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除了初地以上能断尽思惑而不断,就是能取慧解脱果而不取,乃至三地满心以上,能取俱解脱果而不取,都是留惑润生,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以润未来再受生,则是由于受生愿的善业种感未来世生,虽然可称为广义的业感缘起,但并非真正的业感缘起,因为已经不是缘于感生六道的有漏种而来受生的缘故。菩萨在入初地时,就已具足出三界的净业种,有能力断尽分段生死,所以说初地以上七地满心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阿赖耶识心含藏有无漏种、有漏种,以及显现出无为法;因为那些有为法当中,也是阿赖耶识心体自身所显现的无为性,而在这当中显现出来。不管是你悟了没有,阿赖耶识自己始终有著无漏的无为性显现,譬如一切有情第八识显现的虚空无为;但是,第八识心体自身绝对不是没有作用的,这个无为法是没作用的,祂是显现出来,所以祂能够发出无漏有为法而运行,故说发行是道场。又例如 | admin 2020-02-18 |
![]() |
虚一坐七日,余则妄念波腾,加以八识田中有漏种子发现,到此全不得力,半日亦坐不住,自愧向来所学之禅不济事。待其起定而问之曰:汝在定中,为有知耶?为无知耶?若有知者,不名为定;若言无知,自是枯定,所谓死水不藏龙。虚曰:须知禅定一法,原不以定为究竟,只求明悟心地。若是真疑现前,其心自静。以疑情不断故,不是无知;以无妄想故,不是有知。又虽无妄想之知,乃至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阿赖耶识从凡夫位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言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名为异熟识,又称为庵摩罗识。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一体三名。所以在凡夫地名为「世间阿赖耶」,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这个如来藏心里面所含藏的这些有漏种子也好,无漏种子也好,有为法的种子也好,这些善染种子,这些种子其实它是非常,因为它还有变异;如果它已经没有变异的话,那就是已经成佛了。所以,无论是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三界六道的任何众生,乃至于声闻果地的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人,乃至于佛菩提道十地果位的这样子的菩萨,祂的种子都还是有变异的;所以这个种子还有变异,所 | admin 2018-07-22 |
![]() |
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2-1,p.107)(三)二乘无学位阿罗汉、辟支佛、大乘八地及八地以上之不退位菩萨,因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故,曰「舍阿赖耶识」,非舍第八识心体,此时之第八识心,改名异熟识。《成唯识论》卷三:「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谓有漏位中,意根恒有我见与我执,第八识含藏意根之有漏种子,故受染污,名为扰浊内心。但因六识心为意根所用,故说外转识恒成杂染。由成论此说正理,故知欲成无漏,当由意根下手。而吾人之意识依于正知正见,能于六尘境中反观自己的过失,然意根在一切种智中说为如刀不自割,说祂于六尘境中不能反观自己的存在,即无法反观自己的心行,当然无法修除自己的邪执与烦恼,故意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瑜伽师地论》中说「灭阿赖耶识」者:【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盘界中,是无心地。何以故?于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故(阿赖耶识集藏分段生死种子之染污性永灭,改名异熟识,名为阿赖耶识永灭,非是灭除阿赖耶识心体);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