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15] 5.瞻仰圣像 6.〈主法开示文 | admin 2022-06-23 |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顾名思义是在说心,包括讲真心、妄心、众生心、菩萨心和佛心。一切世间的 | admin 2020-06-26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般罗揭帝!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请问:有没有一切法?(有人答:没有)。没有!证得 | admin 2020-06-20 |
|
在这一世修学佛法,不断布施种福田,死时就不必哭哭啼啼,因为死后就是开始收割福田的果实了,就以此世所种的福田为依,当然可以快快乐乐的离开此世;所以念施、行施的缘故,使人舍报时心无罣碍,绝对不耽心堕落二恶道中,也是将要去到下一世收取此世财施、法施、无畏施的果实了。念施的人可以有此善报来成就世世的道粮,当然要念施。为什么要念天呢?人之所以生天,必有大福德 | admin 2020-06-08 |
|
![]() |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甚深法中,心无罣碍,是名法忍。】绝大多数人对于佛陀在经典中所说甚深法,通常会因为不是自己浅薄的世间智慧所能理解,因此就不肯至心信受;既不信受,当然就不会勤学读诵,也不愿意依教奉行、如说修学,结果当然不可能亲自去证实而得到胜解。这就是于甚深法心中有了罣碍,不能安忍,不能安住于佛陀的法教中精勤修学,就是没有法忍。像《佛藏经 | admin 2020-02-20 |
![]()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 | admin 2020-02-18 |
![]() |
今天继续《心经》下一段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梦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心经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真实义菩萨证得无所得真心以后,转依祂无分别的体性来修行,就会如《心经》开示的一样:【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是说,证得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们,也就是证得无所得真心的菩萨们,转依他无分别的体性,以此来修行,就不会有种种的罣碍出现。既然没有种种罣碍出现,就不会有种种恐怖的事情 | admin 2020-02-18 |
![]() |
再来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想想看这一段话在讲什么?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无所得的如来藏,所以菩萨就依于这样的一个波罗蜜多,也就是说,因为你证得了这一个无所得的心,你就有了般若;也就是说,当你有了般若,你才 | admin 2020-02-18 |
![]() |
470,b22-c4)正觉讲堂很厉害的行门就是平实导师教导的无相念佛功夫,我们在正觉讲堂上课,刚开始亲教师们都会教我们无相念佛、拜佛的功夫,会教我们不要攀缘!其实这都是修定很重要的关键!所以大家在脸书上要少攀缘,要常常把心安定在道业上!日常生活中都要提起忆佛的念,如果修动中定修得好!不仅可以藉此观行而发起智慧,还可以消除五盖性障(贪瞋等),定力好的人时时都会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他常常住在这一种身心宁静、心无罣碍的状态里面,所以他就可以渐渐远离了睡眠盖的遮障,每天睡觉的时间很短,或者是说晚睡早起,甚至于睡不着觉,这都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悟了以后,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心中非常的清明,没有丝毫的妄想杂念,完全住在一种无念的状态里面,他一方面观察真如佛性的运作,一方面观察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一个部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心经》名句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稳坐自心如来藏,试看天下谁能敌?其次我们明白,冤亲债主也是有情众生,也有如来藏和第七识末那识,所以有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和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它为什么找你不去找别人?既然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当有慈悲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想它也够可怜的,连个人身都没混上,怎么能听闻佛法?好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萨婆诃。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称)4.主法菩萨带大众三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继续《心经》下一段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梦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经》名句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稳坐自心如来藏,试看天下谁能敌?其次我们明白,冤亲债主也是有情众生,也有如来藏和第七识末那识,所以有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和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它为什么找你不去找别人?既然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当有慈悲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想它也够可怜的,连个人身都没混上,怎么能听闻佛法?好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一世修学佛法,不断布施种福田,死时就不必哭哭啼啼,因为死后就是开始收割福田的果实了,就以此世所种的福田为依,当然可以快快乐乐的离开此世;所以念施、行施的缘故,使人舍报时心无罣碍,绝对不耽心堕落二恶道中,也是将要去到下一世收取此世财施、法施、无畏施的果实了。念施的人可以有此善报来成就世世的道粮,当然要念施。为什么要念天呢?人之所以生天,必有大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来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想想看这一段话在讲什么?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无所得的如来藏,所以菩萨就依于这样的一个波罗蜜多,也就是说,因为你证得了这一个无所得的心,你就有了般若;也就是说,当你有了般若,你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今天继续《心经》下一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梦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心经》已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