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如果能往生极乐,以后在极乐不需饮食,又怎会有贪美食的恶报呢?答:念佛人忆念阿弥陀佛,寿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多数带业往生,既然带业往生怎么没有受报呢?只是因为弥陀世尊的大愿加持之下,住在莲苞之中,不与众生互动,透过八功德水与说之音,让恶业的种子因音的闻熏,而慢慢转化,此乃种子熏习的正理,然此方式不容易让往昔所造恶业的种子现行,故极乐世界成佛时劫久 三摩地

2018-07-20

之魅力就是一定、一定可以亲身检验如实,而不是泛泛而空洞的!据末学所知,断我见主要在观行意识心之虚妄、无常!倘若连眼识的相貌都不曾认得,那对于意识的相貌更是决定不会认得的。如此就是于煖尚没有生起,更妄谈断我见了。所以当于真实善知识对于断我见之诸多开示多多熏习以后,更应进一步思维、观行诸如:根与尘是什么关系?尘与识又是什么关系?乃至根尘识的生起次 三摩地

2018-07-20

例如:一位习于酗酒者,对于美酒当前却无自制,而喝得酩酊大醉;如此之修行人是随业流转,不足与其论观行的。萧导师的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于拜佛时系心于念佛之念即是「止」,同时,观察拜佛之动作是否达到松(放松心情),软(肌肉不可紧绷),匀(速度均匀)之要求,如此地自我观察即是「观」。修习一段时日后,动中定力显现,才有能力于历缘对境中「观」 三摩地

2018-07-20

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净土,是诸佛菩萨以大愿所成的清净国土,有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等,狭义的净土专指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净土的根本方就是念佛。一、念佛三昧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修行门,尤其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念佛门亦有其次第性。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地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0

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佛: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生理:低头时拉开颈椎各关节间隙,纠正颈椎,解除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脑脊髓的压迫。2.为什么拜佛要头面贴地?佛:彻底放下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我执的妄念 三摩地

2018-07-20

论文:〖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菩萨在中,心生怯懦,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做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讲解:接下来回到念佛门来说。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当中也有所谓的六念:念佛、念、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佛是什么?念佛就是要思念佛的种种功德,思念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思念佛的功德庄严,还有思念佛不断地救拔一切众生的那个慈悲。另外要念,念这个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 三摩地

2018-07-20

一般人心里面总想,修学念佛门,修学净土,就是只要持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子持名唱诵不断,将来就可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认为修学净土,就只要这样就好。其实修学念佛门,也要动中的功夫啊!为什么我们这么讲呢?因为修学念佛门,想要求生诸佛净土。好比说修学这个念佛门,念阿弥陀佛,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照经上讲就必须要在临命终的时候能够心不颠倒,这样才能够往 三摩地

2018-07-20

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奉世尊之命,叙述他的修行圆通门时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 三摩地

2018-07-20

20年前,我两周岁,父母因故离婚,院把我判由父亲扶养。按理说两岁多的孩子应该是不记事的,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与母亲分开之时她满眼的泪水和我撕心裂肺的哭声。直到后来我都在想,若是以眼泪的多少来衡量我能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怕是三辈子也够了。后来我上了大学,又因各种因缘去到武汉工作,几乎是一年才能回家一趟,每次最多待一个星期,除去到其他亲戚那里看望的时间, 三摩地

2018-07-20

禅净双修路程及禅三共修期间心得国小的时候,同学间吵架,心里就想:“一样都是父母生出来的,为什么要吵来吵去,分你我,争来争去?”国中的时候又因为姐姐的一句话,深深埋在我心底:“想要学佛,就要到极乐世界去修学!”心想不知要如何去极乐世界?听起来好殊胜喔!也很有信心自己可以找到去的方,只是不知是未来的哪时?不急!等待因缘吧!在专科 三摩地

2018-07-20

《净土圣道》正德居士著平实导师序正德居士所造《净土圣道》一书,对于净土与圣道之关系,有极为精辟之阐扬,令佛净土门与圣道门之精义,显示于净土行者之面前,将对净土与禅宗一切行者产生极大之利益,提升净土与禅门行者以往对净土真义、净土内涵之误解。是故正德居士将其所著《净土圣道》一书之初稿示余,以邀余之序文,读后生大欢喜,造此序文略舒管见,以申余之所见及所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门之殊胜----一、容易修学。第一个,就是说念佛门容易修学。它是老少可学,而且不分贵贱,并且它是时时刻刻都可以念佛,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念佛。比如说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房间里面也可以念佛啊,你如果说不念出声音来,你在心里面默念就可以嘛,心里面念佛也是念佛门啊,所以说这个念佛门容易修学。念佛门之殊胜----二、三根普被。另外,这个念佛门它是三根普被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如果你能够一门深入的话,将会发现其实是道同、门门相通的,到最后都没有差别。所以可以说:一切修行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佛虽然广有八万四千门,但是每一个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得以明心见性或者断除烦恼;念佛人在娑婆世界修念佛门而明心见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者, 三摩地

2018-07-20

1、净土门摄圣道门净土一门其实并不是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或诸佛国土就算成就。净土门的修行也涵摄了圣教门,具足各种佛,一切佛的修行结果,全部都要汇归于净土。持名念佛而不能了解第一义的人,只能上品下生或者中品中生而已,但是不至于下品往生。关于下品往生,有些祖师误会了便说:“唉呀!我这些徒弟只要有一、两个能够下品往生,我就很高兴了。”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0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要将禅与净土的门作一个融合。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1、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作为代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切利天,乃至百亿色究竟天。 三摩地

2018-07-20

这样的光明相好和化佛,没有办完全清楚的说出来,要靠忆想的人自己心地之中能够很分明的看见。看见了无量寿佛的这一个庄严身相,就同时看见了十方一切诸佛。这不是说在看无量寿佛的这个身相的时候,同时跟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重迭在一起。无量寿佛的无限广大的身相和无量无数的化佛化菩萨,充满了观想者心中,已经没有剩余的空间可以容纳十方一切诸佛身相。但是,如果十方诸佛 三摩地

2018-07-20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要将禅与净土的门作一个融合。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1、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作为代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切利天,乃至百亿色究竟天。 三摩地

2018-07-20

然欲见道,需赖参禅或止观门之理观,此则非定力莫辨,尤其是动中的功夫。而念佛人欲持名念佛至一心不乱,亦需功夫。若能以持名念佛及礼佛为方便,欲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门,并非难事;则往生极乐净土便有把握。亦可参究念佛:所谓「不暇方便,自得心开」,非无可能。若以念佛圆通门之初步功夫转而参禅,则无门之门自然现前,欲得悟明心性,亦有希望。即知禅与净土,密不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禅净互通末时期,常有佛因为修行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的修行者。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的各种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