20-24)所以「如来身无边」,「如来身无量」,「生实际身」,如来真实,如是化身无量,为作一切佛事,此世间所示现,非是边见众生所想之肉质凡夫,以本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缘觉圣人因为其智慧、威德、慈悲的原因,不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所以不称为佛。十八、佛“身、心二力悉皆满足”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身、心二力,悉皆满足。”而且佛在经中对身心二力做了详细解释,佛说:“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因为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大,有种种方便,所以能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九、为什么佛被称为天人师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有种种的苦,古德有云:地狱烧煮苦,饿鬼飢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因为有苦,所以众生有种种的恐惧怖畏无法消除,但是佛有能力施给众生一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威德远震一切,恶心见喜,恐怖见安,是第七十。诸佛音声不高不下、随众生意,和悦与言,是七十一。诸佛能随诸有情类言音,意乐而为说法,是七十二。诸佛一音演说,随有情类各令得解,是七十三。诸佛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是七十四。诸佛等观诸有情类,赞善毁恶而无爱憎,是七十五。诸佛所为先观后作,轨范具足,令识善净,是七十六。诸佛相好,一切有情无能观 三摩地

2018-07-21

是日藏菩萨于过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劝是五百小马发菩提心;为欲度此五百马,故现生马中;由大马威德故,令五百马自识宿命,本所失心而令还得。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萨堕马中者,欲令得脱离于畜生,是故如来知故受请。善男子!是时五百马减所食麦,半持施僧,大马半分奉施如来。尔时大马为五百马,以马音声而为说法,亦教悔过:「今当礼佛及比丘僧。」说此事已,复作是言:「汝等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是身披僧衣(现声闻相)的出家人,那可就不一样罗!因为身上的僧衣有佛陀加持的威德力,所以不论修证的高下,即使仍是凡夫位的声闻僧,也永远会被信佛的众生所恭敬、供养,何况能有众生敢于辱骂、诽谤?当然众生更不敢轻视现声闻相的证悟菩萨僧,那也就比较难让如来藏中累劫所藏的贪瞋烦恼习气种子现行,想要断除染污的贪瞋习气种子就会比较困难──修断的时间一定会比较长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善知众生世间,了知一切众生心,又因为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大而成为大丈夫;又因为诸佛智慧无量无边,有种种方便,所以能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我们要与诸佛相比,实在相差太远了。如果想要修到这个境界,只有效法精进修行。可是效法精修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破戒,一定要保持你的戒行清净,这样就不会违戒了,所以应当如是了知佛是调御丈夫而修行念佛法门。诸佛第八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善知众生世间,了知一切众生心,又因为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大而成为大丈夫;又因为诸佛智慧无量无边,有种种方便,所以能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我们要与诸佛相比,实在相差太远了。如果想要修到这个境界,只有效法精进修行。可是效法精修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破戒,一定要保持你的戒行清净,这样就不会违戒了,所以应当如是了知佛是调御丈夫而修行念佛法门。诸佛第八 三摩地

2018-07-21

乃至降神母眙出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学佛修道,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此时方得名为诸佛随顺佛性。凡此皆是自宗通也,是故宗通非仅中国禅宗之明心及见性而已,其实有诸深浅差别,不可一概而论。(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 admin

2018-07-21

声闻、缘觉圣人因为其智慧、威德、慈悲的原因,不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所以不称为佛。十八、佛“身、心二力悉皆满足”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身、心二力,悉皆满足。”而且佛在经中对身心二力做了详细解释,佛说:“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阿含经》中有记载,大梵天王有一天下来人间来向佛供养、请法,佛陀当著大家的面前问他说:大梵天啊!大家都说世界与有情是你创造的,你说说看,是不是你创造的?大梵天默然无语,因为他明知不是自己创造的,但他也不想被梵辅天与梵众天的天众们听到他否定的答覆;被听到了,众天对他就不再崇拜了,他的威德就降低了,就不容易率领天众了。大梵天王第一次默然不答,佛又再 三摩地

2018-07-21

而佛在过去两千五百年前的时候,祂所说的、所提出来的,依于祂的佛眼、祂的威德神通而所说的这些事实,那是远远超乎当时人的想象,可是却又能够被现在――现在当然就是佛世的未来,所以也符合刚刚杨博士所说的第三点,能够在这个理论体系,乃至这个理论体系的提出的人,以佛法来讲,我们的世尊、我们的释迦牟尼佛祂所说的这一些关于当时不能够验证,而必须在后世依这样子科学的 三摩地

2018-07-21

乃至降神母眙出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学佛修道,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此时方得名为诸佛随顺佛性。凡此皆是自宗通也,是故宗通非仅中国禅宗之明心及见性而已,其实有诸深浅差别,不可一概而论。(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 三摩地

2018-07-21

二乘定性无学所证菩提,云何不能令其成佛?唯能成就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此谓二乘菩提所觉悟之智慧,唯能成就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之解脱果,只能成为阿罗汉或辟支佛,不能成就佛果所具之大智慧与大威德,不能成佛,故不名佛菩提。二乘定性无学舍寿时,必入无余涅槃,十八界俱灭,穷未来际不复受生;唯能于舍寿前随缘度众,所度众生亦唯能证二乘菩提;所度众生将来成阿罗汉以后,舍 三摩地

2018-07-21

那因为三地的菩萨修了四禅八定而生起定力,所以能够证四无量心的境界,而获得了广大的福德,也能够得到大神通力而得广大威德,所以能够满足三地的境界。满足了三地的境界以后,因为佛子已具足定力的缘故,也就是说,三地菩萨因为满足了四禅八定的修学,所以具足了定力的缘故,慢慢的与慧根相应。而且,因为这样子与慧根相应,所以逐渐的生起于慧力,而能够得到知他心智,所以这 三摩地

2018-07-21

由于实证的功德与智慧的缘故,舍报时也能很自由自在地决定自己的生处;这是因为您证得如来藏以后就不再固执地作主了,已经可以随缘自在了!这时,由于不作主而有了随缘自在的功德、福德,有了实相般若智慧及至少初果解脱的威德,所以您就可以作主往生想要去的处所;乃至十方诸佛净土,也都可以随意往生,您想往生的世界的法主佛陀,没有不接受的。所以不作主的人,才真正能作主 三摩地

2018-07-21

以修禅定故,渐次修证四禅八定而起定力,能证四无量心境界而得广大福德,能得大神通力而得广大威德,满足三地境界。佛子以具足定力故,而与慧根相应,起于慧力,能知他心——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众生、其心所住境界,是名知他心智,一切外道、凡夫、二乘无学,皆所不知,是名慧力。如是依大乘菩萨而略说五根、五力。七觉支——又名七等觉支、七觉分、七菩提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人解释大势至这三个字是从祂的另一个威德上来说。说祂行走的时候,十方世界都震动,在地动之处就示现出五百亿的宝花。每一朵宝花都是庄严高显,好像极乐世界宝花一样。当祂坐的时候,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所以又叫祂大势至菩萨。但是称祂为大势至菩萨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刚才讲的无边光。因为祂的光是智慧光,若有众生被照到,就永离三涂之苦,永远不入三恶道。这是什么光呢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