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由于生起出世间正定之正受,所以圣弟子们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圣弟子们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后有。这是以正见为首来综贯八正道,在实践修行上,八正道有互相资助的关系,必须是八正道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在实践中,得闻、思、修慧,因此一分正见可以导引一分道谛,一分道谛的增上,亦可增益一分正见,是故一切佛子于四圣谛八正道之真实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修学证此法时,生分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佛说是经已,尊者阿难远尘离垢,得此法眼净;五百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时,诸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心香-佛法与生活(原标题:佛陀开示有情入胎、住胎、出胎全过程) 三摩地

2018-07-22

经典上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样的阿罗汉,不管是慧解脱的阿罗汉,还是俱解脱的阿罗汉,乃至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统统都不会因为是男女的差别相而影响实证,而有重男轻女的问题出生——不会!因为不管是男性的修行者或者女性的修行者,全部断除了我见我执以后,统统可以实证,统统可以在证得阿罗汉于舍寿后入无余涅槃。经典中记载很多三明六 三摩地

2018-07-22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法。世尊一一皆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四種胎藏。一者不知入胎。亦復不知住出。二者有知入胎。不知住出。三者有知入住。不知出胎。四者有入住出皆悉了知。如是四種。知有差別。唯佛世尊。一一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諸補特伽羅。隨所斷障而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观察已,于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则无所着;无所着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三)都是在强调变异生灭的五阴都是非我,这就是已经隐含着,五阴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如来常住身真我存在。而这个真我如来是不能离开五阴来说祂存在于世间,但也不能够说祂是与五阴和合不可分的。那这个与众生五阴十八界同在, 三摩地

2018-07-21

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 三摩地

2018-07-21

解脱道的行者们想要实证无我,断除一念无明,主要的就是断除身见、我见、我执,即从观五蕴皆空断除轮回生死的根本;可是他们却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真如与佛性,二乘圣人的解脱即是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声闻、缘觉人在修除我执后,即对世间之法亦无贪恋,不愿在三界之中继续受生,舍报之时做主思量的意根自愿消灭,意识就不会再度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要知道:七转识断尽了我见、断尽了我执,这样叫做“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知如眞”,就叫做有余涅槃。可是有余涅槃还是依自心藏识而说的,他有这个本来就有的涅槃性存在。把自己的我见、我执断了而说这个叫做有余涅槃,因为阿罗汉还没有舍寿以前,都还有余苦——也就是色身的冷热痛痒等——作为此世的所余的依报,所以不称为有余依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大宝积经菩萨藏会第十二》毘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尔时长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毘利耶波罗蜜多时,精勤修获法身之相?唯然世尊!愿为解说。」佛告舍利子:「菩萨摩 三摩地

2018-07-21

当自己已经确定完全没有自我及我所的执著贪爱,确实愿意在舍报后断灭,只剩下自己仍未证知的本识离见闻觉知而独存时,才能确认自己确实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知如真”的声闻阿罗汉。《杂阿含经》卷八亦云:佛告比丘:“善哉!善哉!于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以得 admin

2018-07-21

由于生起出世间正定之正受,所以圣弟子们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圣弟子们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后有。这是以正见为首来综贯八正道,在实践修行上,八正道有互相资助的关系,必须是八正道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在实践中,得闻、思、修慧,因此一分正见可以导引一分道谛,一分道谛的增上,亦可增益一分正见,是故一切佛子于四圣谛八正道之真实 admin

2018-07-21

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故汝今宜应精进。慎莫放逸。(-----《摩登伽经》)复次说法比丘。应当筹量大众。应说何法而得受解。众若应闻深法当为说深法。应闻浅者为说浅法。不益前人名为恶说。何故不益前人。闻此浅法不欲听闻不求取解。何者名为深法。论持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知见论十二因缘乃至论涅槃。是名深法。应闻深者说如是法。乐欲听闻思求取解。是名为益。若 三摩地

2018-07-21

当自己已经确定完全没有自我及我所的执著贪爱,确实愿意在舍报后断灭,只剩下自己仍未证知的本识离见闻觉知而独存时,才能确认自己确实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知如真”的声闻阿罗汉。《杂阿含经》卷八亦云:佛告比丘:“善哉!善哉!于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以得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何小乘人于世间诸义理通达,为何不知不证,如何佛说有此本际,而阿罗汉已经于生时证取涅盘义,而竟无所悉,此何谓也?一切阿罗汉皆因为信受佛语,知道如何可说「无余涅盘」,如何可说「有余涅盘」,如何可说得「入」有余涅盘,如何可说得「入」有余涅盘;然实在不究竟知,所以需问佛方知,如果可以证知,则当自宣说法义,无待佛说有本际,而当信受,阿罗汉竟然于涅盘有何都不 三摩地

2018-07-21

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 三摩地

2018-07-21

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 三摩地

2018-07-21

除了在家、出家,事实上佛法的实证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来证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 三摩地

2018-07-21

除了在家、出家之外,事实上在佛法的实证里面,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来证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它是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 三摩地

2018-07-21

除了在家、出家之外,事实上在佛法的实证里面,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来证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它是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 三摩地

2018-07-21

除了在家、出家之外,事实上在佛法的实证里面,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来证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它是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7条/4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