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常诵法华经。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即于清旦,食讫入浴。著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旛,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及经写了,如法奉衬。相送出门,斯须不见。乃至装潢,一如。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 三摩地

2018-07-20

”此是《法华经》劝信处。又云:“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即见佛。”此是《十住论》劝信处。又“人无信而不立,车无輗軏不行”,此是外书劝信处。又“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此是肇法师劝信处。大行和上曰:“念佛法门,不问道俗男女、贵贱贫富,唯要具信。”此是大行和上劝 三摩地

2018-07-20

〗《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念佛圆通《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 三摩地

2018-07-20

法华经亦言。过去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时彼佛说法华经已。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各升法座。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是十六菩萨。一名阿弥陀。第十六。我释迦牟尼。是知阿弥陀佛。由本愿力。起诸胜行。无量亿劫。成就庄严。唯此。略标梗概。其他依正等报。备具诸经。今不尽录。往生 三摩地

2018-07-20

往并部习法华经百。后于长安开演。化导日众。未几。归故乡。母犹在堂。持盂乞食以养母。长诵金刚经。晚居长寿净土院。后周广顺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微疾。召念阿弥陀佛。助吾往生。奄然而化。年七十五(宋高僧传)。绍岩。姓刘。雍州人。七岁出家。依高安禅师。遍览经书。有如宿习。后居钱塘湖心寺。恒讽持法华经。昼夜无间。期满万部。得生净土。俄感莲华生于陆地。誓焚身供养西方 三摩地

2018-07-20

讲余课法华经一部。佛号二万声。有求为知事者。不见用。其人怀憾。挟刃入室。见达官满座。惶恐而退。次夜复入。则昏暗无路。又一夕复入。则见湛分身十余。皆同一状。遂骇走。其后私以告人。人亦以是神之。湛少睡。夏月坐草莽中。口诵法华。袒身施蚊。门人谓湛年高。宜少息。湛曰。翾飞之类。安得妙乘。所冀啜我血。开我经。以结净缘耳。后人表其处为喂蚊台。晚岁谢事。闲居小庵 三摩地

2018-07-20

朗诵法华经题七遍。唱阿弥陀佛百余声。安详而逝。颜色不变。龛几间。异香郁然(净土全书)。崇文。不详其所出。受业云栖宏公之门人。住常熟南洙[郊-父+]静室。双目失明。乃专心念佛。夜每登座施瑜伽食。三年不辍。顺治十五年三月十四日。遣其徒行先报城中缁素曰。明日当西归。特遣告别。明日凌晨众集凡三十余人。文坐于床。命其徒诵弥陀经一卷。诵毕入寂。室中香气。三日不散(净 三摩地

2018-07-20

居常持法华经。晨起。即澡浴焚香。首唱偈曰。盥手清晨贝叶开。不求诸佛不禳灾。世缘断处从他断。劫火光中舞一回。然后开卷而读。不缓不急。声中贯珠。日周一部。如是三十年。年登八十。增至三部。复诵弥陀佛号。一意西驰。年八十五。沐浴易服而化。口鼻间出莲华香郁然。弥日方息。事在绍熙五年(渭南文集法喜志法华持验记)。钱象祖。字同伯。台州人。起家太常丞。开禧中。官参知 三摩地

2018-07-20

尝以黄绢请善书者写法华经。绣以碧绒。针锋绵密。点画较然。阅十年而成。中间唱礼佛名。至八万四千。复绣阿弥陀佛观世音像。习法华经。三月成诵。次阅华严般若楞严圆觉。俱能通利。又锓木为图。劝人念阿弥陀佛。受图者满十万声。为回向西方。所化至二十万人。寻结庐墓旁。一室奉佛。一室宴坐。一室书经。给侍唯一婢子。甘苦共之。绍熙四年春。尽斥卖奁具。为三日会。饭千比邱。 三摩地

2018-07-20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 admin

2018-07-20

我读了《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等,及《楞严经》和《法华经》的一部分。但是我读了却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旨,觉得经中所说的圣妙境界只能用想像而无法亲身体验。当时也没有好的老师可以指导我,虽然我也请了许多佛书回家读,包含了许多显密大师的著作。另外录音带、录影带及有线电视的佛教台,我也涉猎了一些, 三摩地

