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父母、阿罗汉、佛、僧团是对众生恩德最大的,如果有人违犯、触犯对我们有恩的人,就会沦落到地狱里面。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违犯了严重的十恶,也会沦落到地狱里面。因为如来藏就会依于这个业,帮众生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让众生不由自主的就掉到地狱里面去。譬如如果造作这个恶业,心非常的暴烈,相应的是火,就会下堕猛火的地狱!如果他是很冷酷的,就会跟寒冰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南无阿弥陀佛!先不说三世轮回,且先说今生今世!请问师兄:就色身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不是!就意识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也不是!(这点务必认真观行确认!您的问题正出在这里!参见后注!)那么,为什么半小时之前意识色身你吃饭,现在意识色身你还觉得饱!不是早已经不是同一个色身,早已不是同一个意识了吗?为什么?何妨请您仔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者,别别有情的色身;别别有情的色身是由于往世业种、无明及今世父母等为缘,借着第八识的大种性自性接触四大、摄取四大物质长养而成,因此色身是第八识所出生的法,属于色蕴的一种,也是佛法中五蕴的色蕴,包括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在内,也称为有根身;别别有情的色身,于我们自身有间接与直接的受用,譬如他人所造、所作、所说……而被吾人所受用,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饮食关系着一期生命的存续,所以每天都需要固态、液态的食物来长养、维系身体的运作;而男女,是指情感上的依附乃至生理上安适的关系,例如小时候依恋着父母,长大了爱恋着伴侣,接着就疼惜着儿孙。在生命存续的过程中,就不断地习惯、也受制于这两种业习为一生的期盼与满足;如果这两件事情有背离、无法满足,就会产生极大的烦恼和痛苦。菩萨道的饮食观是什么呢?在《大方广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4经中有云: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无量劫的生死流转中,其实都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等怨亲眷属,我们的如来藏就象是魔术师一般,无始以来不断地变生我们一世又一世不同的五蕴身;而所出生的每一世五蕴身都是无常变异,五蕴身无有恒常不坏的体性。当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心中有了这样的如理作意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知识它只是一个填充,他可以把它全部都倒给你,但是你到了一个时节,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遇到人生难题的时候,你会这样想:这些知识都没有用,一点帮忙也没有!我父母要走了,佛法不是说可以让我能够回向吗?为什么我父母还是要走?因此,知见没有办法变成真实的体验的问题是在哪里呢?就是因为对于观行没有得力。所谓的观行没有得力,更明确来说,就是观行中没有生起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有一些人,他是从小在家里因为父母的习惯都是大声讲话、大声谩骂,所以他也习惯了大声讲话、大声谩骂,但是他不一定就是在生气,而是他习惯于这样说话的方式。我们如果要调整自己,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如果用世俗法的一个方式来讲,例如闽南语有一句话说: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无。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我们如果能够为别人保留一分转圜的余地,那也能为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要分辨所谓的真善知识以及假名善知识,难道不需要意识及意根抉择与论定吗?当然需要嘛!如果不经过意识如理的分析、归纳、整理,你又如何抉择及论定真善知识及假名善知识之差异呢?如果连真、假善知识都无法判断,你又如何随之修学,将意识及意根修行清净呢?既然对真善知识已经有所简择而随之修学,真善知识所说的每一个法,你有没有去思惟、整理及吸收呢?如果没有,你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死时到了,轻轻松松的走了,心无牵挂的走了;到了中阴阶段时再找个有缘的父母,再投胎去,生死的痛苦都不在意。但这个不在意,不是因为意识的常存而不在意,而是由于有法界实相智慧的关系,所以导致不在意。有哪一个人可以用意识心来抵抗生死?没有!因为意识永远是缘起生灭法,意识永远只是一世,永远不是从前世来,也永远不能去到后世,是只能存在一世的断灭法;想要用这个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7、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地点:承天禅寺年龄:八十八岁‘父母只是让我们藉著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自身尚且是虚妄的,何况是父母、兄弟、妻子、姊妹、爱恋亲情,全部都是虚妄。那么因为他亲证的关系,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而有一种威仪,使得众生听闻以后很快就会信受。就跟着离开了世间的贪爱执着污染而开始修行,渐渐的也可以一样的出离世间,而又常驻世间。菩萨四果就是这样子亲证涅槃而不取证涅槃。因为他不是声闻种性的缘故,所以菩萨四果有时示现出家,有时示现在家。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雜寶藏經》卷六云:「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2,是名第三果報。」白話解釋:「第三種布施是言辭施:對於父母、師長、出家修行人與在家修行人,凡有所言說皆是溫言軟語,不口出暴厲惡言。這樣布施的人,他捨壽以後,未來世受身時,他是言辭善辯而了達;凡是他所言說的話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那我们学佛人应怎么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答:梵网戒第二十个轻戒,戒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答: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集福德: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供养上师、护持正法、长养慈悲、救护众生令彼「趣『法、次法』」。法与次法二者都已时,即是成佛时。声明:为把握时间,无法讲得很详细。但对初学者而言,已经足够。演述。发问、释疑。交流时间:一小时。讲记:好!接着平实要做个总结了!如同上面所说,已经具足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正确概念以后,能够常常去思惟、整理,就能够使以往所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的人说,我长得很丑,这应该是父母的错。佛教说,那么多好看的父母,你为什么偏到丑的父母那里投胎呢?那怪谁呀,所以还是有问题。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观察,基本上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这种思维方式,是修行人应当具备的。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孰料好景不长,二十余岁时奉父母之命成婚,就此陷入连串的漩涡中。当年家中同修不仅脾气暴躁、蛮横不讲理,更动辄以暴力相待,其间多少次想离开,因不愿见到两个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而作罢。十二年前的某一天,下班去买菜,晚了十几分钟到家,一到门口就看到我同修拿了一支很粗的木棍,等我机车一停,他就乱棍打来,边打边责怪我这么晚才回来,当时连公婆都拦不住,只能在一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父母总是说念佛的人最自私,家里什么都不理,就知道念佛,早上起来就念佛,不煮早餐。现在我尽量多做家务,让他们安心,做家务时可以念佛号,时间长了,他们也觉得我学佛后确实变好了许多,我也时常将佛法中的道理讲给他们听,我妈是个很喜欢抱怨的人,现在已抱怨少了很多,很多问题也看开了,每天拜佛念经。真是一人念佛,全家受益。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每个人的因缘不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过菩萨的种类很多,有果后行因的,如观音文殊等,有久修菩萨的,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有初发心菩萨,如吾人等能认识菩萨大义发心修行,自利利他,不论在家出家都叫做菩萨;然而在家菩萨,先受三皈五戒,后受菩萨大戒,不论国王宰官士农工商军政等等,首先教化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亲戚眷属,再利及人群,以慈悲方便,引导众生,归敬三宝,护持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