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三、如何断我见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于识阴我之中; admin

2020-07-06

  又,若以月称、宗喀巴等所主张此一切法无自体性之空归属于意识心而言,意识心乃是一世之五根身及五尘等色蕴生起后,藉著五根触五尘之缘才生起之心;又意识心于夜夜眠熟无梦时皆断灭,而五尘仍然存在,可见意识心不能恒时运行于五尘中;意识既然夜夜眠熟即断灭,当然祂不现前时即无受想行诸法,故意识心显然无法恒时运行于五蕴中,不得建立为五蕴结生相续之心;意识心既不得遍随 admin

2020-07-02

  末那识的体性就是遍计执性,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体性,不曾改变;祂的另一种体性又称为恒审思量,也就是说:祂从无始劫以来,不论是睡着或者闷绝,乃至正死位与灭尽定、无想定中,祂都是永不断灭的,所以说祂「恒」;祂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在地审度一切法,所以说祂「审」 admin

2020-06-08

  ),是说他没有反观自己的能力,所以意根无法了知睡眠时的详细环境,所以眠熟的人对于外在环境是无所知的,也不知道自己正处于眠熟位中,因为意根从来不会反观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意根的另一个特性。[2]意根遍缘一切法,而说他是遍计所执性。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之第七识(意根、末那)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 admin

2020-06-08

  你这个能知觉的心,既然眠熟时就间断了、不在了,那就是无——没有;不存在的无法,怎么可能明天早上自己又生出来呢?那不就变成无中生有了吗?一定要有个能生祂的法,祂才能在第二天早上再生出来而出现知觉性,所以觉醒过来。这个被生出来的见闻觉知的心,就是在摄取六尘的现象中现行的意识心,一般人没有深入去观察时,总以为祂是真实有的法,可是它并不真实,犹如 admin

2020-06-08

  由如是解脱色故,亦令诸佛觉知心等八识心王得在人间常住不灭,亦令诸佛之六识心王得在天界中常住不灭,不堕眠熟、闷绝…等五位中必灭之间断法中,如是安住,亦名无间法智忍也。如是无间法智忍所住之解脱色,以及第八识自心如来,皆非是金刚力士所能护持者,无人能坏之故。由是缘故,彼及随学之徒众,悉皆不信释迦尚有庄严圆满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宫中宣说一切种智妙法,悉皆 admin

2020-06-08

  由如是解脱色故,亦令诸佛觉知心等八识心王得在人间常住不灭,亦令诸佛之六识心王得在天界中常住不灭,不堕眠熟、闷绝…等五位中必灭之间断法中,如是安住,亦名无间法智忍也。如是无间法智忍所住之解脱色,以及第八识自心如来,皆非是金刚力士所能护持者,无人能坏之故。由是缘故,彼及随学之徒众,悉皆不信释迦尚有庄严圆满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宫中宣说一切种智妙法,悉皆 admin

2020-06-08

  」——《入楞伽经》卷8前六识于五无心位——眠熟无梦、闷绝、正死位、灭尽定和无想定中即灭,第七识入涅槃时可灭,唯独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不以修得,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即指如来藏;亦即禅宗参禅之一念慧相应证悟的标的(真假禅和)。证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丶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 admin

2020-06-08

恶业既然成就了,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的时候,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0集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一)>周正铭老师 admin

2020-02-21

上一集的最后我们也提到,恶业既然成就,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时,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接下来,我们继续这个问题。又譬如,如果是身行正在作善事,但是嘴巴却同时在作不善事;比如说,有人乐善好施,但他在布 admin

2020-02-21

恶业既然成就了,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的时候,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0集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一)>正铭老师 admin

2020-02-21

然而,古今有许多人却错把意识误计为空性心、本心,正是未断我见的凡夫;因为意识在闷绝、眠熟、灭尽定、无想定、正死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不是本心,属于常见外道所误解的常不坏我,第八识如来藏才是《心经》所说不生不灭的空性心、本心。所以《入楞伽经》卷7佛说:【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意思是说,如来藏就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是有情投胎时最先入 admin

2020-02-21

从这里可以看出,睡眠一法还是有它的体性,只有在眠熟位的时候,意识才完全断灭,而在睡眠的昏沉位中,还是有意识心在运作,故说非无体用来显示睡眠之法;另外将眠熟无梦的时候,意识断灭之无心位假立为睡眠位,以别于其他的无心位。由《成唯识论》的开示可知,不定法之睡眠,并不只是只有一般人所认知的有梦时的睡眠,更不是单指意识断灭时的睡眠。它的定义较广,凡是能令身不 admin

2020-02-21

现象界的事实,也证明意识于闷绝、眠熟、灭尽定、无想定、正死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会断灭的意识绝对不能受持一切染净法种,绝对不是染净法的根本,教证与理证上都说意识虚妄。所以如果主张意识是常住法、是一切法的根源,显然是未断我见,还落在五阴里,连解脱道都尚未入道,遑论成佛之道。接着我们来探讨什么是观想?观想是说,将眼睛闭起来集中注意力,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影像 admin

2020-02-20

次如无学菩萨与俱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坏,识不离身,即是七八二识,仍不能离八识心王之二识。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弟子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俱断 admin

2020-02-18

行者如果停止了意识心的分别作用而不理会诸法的法相,或者意识暂时断灭而进入眠熟位、无想定或灭尽定等无心位中,甚至入了无余涅槃而不在三界中现身意了,那就无法找到自己的入胎识了。所以,是入胎识出生了名色,而入胎识也必须缘于名与色,才能在三界中示现,如果离了名与色,是永远都找不到这个入胎识的;这就是佛所说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识的真实道理。第二节受阴、想阴经 admin

2020-02-18

万法的因,必定是永住法、常住法、不间断法、不生灭法、无间等法;若不是永住法而是生灭法,当这个因有时断灭、有时间断而非无间等法,正当暂时断灭时即无心可以持种、亦无心能持种种法,则所有法应当都将灭尽无余,则不该仍会有眠熟之后醒来而能继续执持前一日所造业种、所熏诸法种子的功能,应该昨日所造一切善恶业种,所熏习的一切善不善法种、一切有漏有为法种、一切无漏有 admin

2020-02-18

因为离念灵知心是生灭法,眠熟时就断灭了,而且这个离念灵知心是有觉受而与觉受相应的;所以,贪著离念灵知心就是有漏有受之法,正是识盛阴,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或如证得无想定的外道,他们因为曾经听过识盛阴的内容而了知识阴虚妄,但是却不曾了知无余涅槃中有如来藏本际常存,由于害怕灭了识阴以后会成为断灭空,所以就想保留著色身继续常住,而不肯灭除色身,因此在证得第四 admin

2020-02-18

举例来说,在我们每天眠熟的时候─睡眠无梦的时候─因为意根不作意了,意根不作意了意识就不现起,不现起以后意识就是断灭,所以每天眠熟的时候意识断了。接着说在闷绝的时候,闷绝的时候因为你的胜义根─你的脑袋─受到损坏了,所以意识不能现起,所以医生说没有意识了;没有意识的意思,就是意识断了。另外在正死位的时候,正死位的时候五根坏灭,五根坏灭了意识不能现起,所 admin

2020-02-18

),是说他没有反观自己的能力,所以意根无法了知睡眠时的详细环境,所以眠熟的人对于外在环境是无所知的,也不知道自己正处于眠熟位中,因为意根从来不会反观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意根的另一个特性。[2]意根遍缘一切法,而说他是遍计所执性。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之第七识(意根、末那)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 admin

2020-02-18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92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