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南牟萨怛他苏伽哆耶(归命一切诸佛一)阿囉(luō)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归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二)娜牟萨婆勃陀(敬礼一切诸佛三)勃地萨哆吠(fèi)弊(归命菩萨四)娜牟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zhī)喃(敬礼正遍知五)萨失囉(引)皤(去)(pó)迦僧伽喃(敬礼辟支佛及四果人六)娜牟嚧鸡阿囉喝哆喃(归命罗汉等众七)娜牟苏噜哆半那喃(八)娜牟塞羯唎(二合)陀(引)伽(轻去)弥喃(敬礼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厉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又善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与佛诤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若非我弟子,即与涅槃共诤,与佛共诤,与法共诤,与僧共诤。舍利弗,如是见人,我则不听出家受戒。舍利弗,如是见人,我则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舍利弗,若人除舍如是不善贪著事者,于我法中出家求道,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不贪涅槃,于毕竟空法不惊不畏,是人尚为断诸法故勤行精进,何况如是不善贪著,谓著我、著众生、著人、著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利弗,说法甚难!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见是尼犍子道。何等为邪见?谓是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舍利弗,若有众生,闻如是经第一义空无所有法,心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巧幻师及幻弟子。于四衢道。或取草叶及木石等。聚集一处现种种幻事。请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摩尼真珠珊瑚玉石。及仓库等若有诸人婴儿凡夫愚痴邪智。不能了别草等幻本。是人若见若闻作是思惟。谓实有此象马四兵及以库藏。若见若闻随能随力执着见闻。作是言说。此是真实异此非真。是人则应重更思量。若有诸人非婴儿凡夫。及愚痴邪智识知如是草等幻本。若见若闻作是思惟。无有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优楼频螺迦叶兄弟千人。舍利弗大目连等二百五十人。频婆娑罗王等八万四千人。于最末后须拔陀罗乃至遗法八万四千诸深法藏。若有众生得闻一句一偈之者。一切皆得与大涅槃而作因缘无明罗刹集卷下 (原标题:无明罗刹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正直成熟圣弟子众。无量无边恭敬围绕。住于无余清凉涅槃。乃至世界穷尽不舍众生为利益事。阿难。是如来界自性净故。于众生处无异相故。无差别故。极随平等清亮润滑。最妙柔贤与其相应。阿难。譬如水界自性清润。能摄能润能长一切药草树木。如是阿难。一切诸佛在因地中。依如来界修行善根利益众生。为此事故来入三界现生老病死。是诸菩萨生老等苦非真实有。何以故。已如实见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此众中多有弟子。于我灭后能护正法说此经者。贤护等五百菩萨最后一人。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于我灭后。当击大法鼓。吹大法[彖/虫]。设大法会。建大法幢。尔时童子即放弊魔。时诸大众语童子言。汝已授记。尔时世尊复告大迦叶言。今汝迦叶。如守田夫无善方便。不能堪任护持此经。今此童子闻此经已。能善诵读现前护持为人演说。常能示现为凡夫身。住于七地。正法欲灭余八十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即说赞曰菩提树常住弟子乐依止安根不动摇故得生定牙获果常不变是故稽首礼大云初分智健度第三十一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智初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说之。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法增长法门。喜食法门。无尽意法门。贪神通法门。施舟法门。不乐世间法门。庄严地法门。庄严界法门。乐调法门。住时法门。善男子。是名十法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彼佛众中有大弟子字摩诃男。心生善欲而作是念。善哉大王。善解如来甚深法界。时佛即为时会大众。说王所解深法妙义。大众已闻皆生惊疑。时佛即告诸大众言。此王功德不可思议深不可测。非是汝等所能得解。尔时大王闻佛称赞己之功德。心大欢喜即起供养。右绕千匝以采宝华用散佛上。而复赞叹即发愿言。未来当有释迦如来兴出于世。以大方便示法灭时。我当于中出家修道。受持净戒具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设有疑惑当复问谁时有无量诸大弟子。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薄俱罗。尊者优波难陀。如是等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战掉。乃至大动不能自持。心浊迷闷发声大唤。生如是等种种苦恼。尔时复有八十百千诸比丘等。皆阿罗汉。心得自在所作已办。离诸烦恼调伏诸根。如大龙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围绕。如师子王师子围绕。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于其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我声闻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当为世间广宣如是大乘经典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发虽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弥十戒。或有长者来请众僧。未受戒者即与大众俱共受请。虽未受戒已堕僧数。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教弟子声闻人等。尸波罗蜜诸禅解脱三摩跋提修诸正勤。何缘不说如是甚深大乘经典。如来何故不以无量方便教大迦叶人中象王诸大人等。令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故不治诸恶比丘受畜一切不净物者。世尊。实无有病。云何默然右胁而卧。诸菩萨等凡所给施病者医药所得善根。悉施众生而共回向一切种智。为除众生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贪欲嗔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妒悭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以证明:佛次第为佛弟子们说法,所以才会施设三转法轮来隐说及明说空性心等内涵,让佛弟子们依据自己的种性、自己的根器、自己的因缘等等修行,最后得以成就三乘菩提,乃至得以成就唯一的佛菩提。同样的道理,佛在《心经》中为菩萨们开示色法之虚妄我与空性心之真实我两者体性是不一样的,可是色法本来就是空性心的局部体性,不能离开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佛才会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很多佛弟子们对于这段产生疑惑,因为他们知道诸法本来就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怎么会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譬如一个人在母胎为胎儿,出生为婴儿,慢慢长大成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最后死亡。不都是有所生、有所灭吗?又譬如意识,有时烦恼少一点,意识变得比较清净;有时因为烦恼增加,意识变成比较染污,怎么可能是不垢不净呢?又譬如熏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身为佛弟子们当然要相信佛语开示,不是吗?如果不相信佛语开示,还算是佛弟子吗?既然佛弟子相信佛语不虚妄,般若波罗蜜多咒当然能除一切苦而且真实不虚。为什么?最主要原因,是菩萨亲证《心经》所说一切有情真心之所在,并依此无智亦无得的体性修行,最后能除众生种种苦而真实不虚妄。所以,佛最后才为大众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那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后记《八个奇妙的心》一书是依据玄奘菩萨的著作,向所有读者介绍佛法所说的八识法义。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提向上那一著子,教兄弟日有趣向。至于虎丘隆、佛智裕、华藏民,皆一代伟人;其教之修己之方、接人之要,亦靡不委曲周至,不致渗漏。而后已今之学者,资禀志气较大慧辈,不啻霄壤之隔;而又弁髦参悟操履之功,妄欲荷担佛祖重任,是奚异跛鳖而逐飞龙,凡庸而希梵位哉!】如是记载,显示一项事实:自古以来,错悟者多、真悟者少;错悟者亦广著书籍藉以求名,便使自宗意识境界之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现在请大家看,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彼有菩萨以胜解力,为诸众生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印度佛教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以及成因,如《佛临涅槃记法住经》载,世尊如是悬记:“我涅槃后第七百年(约公元三世纪),……我诸弟子多著利养、恭敬、名誉,于增上学戒、定、慧等不勤修习。我涅槃后第八百年,吾圣教中乖争坚固。我诸弟子多相嫌嫉,结构恶人,尘坌讪谤,轻诃持戒,鄙贱多闻,不念六和,专思乖争,见不善巧;不敬师长,不正知住,欺诳谄曲,言词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