2018-07-20

 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法达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一直持诵《法华经》,受具足戒之后,即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法达禅师自认为一直持诵《法华经》,功德不小,故心怀我慢,初礼六祖的时候,头不至地。六祖呵叱道:“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邪(平时是如何修行的)?”法达禅师回答道:“念《法华经》,已及 三摩地

2018-07-20

曾以经王《法华经》向四明尊者请益。四明尊者突然大声喊道:“汝名本如!”本如禅师一听,言思路绝,豁然大悟。后作偈,呈其见地,云:“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本如禅师虽是天台僧人,属于教下,但其悟处与禅宗门下,并无二致。这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原标题:83神照本如法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证悟法师一边扫地一边诵《法华经》,当他诵到“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一语时,始悟其旨。于是他便把自己的所悟告诉了白莲法师。白莲法师当即印可了他。证悟法师悟道后,即前往临安上竺,住山示众。自从领众以来,他深感天台学者“囿于名相,胶于笔录”,以至天台这一重实修之法门,逐涟演变成为文字之学,遭到禅宗行人的鄙视。于是 三摩地

2018-07-20

 无名僧悟道因缘从前,有一位无名僧,诵《法华经》。当他诵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句时,忽生疑问,久思不决。于是他便放下经本,用心参究,以至于行住坐卧,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后来,一个春日的夜晚,窗外月光皎洁,无名僧正在参房用功,忽然听到黄莺的啼叫,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脱落了,豁然大悟。于是他便接着前两句,作偈曰 三摩地

2018-07-20

自幼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并长时间持诵《法华经》。后参雪峰禅师,得明心性。初谒雪峰,归本禅师刚礼拜完毕,准备起来,雪峰禅师突然走下禅床,跨在归本禅师的背上。归本禅师的念头一下子被雪峰禅师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所打断,豁然有省。归本禅师后住襄州云盖山双泉院传法。曾有僧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归本禅师忽然揪住那僧,那僧吓得脸色都变了。归本禅师道: 三摩地

2018-07-20

省念禅师“为人简重,有情识,专修头陀行(苦行)”,加上他经常密诵《法华经》,丛林中的人都很敬畏他,皆称他为“念法华”。后投风穴延沼禅师座下,充当知客。一日,省念禅师侍立次,风穴和尚流着眼泪告诉他说:“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非常不幸啊,临济先师的禅法,传到我这儿,无人继承,将要断绝了)。”省念禅师便道:“观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慧南禅师告诉他的们说:“我在狱中证《法华经》菩萨游戏三昧。经云: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心不好乐。呵小乘也,以其不能成就众生耳。”们便请他进一步解释,慧南禅师道:“凡狱吏之治有罪者,察见其情伪,必痛加捶楚,欺诈之实尽则自释,虽有酷刑不能申也。罪至于死,亦所甘心者,智尽情枯故也。今禅者驰求之狂、欺诈之病,不以知见之慧锻之,何由而 三摩地

2018-07-20

长大后游京师,籍名于术台寺,参加试经(考试经典,以选拔合格出家人),因背诵《法华经》而得度出家。受具足戒后,道楷禅师便来到海会寺,礼谒投子义青禅师。初礼投子和尚,道楷禅师便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处也无?”投子和尚道:“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尧舜禹汤也无?”道楷禅师正要开口答话,投子和尚便用拂子敲着他的嘴说: 三摩地

2018-07-20

一天晚上,法恭禅师诵《法华经》,当他诵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这句的时候,忽然听到窗外棕榈叶子在大风中发出呼呼的声音,豁然有省。于是他便离开延庆,往依天童正觉禅师。在天童和尚的教诲之下,法恭禅师始明宗门大旨。法恭禅师后住能仁、光孝、瑞岩等道场。因为他既通宗又通教,因此他出世后,很多弘法都前往座下咨决法义。曾有上堂法语云:“见得彻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