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这方法有的人是从九想的“不净观”来除掉烦恼,因为他贪欲特重;有的人是因为他的瞋心很重,必须要修“慈心观”,烦恼就不会再生起,心就容易得定;有的人心中很掉散,他的攀缘非常重,妄想一大堆,心定不下来,就叫他修“数息观”;那有的人是愚痴,放不下烦恼,就叫他修“因缘观”来对治烦恼;我们会里则是运用“念佛观” | admin 2020-06-20 |
|
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习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4集佛教中的四悉檀是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佛陀有施设了一些方便法,让修行者的攀缘性能够安忍下来;例如在小乘法中的初步施设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来作为入道的初门。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 | admin 2020-06-08 |
|
![]() |
因此,佛陀有施设了一些方便法,让修行者的攀缘性能够安忍下来;例如在小乘法中的初步施设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来作为入道的初门。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习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什么叫做第一义悉檀呢?第一义悉檀是指大乘如来藏空性的中观类智、地上 | admin 2020-02-20 |
![]() |
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习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各位菩萨,在说完世界悉檀、对治悉檀和为人悉檀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第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佛陀有施设了一些方便法,让修行者的攀缘性能够安忍下来;例如在小乘法中的初步施设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来作为入道的初门。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嗔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原标题:完美人生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使有人是用修数息观的话,只用一个数目字的声音在心中,譬如说一……不停的在心中延续,这也算是正念,甚至于在心更细腻的时候,我们把一这个声音也把它舍掉,而住在一的数目字的意念里面。各位菩萨,这和参禅人所谓的看话头,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这样才叫作正念相续。而不是说心中完全无念的一念不生状态可以叫作正念相续。各位菩萨,这一个正念相续的知见很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停心观简单来说,对于贪欲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不净观,教导他如何去观行这个色身不净来对治他的贪欲;对于瞋恚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慈悲观,或者说是慈心观;对于妄念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数息观,也就是所谓的安那般那这样子一个数息的方法,来制伏他的妄念;对于烦恼等分,或者有人说是业障比较重的人,我们教导他念佛观,这个念佛观,就蛮相似于我们刚刚所说的无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停心观简单来说,对于贪欲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不净观,教导他如何去观行这个色身不净来对治他的贪欲;对于瞋恚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慈悲观,或者说是慈心观;对于妄念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数息观,也就是所谓的安那般那这样子一个数息的方法,来制伏他的妄念;对于烦恼等分,或者有人说是业障比较重的人,我们教导他念佛观,这个念佛观,就蛮相似于我们刚刚所说的无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佛陀有施设了一些方便法,让修行者的攀缘性能够安忍下来;例如在小乘法中的初步施设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来作为入道的初门。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佛陀有施设了一些方便法,让修行者的攀缘性能够安忍下来;例如在小乘法中的初步施设有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来作为入道的初门。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3集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正源老师(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为什么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因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比如贪欲重的修数息观不成,要修不净观,如是等等。)佛弃余寿二十年。有三因缘。一者用世间人贪身故。二者所教已尽。三者恐恶人诽谤之得罪重故。便取般泥洹。(佛世寿本为百岁,为何八十岁即入涅槃?一是因为世人都贪着色身的寿命;二是应说的法已说,应度的人已度;三是为了避免恶人造下谤佛谤法的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