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阿罗汉死后入涅槃 在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佛子”有很明确的定义,也就是修学佛菩提道,证悟之后还得要发起道种智,还要发起金刚心——愿意尽未来际承担如来的家业;也就说,只有初地以上才有这个愿力与能力,一切外道不能把他屈服,这样才是佛子。因此在大乘法中,只承认菩萨是佛子——如来真子,不承认声闻罗汉是佛子;因为不回心的阿罗汉 | admin 2018-12-27 |
![]() |
而法布施的果报,因其所布施的佛法差别不同,或者是在于三界;若只布施通于外道的禅定之法的话,那么他的果报,也包括色、无色界;若是布施解脱道以上的法,他的果报是可以出三界,或者是随着施主的愿力,而回向欲界中的人天之中。其次,法布施是净多垢少。要说明这个道理之前,就必须进一步先定义法布施的范围,而说所布施的法,多分在解脱道、佛菩提道法之中。而这里所说的净 | admin 2018-08-15 |
![]() |
另外,从民间信仰的层次来说,也有藉由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咒力来加持众生的情形。这种加持力完全属于他力,而非自力,那就是以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及咒力,直接来解除被加持者的问题,这是一般世俗人所共同企求和信仰的;因为不需要靠自己去修持,不需要付出相对的代价,就能解决重大的危机,这也是民间的鬼神信仰之所以能够普遍存在的原因。可是,累次的加持只能阻挡祸患于一 | admin 2018-08-09 |
![]() |
只要有信心,只要有愿力发愿往生;只要真的去念,一定可以去,没有一个人不能去。五逆重罪尚且能去,何况是我们不造重恶,在世的时候又布施行善念佛,所以一定可以去。08此外,念佛的人容易除慢,念佛的人,心比较淳厚,所以能够把慢心消除掉。而且念佛常常要拜佛,一面拜佛一面唱忏悔偈,每天忏悔。我们常发现很多念佛人,一面拜佛一面掉眼泪,慢心在念佛拜佛中不停地消除掉。 | admin 2018-08-04 |
![]() |
这些物品或是手印,都作为佛菩萨法德的标志,象征著各自特殊的愿力与因缘。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18集正觉陀罗尼的根本手印陈正源老师 (原标题:略说陀罗尼与手印) | admin 2018-08-04 |
![]() |
在这个譬喻当中,“考试成绩”就等同于往生者过去所累积的福德资粮;而“选填志愿”就等同于往生者的愿力,也就是“随愿”,也就是心里想要投胎受生到哪一道去的那个期望。以上这就是在三界之中,有情众生六道轮回的法则,其重点就是这一位往生者,他所累积的福德资粮会决定一切。接著,我们再来探讨将流落到畜生道的有情众生,他的中阴身生起是如何的状态。如果这一个往生者生 | 三摩地 2018-08-03 |
![]() |
那什么叫作随愿呢?这一类就是乘愿再来的有情,他有足够的福德可以投胎受生到条件更好的上一道去,例如天道;但是因为愿力的关系,他宁愿留在人间广度有缘的众生,这就是随愿。——*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一)第096集中阴身之正说林正仁老师(原标题:众生轮回的运转法则) | 三摩地 2018-07-31 |
![]() |
愿力发得非常详细,这个时候十方世界的诸佛就称赞这位菩萨的愿力,并且称赞说:你这个愿太好了,将来一定会达成你的志愿,一定会圆成佛道。这个鳖被放生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的夜里,这只鳖——乌龟类的鳖来咬这个菩萨家里的门,这个门就发出奇怪的声音,菩萨就派人去查看,结果发现这个鳖在咬门;菩萨出来看的时候,鳖就跟他讲:我因为受了你的大恩大德,得以保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法布施的果报,因其所布施的佛法差别不同,或者是在于三界;若只布施通于外道的禅定之法的话,那么他的果报,也包括色、无色界;若是布施解脱道以上的法,他的果报是可以出三界,或者是随着施主的愿力,而回向欲界中的人天之中。其次,法布施是净多垢少。要说明这个道理之前,就必须进一步先定义法布施的范围,而说所布施的法,多分在解脱道、佛菩提道法之中。而这里所说的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项,为什么能够因为布施发种种愿呢?它的道理在哪里?佛陀这么开示:【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告诉我们说,因为布施这个福一定存在,因为具足身口意行,这个身口意行,已经熏习在自心如来中,同时也有作意,这个作意也储存在自心如来中,所以这个福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谨遵释迦金口之教,专念阿弥陀佛,求彼世尊愿力摄受,待报满时,往生极乐,如顺水行舟,不劳自力而至矣。(禅净双修,以净为归,在北宋后期佛教界已成为时代之潮流。)9、清献公赵抃居士,任殿中侍御史,为人耿介,不避权贵,京城里的人都称他为铁面御史。