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这件事情就很奇怪啦!那地狱是谁做的呢?你不好好养这些子女,这也就算了!因为你不是真正一个慈悲的父母,连作父母的资格都没有了,竟然还要恐吓自己的子女,这就很令人怀疑啦!令人很觉得难以想象这些子女真的是你亲生的吗?有人会自己把亲生子女当作是寇雠敌人一样,这样狠心地丢到地狱里面吗?所以这样的说话是不如理的。而且地狱本身也是一个处所,既然你可以创 admin

2018-07-23

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 admin

2018-07-23

中阴身的眼根,一般来说,是有简单的天眼通力,但是因为中阴会被业力所拘束,所以他的天眼只能看到即将往生那一道中的有缘父母,至于投生业力范围以外的地方,无论多么近,他都是无法觉知到的,所以这和真正的天眼通差异是很大的。 至于一个中阴身的寿命呢,最多只有七天,如果在这七天当中,没有遇到往生的因缘的话,这个中阴身到了第七天,就会衰弱而坏死,再由如来藏依 admin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三)报恩田是指父母、世间师长,以及佛法的归依师,以及教授师。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等三种田之外,应该要知道其他的都叫作鄙恶田,甚至有的还是毒田。像是破坏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这里面有一件事很奇怪,就是婆提长者虽然非常富有,但是他在世的日子里,平日所吃的饮食都极为粗弊下劣,从来不吃精美细滑的食物;所穿的衣服也是垢秽脏乱不净;所搭的车乘马匹更是瘦弱不堪,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波斯匿王把这件事情向世尊禀白,世尊就向波斯匿王开示说:【如是,大王!如王来言,夫悭贪之人得此财货,不能食噉,不与父母、妻子、仆从、奴婢,亦复不与朋友、知识 三摩地

2018-07-23

子孙来人间,并非全无自己的福报而纯从父母获得施舍;父母此世所拥有的福报,有一大部分是子孙分内应有的,特别是父母壮年或老年时才获得的福报。所以将财产全部留给子孙,并不是全部都可以认定为布施,只是将子孙应有的财产保管而移交出去而已;只有自己分内应有的福报遗留给子孙时,才能说是布施给子孙,所以有智之人会衡量状况而作适当的布施,作为自己舍寿后往生来世的凭借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是要父母同意才能用,有人是要子女同意才能用,有人是要非亲非故的某人同意才能用;像这样的有钱,还真是用得很不痛快。所以除了至诚心布施以外,还得要亲手去布施,未来世得到的果报则是不必任何人同意,自己可以随意使用。具备了这两种条件而布施,应该再加上对布施的因果有信心,相信布施的因果。布施的因果是:未来世一定会得到大量福德,获得世间财物的果报。若能绝对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三)报恩田是指父母、世间师长,以及佛法的归依师,以及教授师。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等三种田之外,应该要知道其他的都叫作鄙恶田,甚至有的还是毒田。像是破坏佛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说:我们应该要常常以柔和恭敬的眼神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的恶眼来观视他们,像这样的布施就叫作眼施。能这样作的话,舍寿后再次受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清净眼的果报;而未来成佛时,也会因此得到天眼以及佛眼,这就是第一种眼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我们不应该用皱眉嫌恶的 三摩地

2018-07-23

报恩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于己有恩的,这包括善知识是于众生有法布施的恩德;父母于子女是有推干就湿的养育之恩;乃至世间法中曾经于自己有恩德的人。为了报答这些人的恩德而作布施,所以才说为报恩故施于福田。而功德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有佛法上的证量。上从诸佛一直到菩萨七住位,这是兼有般若及解脱道的智慧者;二乘的四双八辈以及辟支佛,这是有解脱道上的智慧者 三摩地

2018-07-23

(二)无畏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离刀杖亦教人离刀杖,于一切众生生父母想、男女想、亲友想,何以故?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无非父母男女,菩萨常于微细中舍身而与,况复余大众生,是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身远离暴力残杀之行,亦教众生离之,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之至亲父母、子女、亲友来看待。也就是菩萨知道无量世以来,众生之间互为眷属至爱,都愿意为亲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种布施是眼施:常常以柔和恭敬底好眼光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底恶眼来观视他们,这样的布施就名为眼施。舍寿后再受身时,会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即得天眼与佛眼,是名第一种布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不是皱眉嫌恶的表情面貌,而是常面带笑容。这样布施的人,当他舍寿后,未来世受 三摩地

2018-07-23

(二)无畏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离刀杖亦教人离刀杖,于一切众生生父母想、男女想、亲友想,何以故?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无非父母男女,菩萨常于微细中舍身而与,况复余大众生,是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身远离暴力残杀之行,亦教众生离之,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之至亲父母、子女、亲友来看待。也就是菩萨知道无量世以来,众生之间互为眷属至爱,都愿意为亲 三摩地

2018-07-23

欲求来世富裕、远离穷困者,今生当奉养父母,供养三宝,布施有情,莫侵占三宝物。一切有情之有财富,皆非无因;皆以先时先世之因,而得今时今世之果;绝非无因无缘而得财富,亦非无因无缘而求索不得;施之果报,多属异熟,少有现世报者,其中因果错综复杂,非诸有情神鬼所能尽知。据《菩萨优婆塞戒经》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 三摩地

2018-07-23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得如是报。时节施者,得何等果?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了义正法与表相佛法不一样,他们得要把这些外门六度万行修足了,福德资粮够了才能进得来啊!接着再看凡夫菩萨位的他们还应该继续做什么?〖“见人靴履、衣裳、钵盂朽故坏者,即为缝补、浣染、熏治;有患鼠、蛇、壁虱、毒虫,能为除遣;施人如意摘抓、耳钩,缝治浣濯招提僧物,谓坐卧具;厕上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上 三摩地

2018-07-23

佛说菩萨布施时不会破戒而施,譬如偷盗他人财物或克扣父母供养来布施;也不会心存疑网——怀疑布施有没有因果——而布施。有人是因为邪见而布施:我布施以后可以得解脱。为什么得解脱呢?因为我财物出去以后,可以交换解脱。只行善而不断我见的努力布施者,就是这种邪见。他不知道是借着把我所、我见、我执布施掉的实行而得解脱,他是要保持自我存在而得解 三摩地

2018-07-23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若有不以如法财施,是人未来虽得果报,恒赖他得;他若丧没,寻便贫穷。有智之人,深观人、天、转轮王乐,虽复微妙,皆是无常:是故施时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供养给停了,把妻子应该有的供养,奴婢应该给的薪水克扣减少用来布施,这种布施不是善人之施,而成为恶人了;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不是他自己该有的钱财而强行取来布施,所以不名义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布施,在初学人中常常可以看见,所以佛说这种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供养给停了,把妻子应该有的供养,奴婢应该给的薪水克扣减少用来布施,这种布施不是善人之施,而成为恶人了;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不是他自己该有的钱财而强行取来布施,所以不名义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布施,在初学人中常常可以看见,所以佛说这种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