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注:贤劫千佛本是往昔无量劫前一位转轮圣王所生的一千位儿子,后来一起学佛;历经无量劫后,在贤劫中前后相继成佛。韦陀菩萨当时是最小的弟弟,发愿要护持所有兄长都成佛以后,他最后成佛,所以是贤劫最后一佛。)诸位看到韦陀菩萨按着一根金刚杵,是这样威武的样子,祂的金刚杵是哪里来的?它是天然生成,不是打造出来的,而且三界中没有一物可以毁坏它,所以说它是无坚不摧 admin

2020-07-23

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福慧增长!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7集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正元老师开示 admin

2020-07-23

  佛法的话,你要让对方能够怎样?能够修学佛法,那这个度他就不是一天两天、一辈子两辈子,而是可能是无量劫生死的事情,所以你要用无量辈子的生死来偿还,这当然抵得过你当初只有杀他一条命,甚至说必要的时候,这位菩萨让他多杀几次也没有关系。所以菩萨道它的观点是非常开阔的,因为四宏誓愿有说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无边的众生不管是对我们有恩,或是对我们有仇,我们都 admin

2020-07-23

  「明心以后,因为是真正修学佛法的人,所以过去世的眷属们当然大部分也都是学佛人;所以悟后心地开始清净了,就会由于种子流注而感应出过去世的配偶。在第一次遇见时就会出现状况──一见钟情,于是就心迷意乱。请大家都要很小心提防,不要因为这种情况而产生邪淫,免得坏了如来藏正法。如果直觉到某某人过去世是你的配偶,接着在第二剎那就必须了断,不许犹豫而拖到第三剎那, admin

2020-07-15

  5、打扫清洁讲堂道场,令来者发起一念欢喜,成就未来学佛因缘。圣位菩萨胜鬘夫人在《胜鬘经》发狮子吼:“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注7)真正学佛人必发起四宏誓愿,乐于为正法付出,出力(身)、出时间(命)、出钱(财),直至未来,都无吝惜。若不肯以身命财护持正法者,而欲求悟乃至成佛,都是痴人说梦。智积菩萨在《妙法莲华经》 admin

2020-07-12

  他多次强调“生从何处来,死从何处去”,只有“知得来去处,方名学佛人”。看话禅正是追求大彻大悟、力求达到最高境界的内省式的参禅方法。他念念不忘对“生死大事”探究,也许是家乡山东慧云寺的古对联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宗杲经过30余年不懈的努力,将看话禅这一禅门的特殊修正方法,进一步完善化和普及化,将临济宗的法运推向了一个高潮,他 admin

2020-07-06

  所以,神通、异能在我们修学佛法的初期,我们是不修学它的;可是当我们修到一定的果位之后,我们也要去修学它,因为它能够让我们对如来藏的功能性有更多的理解,而能够让我们了知法界中一切法的内容。所以,神通跟异能,不是我们在三贤位的菩萨所应该修学的,而这是我们未来在三地以后我们才要修学的内容。所以,佛法中承认有这些神通、异能,可是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要修学的内容 admin

2020-07-06

  又有人主张说:我的证量是高于释迦牟尼佛的,想要学佛法的话应当要从我而修学。所以,一些急于想要出人头地的人,就纷纷趋之若骛;结果发现其所说的法,仍然离不开欲界之中好为人王的法,更何况可以及得上已亲证究竟世出世间法的释迦牟尼佛呢?又好像有人主张说:修双身法是可以即身成佛的,而且成的是佛上佛。所以,一些没有智慧的人就想既然可以享受人间的鱼水之欢,又可以有 admin

2020-07-06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一者,世间人,包括一般学佛人在内,真的很执著,不仅执著我所有的,譬如眷属、财富、名声等等,而且也执著自己是否存在,认为自己无法存活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所以在生离死别的时候,总是做出让世人摇头的事。如同这位妇人被火气逼迫时,不得不将儿子的尸体拿来挡火气,以免自己被火烧到。因此,当众生因为无明而执著我与我所时,就会在世间造种种善业 admin

2020-07-06

  这真的是一个大愿啊!有时候甚至还说,比起一般学佛人,在受了三归依之时,随着维那唱诵四宏誓愿,但毕竟只是随口念诵而已,不如须摩供养世尊之后,心得决定所发的大愿。而且须摩又说:大威德世尊,当证知此事。此时,即便是其他的菩萨,在旁听到须摩所发的大愿,尚且都应当随喜,因为这是有一分福德的;除此之外,这一念的随喜,还可以作为未来世互相之间为法眷属的因,那真的 admin

