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暂起一念,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忆念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住着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的心行法相,说这个心不是众生所理解的心----祂乃是非心之心。因此,三乘佛法所说无我的真实义,应该要善加分别。首先,二 | admin 2020-06-08 |
|
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暂起一念,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忆念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住着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的心行法相,说这个心不是众生所理解的心----祂乃是非心之心。因此,三乘佛法所说无我的真实义,应该要善加分别。首先,二 | admin 2020-06-08 |
|
所谓相似即佛,也就是中国禅宗之真正证悟者,在证得本觉心以后,亲自证知这个实相心,无始劫以来一向不于三界中之六尘起念,但却有自己极微细之知觉;能够如是亲证不在六尘万法中觉知了别的实相心,也能证知七识心恒时生起的粗细念以及极细念,就能观察实相心与七转识体相之别异,因此就能舍离虚妄想之粗分别,这就叫作证得第八识无念心体,也是《大乘起信论》中所说具有始觉智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说如是之心是实相心,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暂起一念,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念一切法,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住一切法,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相,说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亦广说如是心之中道性--所谓八不中道。复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著心,说此心即是涅盘实相; | admin 2020-06-08 |
|
![]() |
所谓相似即佛,也就是中国禅宗之真正证悟者,在证得本觉心以后,亲自证知这个实相心,无始劫以来一向不于三界中之六尘起念,但却有自己极微细之知觉;能够如是亲证不在六尘万法中觉知了别的实相心,也能证知七识心恒时生起的粗细念以及极细念,就能观察实相心与七转识体相之别异,因此就能舍离虚妄想之粗分别,这就叫作证得第八识无念心体,也是《大乘起信论》中所说具有始觉智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佛才要在二转法轮时明说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实存在;乃至在三转法轮时明说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存在,为菩萨们非常详细及深入地解说空性心的种种体性,以及祂共有几个心识,祂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让菩萨们可以亲证及体验;乃至最后,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佛道。由此可以证明:佛次第为佛弟子们说法,所以才会施设三转 | admin 2020-02-18 |
![]() |
在第二转法轮的大般若诸经中,就说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实相心、真如等等。在第三转法轮的方广唯识诸经中,就说为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如来藏等等。您看,佛开示了这么多的名称,其实所指称的都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佛所以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说明第八识心,一方面是对因缘还没有成熟的人隐覆密意来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要让佛弟子在证悟以后能够转依 | admin 2019-04-17 |
![]() |
)大乘宗门所证悟之无念心体,乃唯识诸经所说之“如来藏、心、阿陀那、阿赖耶、无垢识、真如、所知依”,乃是般若诸经所说之空性,乃是阿含诸经所说之“名色缘识之识、涅槃本际、有分识、识、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如是诸名,皆指有情之第八识;此识从无量劫来,恒不起念,不与语言相应,不与见闻觉知相应,不于六尘中暂起一念分别,故名无念心体,如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所说的三乘菩提都在说无我,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说如是之心是实相心;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暂起一念、不曾念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相,说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在般若诸经中,佛也广说如是心之中道性。又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着心,说此心即是涅槃实相,说此心不受生于三界六道就无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就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来藏,《般若经》里面也常常说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而在唯识诸经中也常常提到说第八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异熟识、真如、无垢识等等。亲证了祂以后就是大乘的见道,这个跟二乘亲证蕴处界的虚妄的见道,同样施设为人无我的名称,但是,所证所观察的标的却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82集宗通非禅定(二)+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正旭老师开示(原标题:四禅八定到底有没有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就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来藏,《般若经》里面也常常说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而在唯识诸经中也常常提到说第八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异熟识、真如、无垢识等等。亲证了祂以后就是大乘的见道,这个跟二乘亲证蕴处界的虚妄的见道,同样施设为人无我的名称,但是,所证所观察的标的却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相似即佛,也就是中国禅宗之真正证悟者,在证得本觉心以后,亲自证知这个实相心,无始劫以来一向不于三界中之六尘起念,但却有自己极微细之知觉;能够如是亲证不在六尘万法中觉知了别的实相心,也能证知七识心恒时生起的粗细念以及极细念,就能观察实相心与七转识体相之别异,因此就能舍离虚妄想之粗分别,这就叫作证得第八识无念心体,也是《大乘起信论》中所说具有始觉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所说的三乘菩提都在说无我,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说如是之心是实相心;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暂起一念、不曾念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相,说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在般若诸经中,佛也广说如是心之中道性。又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着心,说此心即是涅槃实相,说此心不受生于三界六道就无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82集宗通非禅定(二)+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正旭老师开示(原标题:四禅八定有没有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般若诸经称之为心、无住心、无念心、非心心、无心相心、空性。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经中称第八识真心为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所知依、如来藏、真如、心,而这一切种种名号其实都是指出生名色之实相心,即是禅门所谓“父母未生之前(我的)本来面目”。如果有人证得此心,现观此心所住之境界,就是实证本地风光的贤圣!一切禅门宗师的开悟就是证得此心啊!如同觉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所说的三乘菩提都在说无我,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说如是之心是实相心;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暂起一念、不曾念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相,说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在般若诸经中,佛也广说如是心之中道性。又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着心,说此心即是涅槃实相,说此心不受生于三界六道就无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才要在二转法轮明说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实存在;乃至在三转法轮明说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存在,为菩萨们非常详细及深入解说空性心的种种体性,以及祂共有几个心识,祂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让菩萨们可以亲证及体验,最后,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佛道。由此可以证明:佛次第为佛弟子们说法,所以才会施设三转法轮来隐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般若系的经典,是以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作为中心,来说无量的中道观行,但是他们却把大乘法中的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主旨的第八识“非心心、无念心、菩萨心、无住心、无心相心”否定了,然后来说一切法皆空,使得般若中道观变成本质是断灭法而又假以种种中观名相而说为中道的世间戏论了,使得般若中道实有本际常住不灭的实相夫,变成和断见外道一模一样的缘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才要在二转法轮时明说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实存在;乃至在三转法轮时明说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存在,为菩萨们非常详细及深入地解说空性心的种种体性,以及祂共有几个心识,祂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让菩萨们可以亲证及体验;乃至最后,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佛道。由此可以证明:佛次第为佛弟子们说法,所以才会施设三转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