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四所显示故者;此谓无为法略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悉依四法之所显示。四法谓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类法和合,方显六种无为法,缺一不可。譬如虚空无为,此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双具有性空性。本来已有,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b、禅关策进节录----诸经引证节略《大般若经》“空中声告常啼菩萨言,汝东行求般若,莫辞疲倦,莫念睡眠,莫思饮食,莫想昼夜,莫怖寒热。于内外法,心莫散乱。行时不得左右顾视,勿观前后上下四维等。”《华严经》“勤首菩萨偈云,如钻燧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在人间必定八识心王具足,若无八识心王具足及运作,五遍行心所有法不能在人间生活存在及运作;若无五遍行,则五别境心所有法亦无法生起及运作;若无五别境心所有法,则不能了知一切法;若不能了知一切诸法,则善十一、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不定四等四十一心所有法,也不可能现行及存在;若无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等二位诸法和合运作,则无色十一可以让行者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能配合自己所生的七转识、心所有法等,出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为吾人所受用;祂也能在出生七转识等万法的运作过程中,显示祂自己的六种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而由吾人所亲证;由此等无为法的亲证缘故,得以进修二乘解脱道及大乘佛菩提道,所以如来藏才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也因为祂无法被灭除,所以才能说是金刚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根据《百法明门论》,将无为法分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等,总共有六种。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来介绍这六种无为法。首先说明虚空无为。什么叫作虚空无为呢?所谓虚空无为是说,众生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其体性犹如虚空,是无为性,是无作性,非由他作,是不生性,是常性,是不坏性,是不老死性;由于藏识具有以上所说的种种体性,因此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了前面这四大类的法之后,就能够显示出六种无为法,就是真如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想受灭无为、不动无为。这些无为法都是依附于阿赖耶识——如来藏——的涅槃性而建立的。一般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要断尽烦恼之后才能修得涅槃,但是这是从二乘菩提来说的;从法界实相来说,其实涅槃并不是修来的,但也不是不修而能得。这个的说明,要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根据《百法明门论》,将无为法分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等,总共有六种。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来介绍这六种无为法。首先说明虚空无为。什么叫作虚空无为呢?所谓虚空无为是说,众生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其体性犹如虚空,是无为性,是无作性,非由他作,是不生性,是常性,是不坏性,是不老死性;由于藏识具有以上所说的种种体性,因此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择灭无为是指行者以虚空无为为基础,而继续进修出世间法;由于无漏法之修学,产生了简择的智慧,因此就有了抉择力,而得以灭除种种导致分段生死之杂染;从此能以择灭无为之无漏智,而使烦恼障种子在现行时得以加以灭除;由于这种灭除烦恼障现行之无漏性,是依抉择力而产生,所以就立名为择灭无为。这显示出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的择灭无为种子已经开始生长了。如果依解脱果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四所显示故者;此谓无为法略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悉依四法之所显示。四法谓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类法和合,方显六种无为法,缺一不可。譬如虚空无为,此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双具有性空性。本来已有,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祂能配合自己所生的七转识、心所有法等,出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为吾人所受用;祂也能在出生七转识等万法的运作过程中,显示祂自己的六种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而由吾人所亲证;由此等无为法的亲证缘故,得以进修二乘解脱道及大乘佛菩提道,所以如来藏才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也因为祂无法被灭除,所以才能说是金刚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四所显示故】;此谓无为法略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悉依四法之所显示。四法谓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类法和合,方显六种无为法,缺一不可。譬如虚空无为,此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双具有性空性。本来已有,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