2020-07-06

  这个教诲就是说:禅定本来就是一个共外道法,我们要修学佛道的人也要修;但是不仅仅是我们学佛的人能够修,能够得证禅定,其他外道也可以。但是它有一个根本的观念,大家要建立的,就是说要先有戒,然后才得定,这也是安全的修法。所以佛陀就在讲戒律,五戒跟禅定的关系,祂就特别说明,就是说杀心未除,落入神道;如果是偷盗,就是偷心不除,就落入邪道;如果是淫心不除,那就 admin

2020-07-06

  菩萨就跟他讲:我就是常常在修学佛道。这个国王就继续问:佛道是什么呢?菩萨就跟他讲:它其实就是无常、苦、空、无我这四种无常的道理。国王听了,就希望菩萨能够跟他详细地解说,菩萨就跟他讲:这个世界无常,因为终有一天会坏灭,所以这是无常的道理。国王听了说:嗯,这个我知道,世间的物质,没有一件是能够长久存在的,所以是无常。然后菩萨又继续说苦,就从我们出生到我 admin

2020-07-06

  所以大心欲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者,在此世娑婆世界的这里学佛,就应该努力的熏习第一义知见及其它次法的功德成就,那就你求生极乐的果德就很容易的增上。这个部分的观念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要说寻觅正法的熏习因缘,也要依止于善知识的开示正理的知见而努力修行,并且必须要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这些基本的功德,要这些功德。再来,我们 admin

2020-07-06

  (接续832期第二篇)所以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佛陀跟这些弟子们都是累世的因缘,所以我们学佛想要修福跟修慧。一般福都是以五戒,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戒如果再守十戒就是十善,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戒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戒,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戒为首,就是要戒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 admin

2020-07-06

  然而诸佛世尊所以可以作这样的一个示现,并且还可以选择接受供养的方式,这是因为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有着从修学佛菩提道,加上利乐有情而得的福德智慧,才能够成办这样一个示现。这个道理,再简单来为大家作个叙述,以免有上述所说没有智慧的人出现。从菩萨因地开始心得决定而发起成就佛道的一刻开始,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若单从圆满福德的部分来说,容许初发心的菩萨在布 admin

2020-07-06

  那这样讲的话,其实已经造成了毁谤大乘法的这个部分,不管它是属于自己的邪见——自己因为自己的见取、自己邪见的误导,或者是因为恶知识的邪教导来让他毁谤大乘法,那就是断除了他在往生、求生极乐世界很重要的这个部分,所以这非常可怜!所以说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资粮和障难的认知是非常重要,这个次法的部分需要大家都要理解而且去收集、而且去排除的。所以说 admin

2020-07-06

  我们今天还是要跟各位分享学佛释疑。我们要分享学佛释疑的这个题目,今天是有人问到说: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是学佛吗?也有人说:那我只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就好了,干嘛要学佛?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把这个问题作个说明。那什么叫作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呢?那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个是很多人都在说的一个经常在流传的一句话。其实,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未必 admin

2020-07-06

  所以说对于这个娑婆世界的学佛人来说,除了我们今世在归依三宝的时候,其实所归依的对象应该要包含圣弥勒菩萨,因为归依于圣弥勒菩萨可以让在修学声闻法道的人,可以实证阿罗汉果、阿那含果等;声闻法中一切大师跟学人能够在未来弥勒佛初转的声闻三会——龙华树下的三次说法中得以证得如上述所说的阿罗汉果,乃至于辟支佛果等二乘法道的殊胜果德。这个部分,我们从《 admin

2020-07-06

  ─平实导师─(2013年6月初版八刷版本里没有此段文字)────────────────目录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二、我见之意涵三、如何断我见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丙、断疑见丁、断戒禁取见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甲、五蕴我乙、十二处我丙、十八界我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甲、识阴的定义乙、识 admin

2020-07-06

  各位菩萨!在《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这一品里面,是由过去曾经是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来为学人提问,祂故意问维摩诘菩萨说:菩萨如何才能通达佛道?因为这部经的经主是维摩诘菩萨,所以必须由维摩诘菩萨来告诉学佛人通达佛道的道理。您猜看看,维摩诘菩萨祂是怎么回答的?祂说:【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维摩诘所说经》卷2)您看,光是这一句话,就足够令人丈 admin

2020-07-06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