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人间微火出现时,妳尚且如此做;当地狱火出现的时候,痛苦更胜于世间火百千万倍不可胜数,妳又如何自保呢?当世尊作了这样微细的开示,并且也说:如果能够布施、持戒、忍辱,未来世不生三恶道,在人天享福,乃至可以入涅槃。妇人听了觉得很惭愧,也深自悔责,对世间的恩爱不再眷念,接着思惟五阴世间真的很苦;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厌离五阴苦,得了法眼净,成了声闻初果的须陀 三摩地

2018-08-01

人间微火出现时,你尚且如此做;当地狱火出现的时候,痛苦更胜于世间火百千万倍不可胜数,你又如何自保呢?当世尊作了这样微细的开示,并且也说:如果能够布施、持戒、忍辱,未来世不生三恶道,在人天享福,乃至可以入涅槃。妇人听了觉得很惭愧,也深自悔责,对世间的恩爱不再眷念,接着思惟五阴世间真的很苦;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厌离五阴苦,得了法眼净,成了声闻初果的须陀 三摩地

2018-08-01

因此密宗喇嘛所说的持戒清净,就是遵照密教祖师所施设的“三昧耶戒”,每天都要和女信徒合修双身法。所以大家不要被骗了,误以为这个“三昧耶戒”是佛教中所说的持戒清净,他们美其名自称是欲贪为道的金刚乘,并且夸耀说密教佛所传的无上瑜伽,超越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大乘般若。可是,如果我们详细地去考查他们的理论的话,就会发现有的是以意识细心来替代第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说:吃素这件事情,那当然这跟持戒、跟行善都有关系。比如说,有的人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养生或是美容去吃素;然而持戒的人,是为了自己不去杀害众生,不让众生因为自己而被杀害,所以才吃素。那你看看,单纯吃素外相上看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你得要问对方说:你为什么要吃素?这样才会了解个中的差异。而这两种不一样的心态,所做的相同的事情,果报却是不一样的!当然以持 三摩地

2018-07-23

这种事情能够发生在我身上,我相信也会发生在其她人的身上,所以,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今天,我始终痛下决心面对自己,把我无知羞辱的过去写出来,以警示学佛居士,帮助与我有类似痛苦的人,得到与我一样的解脱,相信真诚的悔过心,会得到十方诸佛加被,涕泪哀怜之余,恳请十方大德诸位菩萨,接受我真诚的忏悔,我将痛改前非,决不重蹈覆辙!我发誓:自此以后,一定认真持戒 三摩地

2018-07-23

作《慈悲三昧水忏》的悟达法师,曾经是十世持戒精严的僧人,这一世德行感召被封为国师,后因皇帝赐沉香法座而顿生一念我慢功利之心,于是被过去冤家得便,腿生人面疮,痛苦不已。既然是凡夫僧总会有过失,有见地和发心的偏差,如果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僧人,也许影响并不大。但如果成为了具有巨大影响力、地位崇高、又经常讲法的佛门领袖人物,其见地和发心出现了一点问题, 三摩地

2018-07-23

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著,开始努力精勤地持戒修学,一心就为了想要赶快生天,和这些美丽的天女在一起。这样努力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佛陀又带著他来到镬汤地狱去,让他看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要如何才能把祂们一一给找出来呢?依照善知识教导,就是要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没有具足这六波罗蜜,就不能成就佛法中的果证。至于如何修六波罗蜜?这个自然是菩萨们要教导大家的。末学因为最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对于修忍辱行有比较深一些的体会,再这里写出来与众菩萨们做个交流。依于这个实证的道理,修忍辱也需要实实在在去修 三摩地

2018-07-23

10而我们布施供奉这些物品给诸佛菩萨、解脱者或持戒人,未来世可以得到大福报,并且可以在命终之后生天,乃至可以速证涅槃。注2《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四者,有大威势;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六者,恒作转轮圣王;七者,恒为上 三摩地

