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诸佛一切的正知正觉,一切的智慧都从这个心想之中而产生。我们刚开始讲观想的时候,就提到:要观想就要像作白日梦一样的那一种心,才想得起来,不能用妄想心来观。做白日梦的时候,把白日梦里面的梦境妄想除掉,那个能想的心就是报身佛。梦境、妄想、能观之心则是化身佛。但是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所以当我们能够这样观想的时候,那个观想的心就是报身佛;将来成为报身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般若即是智慧,般若智慧也就是自性弥陀,即禅门讲的真如佛性,本地风光、菩提涅槃。祖师所说“一句佛号概括事理”,我们能否跟著讲“一句佛号概括事理”?所以是否只要一句佛号就好呢?如果明自真心、见自本性,亲见了自住弥陀,就可以这么讲;若未见自性弥陀,事上还没有精通,理上也没有通,怎么可以跟别人讲“一句佛号概括事理”呢?所以当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实相就是无漏的智慧;无量百千三昧属于事修。究竟成佛从明实相开始,经过事修的长远过程,和得到究竟解脱而成佛度众生的目的。如果念佛人能在这个世界就修成实相念佛的境界,往生后即可得到上品上生的品位。品位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花开闻法之后,所获得的境界就和这个上品上生的人所证得境界和功德不可相提并论。故一切发大心的念佛人,应当体究念佛。体究念佛可分成三个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万一遇见了,只要在心中用语言、文字念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智慧到彼岸。”或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如此念个二、三遍那个现象就会消失了。心中默念的时候不可害怕,害怕就表示自己并未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如此,念再多遍也没用。如果心中有个正念在体究,不希求感应或神通而努力来体究的话,一定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万一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人忆佛念佛,今日得证自性弥陀,因此确知大势至菩萨即是空性,即是智慧。大势至菩萨又叫作无边光菩萨,他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讲的就是体究念佛所修学的过程和所护的境界。所以,他摄受念佛人归于净土,就包括了极乐净土,也包括了惟心净土在内。第二节断三缚结、入圣道流念佛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已经了知真如和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使诸们解知自性本空以后,再令二十五位无学菩萨各自叙述修习楞严大定之圆通法门,复由智慧第一、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菩萨评论此二十五种法门之中,那些是最适合此世界众生修习的法门。文殊师利菩萨评论之后,认为最适合此世界众生的法门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耳根圆通法门。评论完后,世尊再说四种清净明诲,又细说修学此定之过程中,应当明了如何是色蕴区宇,如何是证得色蕴空;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在动中能有净念相继之工夫,但只一念相应,直下承当,智慧自然现前,便是现成的“本来人”,何有末法不末法哉。若人因此谤我,我亦甘之如饴。但能建立部份学佛人之大信心,我愿足矣。因续貂如此。公元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日菩萨戒子萧平实三记 (原标题:14跋、跋后再记、续貂三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觉明现前之后,他能够以这种大智慧的力量,住于一切法而不断灭一切法、不破坏一切法;能够以善巧方便来摄取止观的法门,也能够修习无相的各种法门,而得无相的修证,这个就叫做诸佛授法光明。因为这个缘故,性障也除了,初禅不久就现前了,这叫定的正受,所以我们现在有许多位的初禅人,原因就在这里。第三目解脱正受第三个功德是解脱的正受,解脱的正受大略把他分为六种来讲: | admin 2018-07-20 |
|
|
我人忆佛念佛,今日得证自性弥陀,因此确知大势至菩萨即是空性,即是智慧。大势至菩萨又叫作无边光菩萨,他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讲的就是体究念佛所修学的过程和所护的境界。所以,他摄受念佛人归于净土,就包括了极乐净土,也包括了惟心净土在内。第二节断三缚结、入圣道流念佛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已经了知真如和妄 | admin 2018-07-20 |
|
|
假使我们能够利用智慧去面对困境、接受困境、化解困境,这样就能够顺利的度过人生的难关,我们的福德与智慧也会在无形之中,往上提升一大截呢。虽然这是个题外话,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藉著这个因缘来传达这样的观念,希望提供给菩萨们作参考。话说回来,菩萨为什么需要慈心不杀呢?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会说那些鸡啊、鸭啊、牛啊、羊啊,不就是生来就要给人们吃的吗?欸!乍听之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长者子说:诚信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修学是最令人快乐的事,诚实语的味道是世间最胜妙的,智慧的寿命则是世间最长的。天神看到长者子解答了问题,心里面非常的欢喜,国王也非常的欢喜。国王就问长者子:是谁教你这些答案的呢?长者子回答:是我父亲教我的。那国王再问他:你父亲现在还活着吗?长者子就说:希望国王赦免我的罪,我父亲实在已经年老了,我违反了国家的法令,把他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薄伽梵,功德难思议,就是讲佛陀的智慧跟祂的愿力乃至祂能够教导众生的这种功能德用是非常广大、难以思议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宝里面的第一个佛宝。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由定力的助益,可以让我们发起智慧,可以究竟涅盘。成佛不但要有慧力,也要有定力。有慧无定不能成佛。所以定力是成佛的舟乘、船筏或是车子。1、事行之一:修三福净业【详见《三福净业》(正藏图书馆编译)】2、事行之二:建立功夫信愿行三资粮---事行的第二部份---功夫。(1)一般人学佛不得力,是因为没有功夫念佛法门推广很久了,有很多人修念佛法门。大家所理解的念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世尊能够有四智圆明的道理,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够认识的非常有限,因为我们的智慧都不够;佛陀有四智圆明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这个生命的现象跟所能够达到的境界祂能够完全了知。因为佛陀有这个四智圆明,所以我们应该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个净土法门还有这个极乐世界的存在,那我们就应该要来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说佛陀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薄伽梵,功德难思议,就是讲佛陀的智慧跟祂的愿力乃至祂能够教导众生的这种功能德用是非常广大、难以思议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宝里面的第一个佛宝。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有智慧想求解脱的人,都不会去偷盗。接下来是不邪淫。不邪淫是我们在家所说,就是不跟婚姻以外的异性去做淫欲之事。可是我们要注意,在我们后面所要说的八关斋戒或是声闻戒、或是菩萨戒里面所谓的出家戒都一样,是所有出家戒都是不淫的。而且在五戒里面,杀人是放第一,可是在声闻戒它是放在第一的。表示如果是出家众,他的不淫----不跟任何的异性发生这个淫欲之事----它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既然在报恩田中种福田是一举两得的事,有智慧的人应当如是做。(二)功德田什么是功德田呢?功德田是说这个福田有功德在身,所以是功德田。譬如在佛法中亲证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观行者,都有功德在身。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中云: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T24,no.1488,p.1051,c7-8)。也就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讲记:菩萨如果具足福庄严和慧庄严,在一切布施时都不会产生忧悔,当他看见种种恶事时也能堪忍,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后悔以前所做的种种布施。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缘故。一切众生能令如来满足本愿故。是以当知。一切众生于佛有重恩。有重恩故。如来不舍众生。以大悲心故。常修习有方便。为一切三界二十五有诸众生中不思己功。修平等慈。常修舍行方便。亦明鉴一切众生空法空五阴空。如是不退不没不沈空有。修实相方便 | admin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