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盘,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马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niǎnyú),欢 | admin 2020-06-14 |
|
以是方便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 | admin 2020-06-14 |
|
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尔时无数千万亿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 | admin 2020-06-14 |
|
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尔 | admin 2020-06-14 |
|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 | admin 2020-06-14 |
|
我于前世劝是诸人,听受斯经第一之法;开示教人令住涅盘,世世受持如是经典。亿亿万劫至不可议,时乃得闻是法华经;亿亿万劫至不可议,诸佛世尊时说是经。是故行者于佛灭后,闻如是经勿生疑惑;应当一心广说此经,世世值佛疾成佛道。《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 | admin 2020-06-14 |
|
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 | admin 2020-06-14 |
|
大方广如来藏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之后,当热时际,与大苾刍众千人俱,有学、无学、声闻、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获得正智。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弃重担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到于彼岸。所 | admin 2020-06-14 |
|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admin 2020-06-14 |
|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二)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二三)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二四)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二五)设我 | admin 2020-06-14 |
|
所以佛陀经过苦行之后,然后衪最后明心见性成佛之后,衪确定说,这个都不是!所以衪才方便开许了灭尽定这个法,来让具有四禅八定的外道断我见,断我见之后,他可以把觉知心灭了,然后进入灭尽定,这个时候,他的色法跟心法区分得最清楚。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他的心法,已经灭除了最多,也就是从解剖的概念来说,就是他的心法被切除得最多。因为到了灭尽定的时候,他是想知灭,为 | admin 2020-06-12 |
|
------------《涅槃经》卷六龙树菩萨根据《无尽智慧所说经》中“说诸法究竟性空者为了义经,以种种名相说世俗法者为不了义”为总旨,视第二法轮《般若》部诸经为了义经,广泛开演般若深义、诸法缘起性空之理,造中观六论,开创了中观见。依《解深密经》的划分原则,第一、第二法轮为不了义,第三法轮是了义;依《无尽智慧所说经》的划分原则,第一、第三法轮为不了义 | admin 2020-06-12 |
|
![]() |
佛陀如是开示之目的.实因佛菩提道之修证,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无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者,即无可能;是故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始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亦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之资粮;如 | admin 2020-06-11 |
直到阿育王时代,声闻法中的上座部及大众部才开始对戒律的主旨与布萨有了诤论,以及对于生死及涅槃等法有了不同的见解。有说世尊涅槃后将近二百年时,大众部将文殊与阿难等人结集的华严、般若等大乘经掺杂于声闻三藏中而说,当时有人信受,也有人不信;缘于此,大众部又分成一说部、出世说部、灰山住部(或名鸡胤部)。于将近二百年时,又因为法义深浅之异执,大众部再次分出多 | admin 2020-06-10 |
|
![]() |
html真假开悟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35.html真假禅和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36.html眼见佛性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37.html普门自在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38.html印顺法师的悲哀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39.html识蕴真义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40.html随缘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41.html | 三摩地 2020-06-10 |
![]() |
诸位同修好本站上周推出三摩地手机版增加部分新功能新功能一:复制网页一段文字后自动加网站链接新功能二:微信分享网站文章带网站标题图片此次新功能的增加,虽然提升了诸多方便,也有不少同修提了改进意见,对此特别更正调整如下:三摩地四大板块:影音板块:2400集讲座视频+文字mp3板块:2400集讲座语音+文字 读书板块:所有书籍+电子报+2400集讲座文字论坛板块:书籍 | admin 2020-06-10 |
![]() |
后来又说一切归零、重头开始),无法认同证悟明心之真见道唯在七住不退。如是等等不一而足,于法义顿生诤见,攻讦大乘见道正理。当时有人于外听闻上述说法,即详列诸等扞格正理之处,来信请益平实导师;平实导师于三月二十九日收到信14,即于次月十九日覆信兼跋15,以《灯影》一书历历分明指出退转者所持之谬见所在,二十余万字,悲心滂沱如是。 事隔多年,再有正觉教团亲 | admin 2020-06-09 |
换句话说,「佛」之所以称之为佛,不但解脱道中的习气种子得要全部灭尽,还得要佛菩提道—也就是大菩提—能够具足圆满证得;而这个佛菩提道必须要从明心开始,再藉着明心来修证般若的别相智;经由般若的别相智再来修证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尚未圆满之前叫作道种智),所以初地到十地法王的一切种智都称为道种智;当一切种智圆满具足了就称为一切种智,具足证得一切种智 | admin 2020-06-08 |
|
第二种是缘觉圣人,生在无佛之世,不必经由别人开示,他自己推断出一定是有一个本识,才能有这个名色引生的十因缘、十二因缘法;因此他也愿意灭尽自己而不受后有,捨寿时灭尽自己而取无余涅槃。第三种贤圣可就不一样了,这些人都是菩萨摩诃萨;菩萨并不是像声闻圣人只是相信,也不像缘觉圣人只是推断确定,而是要亲证那个本识的实际存在;菩萨得要把本识找出来,必须现前观察: | admin 2020-06-08 |
|
)不论是修习二乘菩提,或是修习大乘菩提,最后都是要归结到如来藏心,始终不曾离开过如来藏;但在事修上面却是要从六根下手,所以说「圣凡无二路」。可是在事修上下手时,就必须观察真妄相交、虚实相交、空有相交,必须认清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全都犹如交芦一般虚妄不实,必须细观这些法都如同交芦一般全是假有的法性――「汝观交中性」。(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