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正闻之后即得依于世尊大愿而拔除邪见,入于正法而得实证;深解不了义经之方便说,亦能实解了义经所说之真实义,得以证法——如来藏,而得发起根本无分别智,乃至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并坚持布施及受持清净戒而转化心性,得以现观真我真法如来藏之各种层面。此为第一义谛圣教,并授记末法最后余八十年时,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将继续护持此经所说正法。 内容 admin

2020-03-19

证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丶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证悟如来藏后,入菩萨七住位,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2]。然而如来藏心体虽不可灭,心体中含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随众生果报,以如来藏之功德产生有情各自该有的果报身。如果把如来藏否定了,还有哪个心执持业种?因为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等于是在否定因果律的,可是因果 admin

2020-02-18

所谓的般若德,乃是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所发起的智慧功德,这样的智慧功德在佛法中名为根本无分别智,亦名总相智,它包含了下品妙观察智、下品平等性智之少分,并不是圆满具足;犹待菩萨以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去圆满后得无分别智,亦名别相智,来圆满、来具足全部的下品妙观察智、下品平等性智;又因为菩萨圆满后得无分别智以后,因而转入初地修道种智,乃至最后可以圆 admin

2020-02-18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很多 admin

2019-11-22

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进修真 三摩地

2019-11-22

由已亲证自心真如故,同时断身见、我见,渐生般若慧之根本无分别智(般若总相智及别相智),亲证中道实相观。   七住不退菩萨,悟后有一个现象,会观察世界如幻。因为七住菩萨站在真如的角度来看待色身、来看待见闻觉知心、来看待时间、来看待空间、一切的事、一切的物,都会跟无常、苦、空、无我相应。因为照见真如、自性弥陀,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 admin

2019-11-03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 admin

2019-09-02

 由于释摩诃衍以为意识心离妄想分别、不思不观之际即是阿赖耶识,即得成就一切种智;然而现见一切贤圣现前观察所亲证之第八识金刚心而得根本无分别智乃至道种智,以该根本无分别智或者道种智之观智利益众生时,皆于有思有观之际运行;释摩诃衍遭受此等质难,虽引用经典中“如日月光、如如意宝珠”而作辩解,却无助于自身续堕负处中。此因经中所说者,乃是真实亲 admin

2019-07-29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大乘菩提智 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觉知心来证知如来藏的所在,来返观如来藏的不可思议自性,所以出生了般若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若不是因为名色〈含意根〉而有六入,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无法证得般若根本无分别智,而根本无分别智 admin

2018-12-27

你只要证悟了,就可以随时领纳、体验祂的体性,还可以随时运作祂,非常好用;在刚开始明心的根本无分别智位中,你会喜欢得不得了,丢不开祂。但由于心真如太平实、太接近了,所以众生视为理所当然而忽略祂,当然不容易找到祂。这就好像空气一样,对众生而言,空气是极重要而不能一刹那没有的,而一般人往往忽略空气的存在;当三岁小儿听到你说有空气时,他们是听不懂的,因为空 admin

2018-12-27

证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丶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证悟如来藏后,入菩萨七住位,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2] 。然而如来藏心体虽不可灭,心体中含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随众生果报,以如来藏之功德产生有情各自该有的果报身。如果把如来藏否定了,还有哪个心执持业种?因为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等于是在否定因果律的,可 admin

2018-12-27

能证悟明心,只是大乘般若实相智慧的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只是知道第八识真心许多表面中的一面,至于从别的方向观察时有什么不同?就不知道了;想要知道不同方向所看见的状况,就得进修别相智,发起后得无分别智,这就是相见道位的修行。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观察,至于如来藏心体里面有些什么内容,还是不清楚,因为这是无生法忍的部分,不是刚悟的人所能了知的;如同一 admin

2018-08-07

如果你们能够信受我所说的话,勇猛精进的修证,不久就可以触证如来藏心,而得到般若中观智(亦名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那么就可以依如来藏无生的智能,进修相见道所应得的别相智而达初地通达位,进修地上菩萨所应得的道种智,乃至终于证得一切种智而究竟成佛,就可以度脱无量无边的苦难轮回的众生。由佛的开示,已经明白告诉我们,如来藏本体就在吾人身中,与世尊一样清凈, 三摩地

2018-08-01

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进修真如后得无分别智 三摩地

2018-07-23

三则胜解行位,谓学人初证自心藏识,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已,得般若总相智,名为七住真见道,得根本无分别智;依此根本智,于唯识性及唯识相而作观行,熏习种智,生起后得无分别智,皆属般若别相智,通达此者,即入初地,名通达位。七住真见道位起,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四者修道位。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菩萨明心开悟以后,有了般若根本无分别智再继续修学,当菩萨满足了各阶位的果位功德,这个时候就会发起各个果位相应的现观,如:十住如幻观、十行阳焰观、十回向如梦观、初地镜像观、二地犹如光影、三地犹如谷响、四地如水中月等等。这些现观有经典为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开宗明义在叙述大菩萨证量时,提到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你们坚持主张根本无分别智缘真如时也带有相分的话,那就违背你们自己大乘宗一切的经论,那如何会通呢。然而,玄奘菩萨不但是真正的开悟者,更是具有三转法轮的唯识增上慧学,也早已通达百法明门,玄奘菩萨知道般若毱多因为没有证悟真如的缘故,所以对于所谓的无分别还有无分别智,以及真如还有真如无相,还有所谓的所缘缘的问题等等,完全误解了,所以才会有不如理的诘问, 三摩地

2018-07-23

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有了功夫,有了知见,就能够一念相应慧,与实相相应,能够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原标题:朝山、劝募、联谊等等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3

三则胜解行位,谓学人初证自心藏识(如来藏),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已,得般若总相智,名为七住真见道,得根本无分别智;依此根本智,熏习种智,于唯识性及唯识相而作观行,生起后得无分别智,皆属般若别相智;通达此别相智者,即入初地,名通达位。七住真见道位起,由于亲证如来藏的缘故,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能作殊胜的体解与观行 三摩地

2018-07-23

那根本智有时候称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你找到了如来藏以后,知道祂是不会分别六尘万法的,那依此而生出第一分的根本所以,菩萨明心开悟之后,不是像一般人误会说,一悟即至佛地,从此修学事毕,不是这样的;而反而说,只是修学佛法的刚刚入门而已,所以才会说,以前都只是在外门修学。而悟了以后还要继续跟着上地的菩萨,进一步再修学差别智,那这个称为后得智、别相智。也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79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