赵抃居士平生不治资业,不近声色,乐善好施,恤贫救人不可胜计。四十余岁开始栖心佛教。经常亲近佛慧禅师,请益佛法。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如果是念阿弥陀佛的话,阿弥陀佛的慈悲就可以让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只要他有信心、有愿力,发愿往生,并且要真实的去念,这样的话就一定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大家想想看,犯了五逆重罪的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我们不造作恶业的人,而且我们学佛人在世的时候又不断的布施行善,不断的念佛,那么我们更可以去嘛。另外念佛人还有一个利益,就是说念佛人容易修除慢心。因为念佛人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不管怎样的情况下,你还是对三宝有信心,所以你才会想要在这个世间上,看看这释迦牟尼佛所成就的五浊恶世的佛法世界,到底这样的佛法是如何地流布,作为你愿力的显现,作为你菩萨精进波罗蜜的砥砺的基石,和你将来佛土如何成就的发愿的参考。所以你既然是因为愿力来到这里,就不要去贪著那五蕴,不要贪爱世间的五欲,你要拥有智慧,懂得做一些割舍、割爱,你可以把它的比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时候要求佛?就是当你意志怯懦的时候,你要去求佛,你不用去求其他的人,意志怯懦的时候,你就是应该向佛禀白,这样向佛说,更加地发愿,佛要的就是你发起更多的愿,要你坚固你的愿力。那你可能会疑问说,我发的愿已经够大的,已经大到不得了,还能再发什么愿呢?然而发了愿以后,还是可以继续发其他的广大愿,无尽愿,摄受众生愿,这愿力可以无穷止尽的发下去,没有人说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说到了60,就要舍报,就是还剩下10年,你要想,时间岁月是不待人,10年,或在坐的各位15年,不一定,但是这时间不可能让我们悠哉悠哉的过去,时间一下子就跑走了,它根本不理会我们是不是发了广大的愿力,但是等到这报尽命终的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你会悔恨吗?还会说哪些事情还没有完成吗?因此说你如果要用功,要作个计划,不是像有些人写一些奇奇怪怪的计划,结果最后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原标题:劝发菩提心文) | admin 2018-07-23 |
![]() |
成佛时或以同样名号,或因愿力而故意以原来本师佛之名号为其佛号,并不一定延用原来菩萨位时的名号。一切人都有光环,大小不一。心性狭劣者光环小,心性广大者光环大;心性污浊阴沉者,光环为绿、黑、蓝色,心性大嗔者为红色……各有不同;证悟者之光环为金光芒,有禅定者光环较强,定光为白光;有禅定境界而且已悟者,为白光中夹杂金光;有种智者,则金光芒夹种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从民间信仰的层次来说,也有藉由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咒力来加持众生的情形。这种加持力完全属于他力,而非自力,那就是以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及咒力,直接来解除被加持者的问题,这是一般世俗人所共同企求和信仰的;因为不需要靠自己去修持,不需要付出相对的代价,就能解决重大的危机,这也是民间的鬼神信仰之所以能够普遍存在的原因。可是,累次的加持只能阻挡祸患于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从事这些供佛、礼佛、拜忏、超度等这些佛事的时候,除了要有信心、要有愿力之外,当然要心无旁骛,一心恭敬;这样不仅能够将福德确实地回向给亲属跟往生者,也能够累积自己的福德,增进自己值遇真善知识的因缘。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有了功夫,有了知见,就能够一念相应慧,与实相相应,能够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原标题:朝山、劝募、联谊等等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过,不会现前,不是叫你享受荣华富贵啦,那是因为你的愿力抵过你的业力,因此业道的障碍暂时不会现起,所以不要想太多了。只要你的菩提心不断地记得,不论这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困苦,或是怎么样,你都当作菩萨行所必经的过程,乃至于成佛之后,一样都可以安忍,安忍众生不知道你是佛,安忍众生来毁谤你,来鄙视你,这些过程中,你都可以甘之如饴。这样思维接受以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