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3、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缓行道(1)福德因缘具足者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我们先来说明娑婆世界的速行道与易行道。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3、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缓行道(1)福德因缘具足者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我们先来说明娑婆世界的速行道与易行道。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人士看笑话,也使某些即将学佛的人,因而退心,转入外教去了。这便是断人慧命,罪过极大。弘一大师说得好: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末学以为:在未深入了解对方所修法门之前,不应随意以自己的主观来批评教界人士。深入了解并实际修持一段时间,证得一些境界之后,才可基于善意而于私下向对方提出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目录一、前言1二、禅略说1(一)什么是禅?1(二)禅应如何修行2(三)禅悟的实质4(四)关于禅的简略辩证51、禅不同于禅定52、做主的一念心非禅63、能知能觉的妄心不是真心64、呼吸不是真心65、虚空不是真心66、入定的能看的心不是真心67、无所不在的能量不是真心78、永远不变异的心不是真心79、感觉或见闻觉知性不是见性7(五)学般若禅须知71、必须要修集福德资粮72、必须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故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大海虽有浅深,水味原无二致。凡属佛经,固应一体尊重。如轮王命令,事虽种种不同,其为王敕则一也。而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况如来金口所说之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乎哉。及如来一期事毕。示现灭度。迦叶阿难等诸大结集法藏,遍界流通。一千年后,教传此土。两土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夫释迦佛学佛之后,尚不免五道,况学他道者乎?唯生净土者,决不退转。但受持《弥陀经》者,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释迦佛皆许以不退转。则此法门之利益,于佛道中又为最胜。故古德云,修净土者,宜发愿云:吾自从无始以来,不曾知此法门,以故轮回六道,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肯不即时下手乎!净土诗(刘宋)谢灵运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净土一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49集佛教的丧葬方式》正伟老师主讲 (原标题:佛教的丧葬方式) | admin 2018-07-20 |
![]() |
所以我们应该在还在生的时候,就把握机缘,修学佛法的正知见,并且深信因果,努力的造作善业,远离恶业,净除烦恼,增长智慧,这样才是正确的修学道路以及方式。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22集人死后是如何投生?》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人死后是如何投生?) | admin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78集什么是中阴身?>正德老师主讲(原标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中阴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78集什么是中阴身?>正德老师主讲(原标题:死后七七四十九天的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甚至于为度有缘之众生,有时无中生有,忽然出生舍利子,使人生起信心,进而修学佛法;但这不是舍利子本身的功德,而是佛威神力所变现。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我们再说,忉利天人他们实际上都是化生,他们根本没有父母;既然没有父母,那为什么要特别对忉利天人来说这个法呢?这一点是可以这么说:忉利天人他们有的有善根,他们愿意继续来学佛,而且他们以后也可能到人间来投胎,继续来听法,所以他们一样会有父母。所以不因为他们这一生都是化生,将来就没有父母的因缘。而且忉利天人他们实际上是有一些报通;报通就是他报应所感应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倘若知道亡者修学佛法之内涵当然最好,否则就开示亡者忆念此生所造之善业,解说极乐世界之殊胜及阿弥陀佛之慈悲与功德,让亡者能够以其所造之善业为依凭,而向往并厌离轮回之苦,引导亡者忆佛念佛,生起愿生极乐世界之心。(原标题:关于助念的知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甚至于为度有缘之众生,有时无中生有,忽然出生舍利子,使人生起信心,进而修学佛法;但这不是舍利子本身的功德,而是佛的威神力所变现。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近百年来,许多的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知见错误了,以为说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事情了;然后只要到了西方,就自然而然的不晓得为什么就成佛了,然后也不用受报。这些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到了极乐世界,还是一样要继续修行。譬如说,在净土的诸经里面都有说到:在出了莲苞以后,有的在地,有的在虚空中;干嘛呢?讲经、诵经、自说经,口受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兄的老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是一个很平凡的乡下老太太,本来是不学佛的。某一次,师兄回到老家,与母亲长谈,谈到了母亲百年后的事情,终于连说带拐,说服了母亲要念佛往生。当时他问母亲:“妈妈,你喜欢哪一尊佛菩萨?”妈妈想一想说:“观世音菩萨。”师兄说其实他也不晓得为什么母亲会喜欢观世音菩萨,那他当时也担心说,直接教母亲无相念佛,怕母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如何修行对往生西方最有利?在探讨主题之前,我们想先请问菩萨您学佛多久了?是几年?还是几十年呢?您是否还记得当初学佛的动机是什么呢?是觉得人生太苦了,想要离苦得乐所以学佛?还是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学佛?或者是想要探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而学佛?总之,您一定会说:因缘成熟了所以学佛。的确如您所说的是因缘成熟了,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78集什么是中阴身?>正德老师(原标题:什么是中阴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兄的老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是一个很平凡的乡下老太太,本来是不学佛的。某一次,师兄回到老家,与母亲长谈,谈到了母亲百年后的事情,终于连说带拐,说服了母亲要念佛往生。当时他问母亲:“妈妈,你喜欢哪一尊佛菩萨?”妈妈想一想说:“观世音菩萨。”师兄说其实他也不晓得为什么母亲会喜欢观世音菩萨,那他当时也担心说,直接教母亲无相念佛,怕母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诸佛的心量都是广大的,就好像菩萨心量也是广大,不是说;你今天来修学佛法,我才度你的,外道我都不理他。也不是!外道如果说他对于佛法有兴趣,他想求得解脱,照样都度。菩萨的慈悲、诸佛的慈悲它是很广大的,它不是很狭隘的,乃至有一些因缘不具足,还不能听闻第一义谛的,也可以摄受喔!不是那么狭隘说,只有第一义谛,闻熏第一义谛的才摄受,其他都不摄受,那这样子就窄化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