2018-07-23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各位菩萨能够好好用功,然后早日证得解脱道或者佛菩提道,这两样智慧能够增长,持戒清净。(原标题: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是六度波罗蜜的第一度,如果这一度修不成,后面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甭提了!因为六度之间息息相关,六度万行是以布施为基础;如果布施不能成就,持戒也就不能成就,为什么呢?因为布施修足了,有了舍心,就不会想要从众生那里去贪,这样持戒才能持得好,持戒的因缘才能成熟。同样的道理,如果布施不能成就,瞋就无法布施出去,心中就会常常有瞋;把瞋布施出去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上一集由正纬老师解说了十信位的修证,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的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的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在学戒的时候,应该要依照佛陀制戒的精神来持戒,而不要被戒相给绑死了,而弄得自己在世间法上进退不得,反而更没办法好好地学佛。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把方便当随便,结果只是随顺自己的习性胡乱地造作,那就完全失去持戒的意义了。像现在的环境,已经和佛世时大不相同了,已经不能够没执照而私自为人免费看病。那么如果说,想要为别人看病的话,那就应该努力去考取医师执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从世尊这一段的开示,就可以了解到:原来世尊祂并不认为,法布施是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专有的权利;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男女居士,只要是证悟了,而且有能力弘传,能够教导其他人对佛法具足信心,教导持戒、布施、多闻,甚至能够使他出生菩提智慧的话,一样都可以作法布施的。这是因为大乘菩萨的法道,和着重出家表 三摩地

2018-07-23

从上面世尊的开示的说明,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要作法布施,除了要教导别人具足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的信心之外,还要教导别人持戒,而施给众生无畏,以及作法布施而使得人生起多闻的智慧;而所作的这些法布施,不但能够利益众生,也会让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寿命绵长、多饶财宝、身得大力、身心安乐、得无碍辩等等的这么多的功德。而且在教导他人具足信心、持戒、布施、多闻、智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从世尊这一段的开示,就可以了解到:原来世尊祂并不认为,法布施是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专有的权利;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男女居士,只要是证悟了,而且有能力弘传,能够教导其他人对佛法具足信心,教导持戒、布施、多闻,甚至能够使他出生菩提智慧的话,一样都可以作法布施的。这是因为大乘菩萨的法道,和着重出家表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的人接受佛陀教导以后,同时也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阿罗汉托空钵的情况出现?阿罗汉是众生的福田,但是自己有没有福?为什么会托空钵呢?佛陀这样子说:【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持戒多闻因缘力故,乃至获得阿罗汉果;虽得是果,不能遮断饥渴等苦。若阿罗汉难得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就算是世俗人好了,想要得人天之乐,只是修持戒行——持戒,生到天界以后,这个福也是有差别的;如果没有布施,那生到天界去所受的福并不是平等,还是因为以他在人间所修的布施而受差别的福报。所以说以菩萨而言,要得人天之乐,除了布施以外没有第二条路;虽然菩萨布施不是为了想要求得人天之乐,可是这个理路上是告诉我们,要能够受得人天之乐,应该要布施。至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布施发种种善恶等愿,为什么说布施还有发恶愿呢?我们举个例子告诉大家:天魔波旬过去曾在毗舍浮如来法中,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么他修学这六度,不是为了信、敬三宝,他是为了什么呢?他是为了要障碍他人出离欲界,他想要有能力来扰乱他人出离欲界,他想要有能力来降伏他人,受他的控管,他想要来求富贵、想要求名闻、想要求声誉、想要获得殊胜的五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他守护着佛菩提道的法,是因为佛菩提道基本上在修学过程里面,六度不可缺;因为你没有办法去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话,就没有机会能够在佛菩提道中得到实证。所以对于要有实证的法的前提之下,一定要去修集福德资粮以及智慧的资粮。所以他为了他自己的佛菩提道,以及为了守护佛菩提道,他就要来行布施。另外上品施主他在布施的过程里面,不会选择这是怨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